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星巴克用臉盤拉花
轉自:陳亮途 Hugo WE Marketing Group 首席創新官 威動營銷執行合伙人
過去很多年,我的課堂都有一個給學生體驗的簡單作業,就是去星巴克買一杯小杯的美式咖啡(Short Americano)。
多年來,絕少有同學能完成作業。原因是,他們買不到“小杯”。他們說,星巴克的店員稱沒有“小杯”,最少的就是“中杯”。事實是,我每一次在任何一家星巴克的店,都能買到“小杯”,因為我帶上自己的杯,而這個杯只能盛滿小杯的分量,店員們根本沒法拒絕。“小杯”原價22元,自帶杯還可以省4元。這好像是一件很神秘的事,但卻是一個事實。
然后我挑戰學生們,嘗試像我一樣,自帶杯去買“小杯”卡布奇諾,看看星巴克會不會幫忙做個個性化拉花,然后還要減4元。
于是,我的學生就開始發揮無窮的幻想力了。
9月初,一群清華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管理碩士23班的研究生,拿了一個吃過的泡面的塑料碗去買卡布奇諾,成功做到“拉花”。
然后,在10月中的時候,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成都4班的研究生,就帶了一個不銹鋼大碗,做同樣的實驗。根據同學們的說法,當時他們心情忐忑,但是星巴克的店員卻非常耐心的完成同學們的任務。
兩周前,港大IMC33班的同學們,更帶上了大臉盤去購買拉花拿鐵,店員們也是非常熱心的幫忙完成他們的作業。
每一次大家完成任務,同學們都會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然后發到朋友圈。這不就是經典的UGC,為星巴克主動推廣嗎?想一想,這也是星巴克的社會化營銷啊!
我不但佩服同學們的勇氣,更敬佩星巴克的店員可以專業的完成任務。星巴克絕少投放廣告,試想它們每天有幾萬人以上進店,這些消費者不就是精準的目標消費者嗎?那么,星巴克的每一家店就是品牌的獨家免費媒體。在店內發生的一切,比如店員跟消費者的對話、交流、氛圍和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是營銷信息了。
雖然如此,很多同學都曾經說,有些星巴克的店員曾經堅決否認有“小杯”,也曾經有露過嫌煩的表情。不過,我相信星巴克的管理層,一定會認同,通過提供特別的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更多正面的的營銷信息會產生和傳播,為品牌不斷增值。
作者介紹:
陳亮途博士是瑞士商學院工商管理學博士, 現為威漢集團首席創新官、威動營銷執行合伙人、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客席副教授,暢銷書《社會化營銷》、《全民營銷》及《營銷長尾》作者,中國商務廣告協會數字營銷研究中心研究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