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換法國設計師設計包裝,身價漲9倍,你怎么看?
來源:四個石頭廣告
Hello~
我是你們從小愛吃的大白兔奶糖~
你也許很久沒有嘗過我的味道
但是回憶在這里~
如果有一天 我變了樣子、
你
還會愛我么~~~
消費者熟悉的傳統“大白兔”
法國設計師的“大白兔”新款
粉藍鐵盒里裝的是經典原味的大白兔奶糖,粉紅鐵盒里裝的是紅豆味的大白兔奶糖,鐵盒表面的圖案用的是白描手法,勾勒出大白兔奶糖那經典的“躍兔”輪廓。定睛一看,鐵盒上還有法國潮牌“agnèsb.”那個著名的“b.”字標識——這是大白兔奶糖所屬的冠生園公司花了一年半時間與法國agnèsb.(阿尼亞斯貝)公司合作,由agnèsb.公司的設計師為大白兔奶糖設計的新包裝。
agnèsb.不就是在白領中十分流行的黑色尼龍通勤包品牌嗎?在agnèsb.專賣店,基本款打完折也要三四千元。而大白兔披上法國潮牌外衣也引發議論,因為新包裝的大白兔身價抬升。面對漲價9倍的大白兔,你愿意掏腰包嗎?
國產老字號抱法國潮牌大腿,變了臉……面對這個消息,不少“專家”表示“支持”,認為品牌包裝的更近是一種進步。而網友們的似乎并不買賬——
騰訊網也在第一時間發起投票——
額...小編只能說
太感動了 說出了俺的心聲呀~~~
不過 大白兔終究是要變臉了
感慨過后
咱們還是來看看這場姻緣的始末吧~
一場跨國品牌聯姻
—— “法國70后”結緣“中國50后
當大白兔還是小白兔的時候……
大白兔奶糖是位于中國大陸上海的冠生園出品的奶類糖果,1959年開始發售以來深受各地人民歡迎。商標是一只跳躍狀的白兔,形象深入民心。
這是一種白色、有嚼勁的圓柱形奶糖,質感類似西方的鳥結糖,長約3厘米、直徑約1厘米,每顆用可吃的米紙包著,再用包裝紙包好。每顆糖果熱量20卡路里(84千焦耳)。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皭燮の魈枪麖S”。據說公司的商人嘗試過當時英國的牛奶糖之后,認為味道不錯,經過半年后便仿制出自家品牌的國產奶糖。包裝則使用紅色米奇老鼠的圖案,并名為“ABC米老鼠糖”。由于售價比舶來品便宜,所以廣受民眾喜愛。
直至1950年代,該糖果公司被收歸國有,米奇老鼠被視為崇洋媚外的符號,于是包裝圖案改成白兔,并于1959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產品。周恩來總理甚至于1972年將大白兔奶糖饋贈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大白兔奶糖的商標1993年7月被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于1997年11月起轉讓至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時至今日,大白兔奶糖已經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糖果品牌。
“君生 我未生” 來自法國的agnèsb
如果說大白兔是一名50后,那么“君生我未生”的法國agnèsb就是一個十足的70后了。
1973年,agnèsb.以其名字“agnès”及第一任丈夫ChristianBourgois的姓氏“b.”組合,正式成立品牌。到如今,agnèsb.已在全球開設了超過200間店鋪。除手表、飾物及太陽眼鏡外,每一個系列的設計及制作都由agnèsb.親自操刀。
剛開始,agnèsb.只是時裝品牌,設計簡約、重視剪裁,熱衷做藝術推廣,后來它的業務開始慢慢延伸到電影院、藝廊、旅游概念店、餐廳、巧克力專賣店、花店、咖啡店等領域。現在,與其說agnèsb.是一家零售企業,不如說是一家設計公司。
嫁入豪門,身價飆升9倍
大白兔披上法國潮牌的“外衣”,引起消費者和業內人士議論紛紛:到底是“換臉(包裝)”要緊還是“換心(口味)”重要?
