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凡客給了文藝青年們一刀
來源:廣告文案(微信號:adwriter)
作者:二毛
原標題:凡客給了文藝青年們一刀
to be or not to be?
上面這個哈姆雷特式的命題,想必這兩年凡客的創始人陳年應該沒有少問過自己。
從5年前的高歌猛進到現在的低調潛行,凡客這家互聯網公司的發展軌跡雖然還不能蓋棺定論,但足以寫成一本書,供后來者們從中得到醍醐灌頂式的參考吧。
2015年4月,凡客做了一場春夏新品發布會,那場發布會陳年命名它叫《一封情書》,在發布會的PPT里,有這樣我一直都很難忘記的一頁——
世間萬物,值得留戀
是因為參差多樣而非整齊劃一
那場發布會在陳年溫潤的吐字中最后洋溢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溫情,包括到場的雷軍,不知道是不是也被兄弟陳年感染到了,后來在2015年11月份小米的新品發布會上,雷軍也在結束的時候以一段主題為《我所有的向往》的溫情演講感染了全場。
可以說,從《一封情書》發布會開始,“凡客”開始向外界傳遞揮刀斷臂的信息,徹底與過往的“凡客誠品”決絕,拋棄大而全的產品布局,專注小而美的單品極致。
比如,做一款T恤,要得到最優解,它的衣長公式是怎樣?它在不同的設計師眼里,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圖案?
2016年4月6日,陳年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明天起,有關凡客,讓所有的謠言和謾罵,都煙消云散吧。讓所有的支持和鼓勵,都感受喜悅。”
作為局外人,相信沒多少人能夠揣測出陳年那一刻的內心戲。
但作為局外人,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這一次,凡客想用主題為“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的VT企劃,在文藝青年們的胸口劃上一刀。
而這一刀在胸膛留下的,是詩人穆旦、“孤獨患者”馬爾克斯、“奇女子”張愛玲留下的那些如果沒有上下文聯系揣讀起來會很費勁的句子。
他用盡最后一口氣對她說道:
“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霍亂時期的愛情
(馬爾克斯)
“吃屎。”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馬爾克斯)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
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小團圓
(張愛玲)
像一陣怒濤絞著無邊的海浪,
它擰起全身的力。
在黑暗中,隨著一聲凄厲的號叫,
它是以如星的銳利的眼睛,
射出那可怕的復仇的光芒。
一九三七,十一月。
(穆旦)
最殘缺的部分,渴望著救援,
永遠是自己,鎖在荒漠里。
一九四零,十一月。
(穆旦)
這些由凡客二次創作后的圖案印到T恤上后大概是這樣子——
像這樣企劃的圖案,后面陸續還會推出很多——
你給我們豐富和豐富的痛苦,
一九四二,二月。
(穆旦)
對面是兩顆夢幻的眼睛沉沒了,
在圈圈的煙霧里,我不能再遲疑了,
煙霧又旋進脂香里。
一只遞水果的手,握緊了沉思在眉梢:
我們談談吧,我們談談吧。
一九三九,九月。
(穆旦)
他擁著她坐著,喃喃的說:
“你像只貓。這只貓很大。”
——小團圓
(張愛玲)
她戰戰兢兢拿起聽筒來,擱在褥單上。
可是四周太靜了,雖是離了這么遠,
她也聽得見柳原的聲音在那里心平氣和地說:
“流蘇,你的窗子里看得見月亮么?”
——傾城之戀
(張愛玲)
雨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
——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
“我的小姑娘,在這世上我們兩個孤單作伴。”
——苦妓回憶錄
(馬爾克斯)
我一次又一次想要從這些圖案和文字當中解讀出凡客這一舉動的潛在信息,是凡客想告訴外界自己重新殺回來了?還是向外界宣告自己又再次回到創立之初時的原點?……我都一次次被穆旦、馬爾克斯、張愛玲的那些句子給擋了回來。
也許就是這么簡單——喜歡,買就是了。
只要這家公司還在,它的企圖心就永遠在下一次。
只是我略感遺憾的是,在穆旦的那些詩句里,陳年沒有選我自己特別喜歡的那一首:
污泥里的豬夢見生了翅膀,
從天降生的渴望著飛揚,
當他醒來時悲痛地呼喊。
……
三月的花園怎么樣盛開,
通信聯起了一大片荒原。
那里看出了變形的枉然,
開始學習著在地上走步,
一切是無邊的,無邊的遲緩。
——穆旦 《還原作用》
好了,今天的推送就是醬紫。
評論區可以互動的話題:什么樣的T恤會吸引你?
微信公眾號:廣告文案(微信號:adwrit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