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大蒸發,視覺中國再次上演死亡游戲
已經步入12月,2019年轉眼就只剩十幾天,新年的氣氛已經日漸濃厚。
但風云莫測的市場,并沒有因為新年的到來而變得平穩一點。進入十二月,互聯網行業事變頻頻。
眾籌平臺,因為“掃樓”事件深陷信任危機,擁有一億用戶的社交電商黑馬淘集集突然宣布破產,華為、網易裁員事件沸沸揚揚。在這個并不安定的十二月里,大概有無數的企業與企業家們翹首期盼2020年到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熬過這個冬天,尤其對視覺中國來說,這個冬天格外難熬。
12月10日,在視覺中國開始擺脫黑洞事件的影響時,一紙公文又給視覺中國判了刑:停止運營的網站、一落千丈的股價還有紛紛離場的投資,都標志著視覺中國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走過大半年的視覺中國,再一次開啟了死亡游戲。
再次被約談,網站重現404
現在打開視覺中國的網站,曾經繁多豐富的圖片內容已經蕩然無存,只留下了一句“落實有關管理要求,視覺中國網站自即日起全面開展自查整改,整改期間網站暫停服務。”
而在12月10日上午,視覺中國平臺依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官方微博依然在分享照片。但到下午3點,視覺中國發布了聲明,整個網站停止了服務。
讓視覺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在短時間內停止服務的原因也并不復雜。在停止服務的當天,視覺中國因違規從事新聞信息服務、違規與境外企業開展涉及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合作問題,被約談并被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
而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視覺中國網站只剩下一片空白。并且隨著信息的不斷擴散,股民開始拋售股票,視覺中國股價應聲下跌,眾多的機構資金開始撤離。前一刻還輝煌無比的視覺中國,轉瞬間就走到了絕境。
4月份窘境再次上演,且惡劣程度較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年內兩次被約談,網站兩次停運整改,縱觀整個互聯網行業也很難找出其他“獲此殊榮”的企業。
非要將黑洞當做自家撈錢工具的視覺中國,最終還是掉進了深淵。
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了人類史上的第一張黑洞照片。眾多的科學家花費兩年時間才完成的這項浩大的工程,也是人類科技史上的重大進步。
就在大眾為這一歷史時刻歡慶時,這張照片卻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水印,版權也變更到了視覺中國名下,然后留下了一群瞠目結舌的用戶。
視覺中國就此開始步入寒冬,直到現在也沒能恢復到巔峰狀態。
被黑洞吸走的股價營收
視覺中國是行業內極為獨特的存在,憑借著大量的獨家圖片在互聯網領域叱咤風云,巨額的版權費更是讓眾多的用戶聞風喪膽。
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黑洞照片的意義不言而喻,對于視覺中國來說也是一次獨一無二的機會,因為這照片的使用率一定會相當高,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但這一次視覺中國失策了,神秘的黑洞不僅沒有帶給平臺收益,還吸走了它們原本該有的營收和市值。
“黑洞事件”發生后,視覺中國的股價一路下跌。僅僅三天時間,股價就下跌超過27%,市值蒸發了53億元,而網站在一個月后才重新上架。跟這樣的代價相比,30萬元的罰款都變得不值一提了。
7月份,視覺中國發布公告,對公司高管調整進行了說明。
8月5日,視覺中國發布了它的半年報。財務數據極其直觀的向我們展示了“黑洞事件”的巨大威力。
今年上半年,視覺中國實現營收4.02億元,同比下降了16.49%;實現凈利潤1.32億元,同比下降3.1%。營收利潤雙雙下降,而原因在財報里也說得很清楚,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重下降都受到了“版權”事件的影響。
而在這次風波之前,視覺中國的發展一直向好,從2016年到2018年,視覺中國的營收始終保持高速增長,三年中報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8.81%、36.43%、20.97%。
視覺中國營收保持增長的同時,凈利潤的增長也未曾停下。2016年凈利潤增長為46.19%,2017年稍有下降也達到了36.5%,2018年凈利潤再次回升達到了43.26%。
從高速增長到營收利潤雙雙下降,視覺中國只經歷了一場“黑洞風波”。
