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追星人的自述:營銷熱點你還可以這樣追
來源:活動盒子(ID:huodonghezi_com)
作者:草莓君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引導語 : 盒子君有話說: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已經可以預見你們讀到此題目時,忙著撿那掉了一地的下巴的畫面,太美了不忍直視!至于緣何要把追熱點和追星放在一起比較?是像我這種追過星的運營人員獨有的切身體會(驕傲臉),不相信?看下去就知道了。
不得不承認,在如今這個時代,追星是年輕人的時尚,追熱點則是運營人員的潮流。
感謝社會化媒體這片熱土,打破傳統媒體的界限,讓快速有效的傳播和交流成為可能,從而造就了熱點營銷的盛世。該如何在這盛世中求生存,謀發展,把熱點營銷做到更好,盒子君為你揭秘!
一、參透熱點的意義,再堅持久一點
熱點總是爆發的讓你措手不及,任性到你可能飯只吃了一小半,也可能正在如廁中,還可能早約周公去了。But who cares?你還在喘氣吧,得,神馬都是浮云,爬也要爬起來把文章給了結了。
對此,外人翻著大號白眼表示不理解:拼成這樣也是醉了!可BOSS不是這樣想的啊,漲粉不給力,找你過去批的狗血淋頭,不是嫌發的慢就是嫌寫的不好。屎都憋回去了還嫌慢,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不說。
能體會這種付出得不到回報加上不被理解的心情嗎?就像你滿腔熱情地安利你的偶像,卻被別人叫腦殘粉,把追星貶得一無是處。如果你僅僅因為這樣就放棄了追逐,那你所謂的“追”就真的太廉價了。何不瀟灑一點:追自己的熱點(星)讓別人說去吧!你要始終相信,你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誰說不是呢?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太多的企業試圖通過追熱點一炮走紅,那些成功的例子無一不在證明:及時的、經過精心策劃后再執行的熱點可以創造出事件之外的真正價值,包括更好地宣傳企業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加關注度、獲取更多用戶。然而,追熱點沒有那么多的一蹴而就,貴在堅持!你要不斷地嘗試、學習、創作和總結,在喧囂中保持住最平常的心,總有一天你的熱點也會發光發熱的。
當然,你可以先為自己梳理一份潛在熱點爆發的時間表。
二、快速把握熱點,做走在前面的那個
1、把時間理順,讓熱點有跡可循
一名合格的追星汪,有關偶像的特殊日子可謂順手拈來、脫口而出,什么生日、出道日、發磚日等等,時刻把握著最新的動態。放到運營人員身上,常備一份熱點借勢的時間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追熱點需要時時保持敏銳性和前瞻性,了解每一個特殊日子,對那些潛在的熱點爆發時間作出大膽的預測,設想并利用某個特定報道角度的“點”,做好相應的策劃應對。當熱點真的如你所想的爆發時,你就先人一大步,在時效性中贏了。
比方說,下面這份時間表,把每個月的特殊日子做了底色和文字處理,相當精細顯眼,讓人一目了然,所有的點都標記的清清楚楚,提醒著你即將到來的可能會產生熱點新聞的日子,所謂有備無患。
圖片來源自:social新媒體營銷
2、從源頭捕捉熱點,你得化身FBI
在前面,盒子君說過,熱點的爆發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從這個角度看,你是被動的。其實,你也可以變得很主動,甚至成為熱點爆發的推手。當然,你得先找到熱點信息可能存在的地方,因為它并不是憑空產生的,每一個熱點都可追溯到源頭。
網絡作為熱點孕育的溫床,運營人員捕捉熱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化身FBI潛伏在各大論壇、貼吧、微信、微博等平臺(就好比追星時,粉絲根據不同的屬性和興趣選擇加入相應的粉絲群,在哪里獲取更多偶像信息 ,和小伙伴交流分享)。
