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恨晚!經(jīng)典Slogan 7大套路,原來還能這樣寫!
“一擊入魂”的Slogan,在品牌營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那些偉大的Slogan需要犀利的洞察和“點石成金”的才情,但其實這兩樣或多或少都依賴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而靈感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再牛X閃閃的創(chuàng)意人,最后能夠流芳傳世的slogan作品也屈指可數(shù)。于是,在靈感之外,我們常常需要用“套路”來保障Slogan創(chuàng)作的穩(wěn)定水準與效率。正所謂“自古深情留不住 , 唯有套路得人心”。
用套路,給創(chuàng)意熱身!
套路并非投機取巧,套路是即學即用的方法論。
其實Slogan創(chuàng)意是一個過程,就像畫畫,先打個草稿,再慢慢打磨細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fā)掘創(chuàng)意,最終才能誕生滿意的作品。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套路”就像打草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快地為靈感熱身。同時,套路完全可以成為創(chuàng)意發(fā)散的路徑,幫助我們推倒思維墻壁,最大限度解放創(chuàng)意。
套路哪里來?先拆解經(jīng)典!
俗話說:“模仿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僅僅模仿,卻只能東施效顰,只有從模仿中尋找規(guī)律,才是不二法門。在反復研究拆解了近1000句經(jīng)典Slogan后,我把Slogan創(chuàng)意方法分為以下7種套路:
1.重復
2.對比
3.對仗
4.遞進
5.沖突
6.定義
7.諧音
下面,我就結合具體案例,分享一下這7大套路的具體應用。
01. 重復
“重復”是指在Slogan中重復使用同一個字或同一個詞。其有兩大優(yōu)勢: 一是韻律好記,二是語義強化。在漢語迷宮般的語法結構里,同一詞語在語句不同位置的重復出現(xiàn),有時會碰撞出妙不可言的化學反應。
熱愛我的熱愛
——雪佛蘭
一個作動詞,一個作名詞,重復帶來的節(jié)奏感和語義變換,賦予語句一種額外的沖擊力。
唯一的不同,是處處都不同
——蘋果6S
后面一個“不同”,更是強化了前面的“不同”,無形之間將蘋果6S的創(chuàng)新性放大了無數(shù)倍,與那句“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異曲同工。
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螞蟻金服
越是強手,越是喜歡強有力的對手。
——MINI汽車
你還可以把一個詞拆開成兩個字,再重復使用,一樣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普通的改變,將改變普通。
——淘寶2015新勢力周服飾新品發(fā)布會廣告
這是一種比較有趣的創(chuàng)作方式,類似中國古詩中的回文體,充分利用了中國文字在不同語法結構中,靈活多變的語義。
02. 對比
“對比”是指在文案中運用互為反義的字詞,通過反襯加重語義。在對比之下,反而更能凸顯關鍵信息。
你懂得越多,能懂你的就越少。
——江小白
自律給我自由
——Keep
“自律給我自由”是一個很棒的洞察,同時也是一句經(jīng)典slogan。自律和自由,一對反義詞組,將行動引導與產品利益在一個短句中呈現(xiàn),足夠燃!
有人驅逐我,就有人歡迎我。
——豆瓣
復雜世界里,一個就夠了。
——韓寒 一個APP
高曉松的《曉說》音頻欄目開頭也有韓寒操刀的一段文案,“世界很大,大到可以曉說”,依然延續(xù)了這種對比風格。
走慣了紅地毯,會夢見石板路。
——萬科蘭喬圣菲
這里運用意象的對比。紅地毯、石板路,一莊重,一樸實,返璞歸真,畫面感油然而生。
03. 對仗
對仗是中國文學中常見的“套路”,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xiàn)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讓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xiàn)力。最知名的就是那句古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一對好朋友,兩杯好啤酒。
——朝日啤酒
別把酒留在杯里,別把話放在心里。
——2016年父親節(jié)瀘州老窖微電影
借酒抒懷向來是中國酒文化的母題,這句是情感營銷的絕佳案例。
彈指間,心無間
很喜歡的一句Slogan,上下句的對仗有一種躍動的韻律感,兼具優(yōu)雅與走心。
睡在山海間,住進人情里
——短租平臺Airbnb
山海、人情,皆是風景,相得益彰。
04. 遞進
遞進是指能夠表示在意義上進一層關系的,且有一定邏輯的詞語。先陳述一種觀點或行為,然后再進行升華,創(chuàng)造一種語義的強化。
愈欣賞,愈懂欣賞。
——軒尼詩酒
賦予了后面一個“欣賞”更深層次的含義,帶來語義的一種升華。
看得越多,越想看更多。
——知乎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雅芳
關愛牙齒,更關心你。
——益達口香糖
05. 沖突
我們平時經(jīng)常聽旁人說,這句文案“太平了”,就是缺少沖突感。沖突感靠什么來建立?有幾種方式:比如在語句中加入“不、沒有……”等否定詞語,或者使用轉折性詞語(如:但是、可是、卻……),便能在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沖突感”。郭德綱相聲里的段子:“不用怕,我又不是什么好人!”這就是沖突感!
(“不、沒有”等否定詞語的應用)
太不巧,這就是我
——阿迪達斯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山葉鋼琴
除了安全,什么都不會發(fā)生
——神州專車
上海,沒有陌生人。
——屋里廂酒業(yè)
在地鐵上看到的,非常有人情味的文案。
使用帶轉折性的詞語(如但是、可是、卻……)
它很丑,但它能帶你到想去的地方。
——大眾甲殼蟲
大眾甲殼蟲的一系列廣告語,一直是廣告人的圣經(jīng)。
06. 定義
定義法,就是給品牌下定義,其實是特勞特定位理論的一種延伸。通常能很精準地幫助品牌與其品類建立強關聯(lián),搶占用戶心智定位。特勞特理論的一個精髓就是“品牌即品類”,就是這個道理。
使用(如:是,就是……)的定義性詞語
阿芙,就是精油
——阿芙精油
定位理論的實戰(zhàn)應用,阿芙在很多消費者心中,成為了精油的代名詞。
全家,就是你家
——全家超市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微信
這個定義,傳達了微信從社交聊天工具,到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升級。
再激進一點,可以使用(所有……都)
世間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
——陌陌
所有的偉大都源于一個勇敢的開始。
——凱迪拉克
07. 諧音
諧音梗一直是文案寫作的常見用法,用不好就純粹是為了諧音而諧音。凡是用得好的,一定是恰好具備深刻的洞察 + 自然巧妙的諧音,兩者缺一不可。
從知己(zhiji),看見自己(ziji)。
——臺灣調和式酒精飲料—微醉
你身邊的朋友,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道理我們都懂,能通過諧音凝煉為上面7個字,是功力。
別趕(gan)路,去感(gan)受路
——沃爾沃
非常口語化,但意蘊悠長。
藥材好(yaocaihao),藥才好(yaocaihao)。
——仲景牌六味地黃丸
當時從電視上聽來的廣告語,諧音+洞察,即使不看畫面,仍然妙不可言!
總結
寫這篇文章的初心,是試圖通過對經(jīng)典Slogan案例的解析,尋找個案中蘊藏的普遍規(guī)律,以指導實踐。然而,創(chuàng)作Slogan絕非一朝一夕,或者一招鮮吃遍天的事情。
創(chuàng)作Slogan是一門手藝,既要厚積,也要薄發(fā)。
但是,在靈感來臨之前,不妨先用“套路”,給創(chuàng)意熱個身!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