騰訊QQ更換新LOGO!18歲的QQ,更加成熟了
1998年創立的騰訊,到了今年足足18年了,而QQ今年也17歲了。今天,QQ形象迎來再一次的升級。
我們先來看一下最新形象。
來源:龐門正道(artman_design)
阿門獨家編輯,轉載請署名
原標題:【深度分析】走向18歲的QQ,也走向成熟了。
這么乍一眼看過去,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樣子而已,那么我們來看看到底做了什么變化,和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變化。
上一個QQ形象版本,還是2013年左右的設定,已經3年沒有做實際性的形象調整,頂多是做了一些其它版本,我們等會會說道。
具體的變化,我們這樣來看。
從剪影上可以比較容易看出,新形象從非常矮胖變成沒有那么矮胖了,瞬間有點從矮挫變得高帥的感覺。
手和圍巾部分,從上個版本的胖嘟嘟和結構分段,變得纖細和一體化。
腳掌部分就更加明顯,圓嘟嘟的腳掌,變得更加尖銳一些。
非常明顯,是從可愛風走向成熟風。
分析問題,我們要懂得從why-how waht三個層面一層一層去看。
為什么要往這個成熟方向變化?
怎么去實施這些變化?
最后變化成什么樣子?
1、那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QQ從1999年出現,以5年為一批次,第一批的用戶已經是接近31-40歲的那波用戶了,可以說是社會的核心層(非控制層),原有的形象肯定已經早就不適合了。
QQ第二批次的用戶,目前大概是18-30,也已經是很成熟的一群人,也就是微信目前的最重要用戶群。
QQ最新一批次是小學生,初中生到高中生,這群人目前是QQ的最大群體的用戶。
那么QQ從出現到現在的形象,都是圓嘟嘟的,比較適合低齡人群的喜好。但是這一波用戶不需要幾年也馬上走向成熟,也會變成拋棄QQ的群體。
所以現在還不盡快讓QQ變成成熟的人也樂意看到的形象,那就會比較危險。
當然了,一個軟件的形象設計只能影響用戶的心理感受,使用感受還是得看軟件本身的綜合體驗。不過我們今天談設計,就只談設計對用戶的影響。
我們回顧一下QQ這十幾年來的形象變化。
到了2010年左右,QQ的形象幾乎就定格了,沒有再為造型動過什么手腳,但是騰訊也是知道QQ需要進一步的成熟,不能停留在這樣的Q版上面。
2、怎么去實施這些變化?
騰訊做了很多努力,企圖去擺脫這個形象帶來的低齡感。
例如:
這些形象,都是盡量去掉卡通企鵝上的卡哇伊形象,用特效來填充這個QQ的輪廓,因為步子不能一下子邁得太大,否則會扯到蛋,客戶需要一步一步來教育,所以形象也不能一下子作太大的改變,否則用戶情感度會忽然減低,因為那個東西太陌生了。
但是,我們來看一下這樣的圓嘟嘟造型,通常是什么形象?
對的,喜歡用圓形的造型,都是適合嬰幼兒的形象。小孩子都喜歡圓形,因為那樣有心理安全感,不具備傷害性。
多拉A夢表示非常認同這個說法。
而適合大人的設計應該是怎樣?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孫悟空
這個是1964年的版本
下面這個是2015的版本
很明顯,那些圓嘟嘟的造型全部都去掉了,變成有棱有角。這樣的設計,是大人喜歡的設計,當然青少年也會喜歡,嬰幼兒就肯定不喜歡了。
再來看看這個。
都是小朋友喜歡的片子,但是有點兒都不顯得幼稚。
所以,QQ的形象設計,也是往這個方向走。把圓形盡量去掉,露出棱角。
再看一次我剛才上面的圖。
這個就是一個正確的優化調整方案。
設計需求不是朝著美學、藝術、設計效果等去出發,而是根據產品策略而出發。設計師們請謹記。
QQ,絕對是上個世紀出現的最偉大的互聯網產品之一。曾經有無數對手想爭端它的王者地位,均沒有得逞。例如
這些對手,僅僅是想通過模仿QQ而替代QQ,這個真的是非常幼稚的想法,能擊敗QQ的,絕對不是另一個QQ。
QQ目前同時在線人數,分分鐘超過2個億!
一個產品最怕的就是,用戶成熟了進步了,而自己還在當年那個狀態,沒有跟隨用戶成長而成長。
QQ的用戶用著用著,就變成了微信的用戶,那是多可悲的事。
目前也有很多產品企圖替代微信,但是設計出來的模式和微信幾乎是一樣,所以這樣不需要去妄想了,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最后,希望這個陪伴我們十幾年的產品,能在視覺上和功能上,有更大的突破,不要這么輕易狗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