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為祖國慶生
國慶假期的前兩天,一則名為《你永遠追不上一個深圳人》的公眾號文章,在短短幾小時內破10W+。
當晚,平安集團內部有人在微信上問Q姐(客戶),“里面的視頻好贊,是哪家公司拍的呀~”幾分鐘后Q姐回復:“今年新開發的一個供應商,點維。”
那幾天,Q姐正為《我和我的祖國·初心篇》電影上映前的宣發忙得焦頭爛額。
世界上的創意大抵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天馬行空,一種是為我所用。顯然《我和我的祖國·初心篇》的這條MV屬于后者,其存在的價值不是吊人胃口,逗人開心,而是樹立形象并解決問題。
這兩年,平安集團逐步確立“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企業的戰略轉型直接決定了品牌的視野和格局。我們看到了這一點,決定重新對平安的三十年進行梳理。
如果說,1984年是中國企業元年,那么,1988年就是中國的世界級企業元年。這一年,馬明哲作為最早的倡議者和主要創辦人,在蛇口催生了平安。同年,郭臺銘在深圳成立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也是這一年,任正非在蛇口創立了華為。時隔三十年后,在平安三十周年司慶典禮上,馬明哲說《銘記初心,我就是一名保險推銷員》時,實際上,不僅是要我們銘記保險行業的初心,其中更是對一個時代創業者精神的致敬與繼承。
因此,片子要呈現的絕不僅僅是對平安三十年的回顧,而是品牌對時代的致敬,對時代拓荒者精神的致敬。這至少是一部關乎幾代人勇敢、責任和承諾的奮斗史。
有時候,理解企業的戰略方向和品牌意圖,比編一個故事或寫一個段子更重要。在平安金融大廈的某層會議室內,我們的想法獲得了客戶高度的認可和贊許,甚至大方向大創意確定后,里面的一些小點子是客戶和我們共同創作完成的。
拍攝前的PPM會議上,Q姐說她不過去跟片了,她說:“我相信你們……”對于我們這些在行業浸淫多年的從業者來說,被相信是一件幸運的事。對于那些年事已高的廣告人們,這一句,足以讓他們今夜無眠。
最終,我們不負所望,結合方案場景再現了1988年的下海潮、1992的南巡講話、1999年的千禧年前夜、2001年的WTO狂歡夜、2008年的北京奧運……其中承載的是幾代人的精神共識,是祖國70年的歷史瞬間與平安30余年的時代記憶。
國慶假期的前一天,點維項目組十幾個男男女女為了慶祝片子成功上線,買了票喝了酒組著團去看《我和我的祖國》的首映,十幾個人正襟危坐成一排,回憶起當初的辛酸,他們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拼命地往嘴里塞著薯條。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