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給公關正名了!
前幾天,PR媒體俱樂部的翠翠做了一篇文章,《你的公關初體驗是什么樣子,我們敞開了聊聊》,就是希望大家來談談第一次知道“公關”的時候是什么樣的體驗。
我竊喜。
大家肯定都會說,第一次接觸公關是看到藍色光標、奧美、萬博宣偉等一流公關公司操盤的經典公關大事件。比如3Q大戰、電商公關混戰、團購公關混戰等等,然后感嘆,這個行業好偉大啊。
可是,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直接看截圖!
在經濟、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在公關行業內,居然有一大半人第一次認識公關是“日薪過萬、工資日結”的那種。而且。。。我第一次知道公關也是這樣的。
我忽倏的一震。
從了解公關以來,我一直認為公關是一個很高端的行業,我經常打比方說,公關是服務業中的服務業,對從業人員素質、技能要求極其高。我還想到一組數據,2015全年,藍色光標實現營收超過86億元,而2014全年,這個數字是59億元。當然這個數字放在中國整個公關行業,只是毛毛雨。
但就是這樣一個高營收、高技能行業,在相當多人的認知中,居然還是如此的扭曲----公關就是陪吃、陪喝、陪睡覺..我呵呵噠!
這一切都是為什么呢?
我細想了一下,“那種公關”他們的招人方式太粗暴、太廣泛了,招聘語也寫得太誘人了。標準的“低門檻、高收入”,不僅令每個經濟拮據、拜金拜物的人躍躍欲試,還很容易給每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咱們說的這種公關,有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有些公關事件眾人皆知,但是誰做出來的,可能只有業內人去研究關注了。
公關需要正名了!
這里我想給公關人說:當別人認為公關是“那個那個”的時候,不要自卑,要義正言辭的告訴他,公關就是公關關系,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簡稱PR,任何公司、組織、個人要想長足發展,必須與員工、大眾建議良好關系的一門科學。
宏民再教你一個比方:比如你認為某某公司好、產品好,他們產品真的好是技術、運營的功勞,你認為它公司好的這個態度,就是公關的功勞了!
來來來,我們一起,為公關正名!
-----
作者:趙宏民,PR媒體俱樂部發起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