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什么危害?
當我們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首先排除的是那些不讀書的人。對于寧可花時間去上網(wǎng)淘寶、刷微博朋友圈也不愿看點書的人來說,讀書會占用他們的時間,浪費他們的生命,甚至還要花錢買書,實在是太虧。
而對于讀書的人來說,我們不去討論所謂的物理姿勢、閱讀數(shù)量以及書的好壞種種,我們只說兩本書,一本叫開卷有益,一本叫盡信書不如無書。
為何說開卷有益?這不僅僅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觀念。可以說,除開學生時期,在整個人生階段里,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書中。但又為何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舉個栗子,《喬布斯傳》是不是好書?喬布斯唯一授權(quán)出版的自傳,比較真實的記錄了喬布斯的一生,算是靠譜的自傳了把,一朋友L看到了喬布斯的故事熱血沸騰,感覺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果斷辭職,問起原因,一臉崇敬的說“追逐內(nèi)心”;然后背著個書包去西藏朝圣去了,回來分享“哎呀,我草,布達拉宮哪個雄偉啊,景色那個美啊,我找到了自己的內(nèi)心所想要的了,去他娘的工作,我要去窮游,去感觸世界的美。“修煉歸來找了個之前一樣的工作,繼續(xù)苦逼,問他原因,說是攢攢錢繼續(xù)追求內(nèi)心。
對書中內(nèi)容不加理解地吸收,然后不考慮實際生搬硬套是讀書最大的壞處。叔本華說過:“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讀書只會讓我們的腦袋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被知識武裝的笨蛋,是殺氣騰騰的笨蛋。以前只拿這句話當笑話,過了20歲之后,看到這樣的笨蛋就后背發(fā)涼,真是傻逼會用他的經(jīng)驗擊敗你啊。見過一個這種笨蛋,書桌上擺的:《厚黑學》、《我不是教你詐》、《心靈雞湯》、《反心靈雞湯》。這種人,雖然可能到七八十歲才埋,但其實二十幾歲就已經(jīng)死了。想起一句話,書呆子不讀書也是呆子,與書無關(guān)。
讀書僅僅是我們感知世界的一個途徑罷了,世界本就有陽光和陰影。付諸于紙上的思想如同在沙灘上走路的人留下的足跡,我們只看到他的腳印,但要了解這個人沿途所見之物,我們就得用自己的眼睛。
年少時候,沒有走過許多路,可能會輕信一些“并不客觀”的書上箴言,感動于一些“別格”的故事,可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十幾二十歲的時候,就是價值觀在讀書與思考實踐中不斷被推翻又重立的過程。待我們真正成熟,我們便可真正知道,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然后,我們最終成為了我們自己。
以上來自于一個讀了書總喜歡胡編亂謅的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