可以特別關注某些活躍的大V,如“回憶專用小馬甲”、“微博搞笑排行榜”等等,留意這些大V的動態以及和粉絲的互動,善于摳字眼,挖熱詞,甚至預測評論轉發超常的某條信息會不會成為新熱點;除此之外,時事、相關行業動態、網絡熱門話題等都應該成為關注的重點,時刻留意最新動態,在眾多信息中挖掘篩選出自身可以利用的熱點。這些都依賴于運營人員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杜蕾斯有名的”作業本懷孕“事件就是通過與草根名博的互動,挖掘捕捉熱詞,戳中敏感點從而達成的一次成功的借勢傳播。11年4月12日晚上,非常活躍的草根名微博“作業本”發了一條惡搞微博:“今晚一點前睡覺的人,懷孕。”很好,你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晚睡的杜杜也過來湊熱鬧了,跟了一條評論:“有我!沒事!!!”接著“作業本”又回復并轉發了兩條相關微博,這幾條微博加起來被轉發超過7000次,杜杜當天就收了3000個粉絲。
3、熱點要趁熱吃,時機很重要
都說打鐵要趁熱,熱點就是在某個特定時間段的產物,再熱的話題也會過時,一旦隨著事件本身的熱度減小及時間的流逝,最終會失去時效性,不再能引起大眾的關注,那么熱點就毫無價值可言了。(好比,再紅的明星也有過時的一天,會漸漸淡出大眾的記憶,直到完全消失)這就是為什么在有突發的熱點時,你飯吃到一半也得放下筷子、睡到三更半夜也要爬起來的原因。唯有準確把握好熱點的時效性,在事件出現的第一時間關注到并迅速做出反應,在最的短時間內整合各種資源并發布,才能產生最大的殺傷力。
比如,apple pay2月18日才正式在華將上線,可以預測到它將成為新熱點,因此盒子君17號下午就發布題為“apple pay來了,它和支付寶微信真的不一樣”(回復“蘋果”獲取該文)的科普介紹文章。由于當時關于這個熱點的相關文章不多,加上大眾的關注點開始聚集,短短一天時間就達到了30000+的閱讀量,這就是時效性的威力。
再比如,說到熱點借勢的速度和殺傷力,不得不提杜蕾斯的傳播奇跡:“雨夜套鞋”事件。從17:20左右熱點的捕捉(大雨突降)到18:00熱點的發布(創意發出),整個創作過程僅僅歷時40分鐘,最終為杜蕾斯帶來了超過8萬的轉發,并且牢牢占據了當天熱搜榜的榜首位置,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應。
三、熱點謹慎追,底線不能丟
盲目追星,表現為:偶像說的都是對的;誰說我偶像不好我撕她全家等等,此類人被稱作腦殘粉。而盲目追熱點,表現為:別人追什么我就追什么;不管好的壞的,只要是熱點我都追諸如此類的,也足以稱作腦殘粉了。對于運營人員來說,盲目的、不經思考的熱點借勢都是相當不理智的。
要懂得判斷哪些熱點該追,哪些不應該追;哪些是可以追,哪些不可以追。應不應該追的標準是從自身的品牌利益出發,判斷這個事件和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某些關聯,適不適合自己的品牌,能否帶來預期的效果,值不值得借勢。而可不可以追的標準是從熱點事件本身的性質出發,判斷它是否屬于正面的、大眾所喜聞樂見的。那些敏感的,涉及政治、法律以及帶有負面影響的事件是不可以隨便借勢的,這樣的借勢往往適得其反,受到大眾的質疑甚至會惹眾怒。
好比火爆一時的優衣庫事件,作為極其貼合杜蕾斯品牌(性健康產品)的大爆點,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的神文案制造機、一向熱衷于各種借勢的杜杜卻選擇了沉默,廣大網友為此操碎了心。杜蕾斯策劃人在談及為什么不跟優衣庫事件時,表明了不正向的熱點不該跟。
四、拒絕耍流氓,處理好熱點和品牌的關系
盒子君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切不圍繞品牌的追熱點都是耍流氓。說的確實在理。借助同一個熱點,采用相同的傳播途徑,連閱讀量都近乎相同,憑什么大家牢牢記住的卻是另一個品牌,而不是你的?那是因為你并沒有處理好品牌和熱點的關系,無法讓受眾很好地感知品牌的存在,自然就如過眼云煙。
在篩選熱點時,首先應該弄清楚它是否符合自己企業品牌的理念或精神?能不能豐富或更好地塑造品牌的形象?然后就是挖掘品牌自身的特點,分析受眾的特點;最后就是結合自身的個性去貼合熱點,做到既把品牌嵌入的恰到好處,又順應大眾的需求,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熱點借勢該有的效果。
-END-
活動盒子(ID:huodonghezi_com)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