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產品:用戶只看不買的網紅書店,為什么還沒破產?
新業態書店成為新一代年輕用戶群體的“打卡圣地”,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當我們在書店能買到一些文創紀念品、買幾本書回家或捧一杯飲料瘋狂學習,甚至是度過一個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下午、一次次書友們的線下分享交流會,這些都能在一些極具特色的書店里發生。
從鐘書閣、西西弗、貓的天空之城.... 這些年來備受年輕群體喜愛的網紅書店,它們可能出現在海邊、購物中心或鬧中取靜的街道旁,它的設計各具風格,洛可可、田園風、新中式、現代簡約、歐式.....
這些書店都在傳遞一個消息:讀書是讓人享受的事
隨著亞馬遜、淘寶、當當的崛起,不少線下書店“橫尸遍野”,一時之間大有被摧毀之勢。
以西西弗為代表的新業態書店以第三空間和精致的生活方式在競爭的激流中保全自我,難道這些新業態書店的火爆僅僅是因為它們的裝修好看嗎?
答案是:對的,好看的門店就是敲進用戶心房的敲門磚,但其本質還是因為,這些書店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
對于這些書店來說,它們的產品并不是書,而是第三空間為用戶帶來的用戶體驗,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
在企業過往的經驗中,咖啡廳是非常適合讓人靜下心來的地方,它們營造出的舒適空間,讓用戶能更好地與人交流及思考。這就成就了用戶心中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間。
而新業態書店就具有這個能力,憑借書香之氣,空間的舒適,營造出一種新的用戶體驗。
在書店里,你會感到這是一個專屬自己的空間,你不一定是消費者,也可以隨意看書、閑逛,甚至連趴著睡覺也是被允許的。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不買單而責怪你,相反,書店還能為用戶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那么良好的用戶體驗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這些新業態書店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而是有著豐富內容的第三空間,書只是它的助力,增強用戶進店的一個工具。
當書店賣的不是書,那么他們賣的是什么呢?是服務、是創新,是用戶體驗和滿足用戶心理需求。
于是不少人會看到,新業態書店里的用戶絡繹不絕,這也讓不少傳統書店羨慕不已。
用戶體驗的價值相當于無形的產品,它的存在遠遠大于用戶對原有產品的需求。
對于年輕群體來說,他們會傾向于為這種無形產品而買單,當然,書店消費的依舊是有形的產品,而無形產品是激發用戶的另一種方式,它并不是主觀的消費方式。
舉個例子,當用戶在西西弗書店內看到一本關于如何做菜的書籍時,他會被書里描述的烹飪場景和精致的美食及廚房工具所吸引,恨不得自己就跟書中的人一樣能夠施展一番廚藝,結果一抬頭,看見不遠處的地方就陳列著做工精美的廚房工具,那么他們在很大幾率會把它買回家。
通過場景化打造出能引起用戶共鳴的感知,同時也意味著,眼見為實才是對用戶而言最好的廣告。
那么對于企業而言,這種無形產品的存在就是屬于他們的超級產品。
新業態書店打造超級產品的方式,就是讓用戶能夠沉浸在他們的服務及體驗中,有形產品必須保持整齊、飽滿、具有沖擊力,還得考慮用戶的購物習慣,例如,文具區的筆蓋都得朝向同一個方向,所有產品都必須保持在同一水平的高度。
它們在細節上做到極致,一切都為用戶設想,一家企業想要留住用戶,需要讓用戶對該企業產生粘性,讓用戶反復來進行消費。
在用戶為王的時代,打造超級產品的方式最能打動用戶,學會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為用戶傳遞價值,不再一成不變。
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就是要把所有細節做到極致,將所有小小的創新連接起來。
新業態書店的成功并不是因為它們的外觀多么好看,創新永遠是企業獲得用戶注意力的最初動力,而超級產品則是企業創新成功后的最終狀態。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