反方:口味更重要,品牌更應從健康等理念植入來尋求發展
據媒體(解放日報)報道,認為不值得為潮牌“外衣”買單的消費者李某算了一筆賬:128克一盒的新包裝“大白兔”,售價為68元,折算一下,相當于500克賣265.62元,而在網上好幾家旗艦店內,傳統包裝的大白兔奶糖售價為227克一袋11.50元,相當于每500克售價25.33元,這意味著大白兔披上agnèsb.外衣后的價格約是原來的10倍。
“我是不會為新包裝買單的,我更希望看到大白兔的口味能夠與時俱進。六粒大白兔相當于一杯牛奶,那是計劃經濟時代大白兔的賣點。現在人們追求健康,怕蛀牙都不敢多吃糖。相對于黏糊糊的軟糖,我更希望大白兔能創新出薄荷糖、VC糖和榴蓮味硬糖?!?/p>
這或許是很多消費大眾的心聲,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也許,比之形象的改變,口味更重要,品牌更應從健康等理念植入來尋求發展。
正方:老字號 品牌形象是發展的突破口
相對于大眾的懷疑,對大白兔披上法國潮牌外衣舉動大加贊賞的也大有人在。滬上一位商業專家表示“上海很多老字號產品品質好,但包裝實在不敢恭維?!鼻耙魂囎樱@位專家參與了市商務委組織的“上海伴手禮”遴選工作,當時不少老字號拿出拳頭產品,但一看包裝卻嚇了一跳:鐵罐頭裝的午餐肉、玻璃瓶裝的蜂蜜、甚至還有10公斤一袋的大米?!啊槭侄Y’首先是禮,其次是要伴手,10公斤一袋的大米怎么拿?”專家嘆息。
再看日本的和果子,不僅是一種食品,簡直是一種視覺藝術:粉嫩的顏色、花瓣形狀的外觀,甚至材料也是取用櫻花花瓣或鹽漬的櫻花葉。在日本機場,幾乎每家店都有和果子賣,包裝精致、造型令人眼花繚亂,幾乎成為中國游客回國必帶的伴手禮?!耙虼藷o論如何,大白兔的這一嘗試比許多老字號超前了一步?!币恍<覍Υ伺e表示肯定。
論品牌形象的變與不變
當大家都在為“大白兔”奶糖包裝或感慨或稱好時,有多少人知道和記得“大白兔”形象的設計者?王純言是上海人,兒時在上海市少年宮美術組學習,當時即有畫作出國展覽。1957年,周恩來訪問上海,少年宮選出兩名少先隊員隨同總理訪問,王純言即是其一。后來,“文革”阻斷了他繼續上學求知的路,他成了糖果廠一名學徒,然而,憑借其自身的繪畫才能,他設計了“大白兔”,并由此成為“冠生園”的第一位美術設計師??上У氖?,天妒英才,王老先生生于1946,卒于1997,享年51歲。
萬能的媒體記者是無法采訪到王大設計了,小編在想,如若老先生還在世,他會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其實,細細想來,在世又如何。品牌的命運從來都不是掌握在某一個設計師、廣告文案的手中,品牌方希望考慮也必須考慮的是產品的商業價值。特別是從計劃經濟到如今的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不少企業面臨轉型的困局。品牌形象轉變無疑是一個貼近廣大消費者的較直接較有效的策略。
變還是不變,這是個問題。對于老字號品牌來說更是。一方面,老品牌和老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受首因效應影響,很多年長的消費者可能很難接受新形象;另一方面,商品市場風云變換,來自國內外同行的壓力,還有考慮不少新興消費者的心理,除了變,似乎別無選擇。
沒有絕對的變,也沒有絕對的不變。在品牌理念與信仰不變,品質不變(或更好)的前提下,在包裝上保留原有風格,與時俱進,進行新的嘗試也未嘗不可。撇開“新大白兔”的實際效果來說,筆者以為,單就這種“求變”的精神,特別是是對一個國企老字號品牌來說,已經是一個值得鼓勵的事情。
至于中法這場產品聯姻,婚后是否幸福,還要看老百姓買不買單了。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