將這場風波的影響放到2019年第二季度里,這樣的對比更加直觀。2019年一季度,視覺中國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還分別同比增長了5.53%和44.22%,但到了第二季度,經過“411”風波后,視覺公司營收同比下降26.97%,凈利潤同比下降22.59%。
似乎正照應了黑洞的定義,“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離的天體”。黑洞不會放過任何接近它的物體,包括視覺中國。
人類第一次一睹黑洞的真容,它就毫不客氣的將屬于視覺中國的市值、營收統統吸了進去。“黑洞事件”給了視覺中國沉痛的一擊,直到今年第三季度,視覺中國才從黑洞的陰影中稍稍走出,營收、凈利潤的下跌開始收窄,雖然仍難回到最初的水平,但總是有了一定的好轉。
但好景不長,視覺中國在第三季度財報發布不久后就迎來了新的重擊,而這一次命運沒有給它留下一絲余地。
到目前為止,視覺中國股票已經跌停,市值僅為108億元,較之年初下跌近40%。股價的打擊之后,視覺中國還要面對股票被大肆拋售的現實。
從版權風波到現在觸及監管紅線,從那張黑洞照片開始,視覺中國的下坡路沒有盡頭。
視覺中國走偏的版權之路
2000年,互聯網行業方興未艾,互聯網圖片內容領域一片空白。正是在這個時期,視覺中國成立,開始打開互聯網圖片內容的新天地。
多年的探索發展之后,視覺中國日漸壯大,成為圖片領域的領頭羊。2014年,視覺中國上市,成為了A股唯一一家基于互聯網的文化創意產業上市公司。在今年之前,視覺中國都走的還算順利,股價市值也表現良好。
但2016年之后,一切都變了,旗下子公司廣東視覺無限的業績突然變為了零。隨后,視覺中國將占股51%的廣東子公司股份以2.7億元出售,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視覺中國走上了一條奇怪的路。
“碰瓷”是一個感情色彩極其鮮明的詞匯,其中貶義不言自明,但沒人能想象發展近二十年的視覺中國以版權為名干起了“碰瓷”的勾當。
2016年下半年,視覺中國的侵權訴訟突然多了起來。2017年,視覺中國成立了以“鷹眼”為名的圖片版權網絡追蹤系統,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同比增速達到了119%。有數據顯示,2017和2018年視覺中國共打了2279場和1908場官司,一審勝訴率高達92%。
打擊盜版,保護正版作品的合理、合法權益是無可厚非之事,但像視覺中國這樣,一年打出幾千場官司的情況也實屬罕見。本來用來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在視覺中國手中搖身一變就成了斂財的工具。
視覺中國所謂的商業模式也并不復雜,尋找侵權使用圖片的企業、進行訴訟索取巨額賠償然后逼迫相關公司與之簽署合作協議,但就這樣簡單的模式也給視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2018年前三季度,憑借著眾多的侵權案件訴訟,視覺中國獲得了5.73億元的營收和2.23億元的凈利潤,而在這一整年里,視覺中國的版權收入達到了7.8億。
視覺中國找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捷徑,但廣大用戶卻成為了犧牲品,需要無時無刻的提防不知何時會來的版權糾紛。
“沒有收到視覺中國律師函的新媒體公司說明你做的還不夠大。”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屬于視覺中國的。”
與之相關的調侃言論屢見不鮮,眾多的媒體人在“黑洞事件”中終于找到了發泄口。也就是在這時,大眾意外的發現,被以侵權之名而“勒索”的用戶不在少數。
而無論是僅此一張的黑洞照片,還是國旗國徽亦或是各大企業的logo都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水印,這些版權并不屬于視覺中國的產品在之后的使用中,用戶都需要向視覺中國支付費用。
實踐一次次證明著,不遵守商業道德、站在用戶對立面的企業終將會自取滅亡。大概視覺中也是其中之一吧。
我們開始笑稱,黑洞吸走了視覺中國,但也都明白黑洞是視覺中國問題爆發的導火索但絕不是起點。當平臺決定以維權謀利益時它的命運就已然被確定,而視覺中國大廈的傾倒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一年內,兩次身受重創。曾在行業中呼風喚雨的視覺中國,在今年上半年中核心主業“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收3.94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高達99%,幾乎無其他業務支撐,營收結構極為不合理。
這次關停整頓尚且不知何時結束,在這之后,它要面對的還有積怨已久,難以釋懷的用戶,和被印上“碰瓷”名號的企業形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