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國潮+攜手時尚ICON,全友這波雙管齊下的campaign穩了!
隨著90后、Z世代的崛起,品牌年輕化、時尚化成為大勢。面對新一代的消費者和營銷環境,尤其是對具有天生“冷關注”的家居行業來說,這是家居品牌發展升級的新機遇,也是新挑戰。如何突破傳統的營銷模式,在眾多品牌中博得C位,打開消費者心智,全友給出了答案。
跨界、國潮、快閃……面對層出不窮的營銷概念,全友統統玩轉。一連串的品牌動作,創新的營銷打法,用年輕感與時尚化圈粉一片,完成了一次與消費者的深度對話與溝通,為品牌帶去了更多的聲量與話題。
一、家居混搭國潮,線下網紅新據點“潮力值”爆棚
如今,“國潮”正當道。各式各樣的東方美學跨界都在爭搶年輕人的注意力。
今年9月,全友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國潮”快閃,將潮流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進行結合,演繹國潮新風向。這場頗具異質性思維跨界的影響力延伸到了線下消費場景中,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深度沉浸式體驗機會。
復古國潮風的互動場景,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參與、體驗,成為了國潮與情感的連接載體,最大程度地調動消費者的參與感和融入感。年輕人對于國潮的追求,本質上就是一種表達自我的精神需求,也是內心文化認同感的覺醒。
這背后其實也蘊藏著全友意求與中華千年文明一脈相承,用國風美學為品牌加持的信心。
當然,這場全新的國潮審美不止于快閃店。還有聯名服裝、家居與無限秀場!
聯名款服飾
聯名款沙發
結合品牌自身的調性,全友和密扇“百戲局”共同創作了聯名時裝與國潮家居,建立共同語言的潮流文化符號,讓國潮產品成為了年輕生活方式和態度的最佳代言,以尋求讓消費者建立來自于文化深處的認同感。
最終通過一場國潮大秀去釋放品牌的年輕與時尚價值,和年輕人溝通。
無論是9月的國潮快閃還是10月的國潮大秀,二者的前后呼應與深度串聯,以具象化的視覺語言展現出全友在公眾認知之外的多面性,詮釋出國潮的時尚之美,將全友與密扇的跨界推向更深入的方向。
二、聯合2020春夏上海時裝周時尚icon,借力柜體DIY設計體驗探知生活邊界
真正具有洞察力的品牌,能夠結合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在一個長線時間段內進行合理有效的營銷布局,使得品牌的傳播力與好感度達到效果最大化。
如果說,全友國潮快閃與國潮產品,從理解年輕消費者的角度,獲得了“品牌懂我”的情感認同,那么亮相2020上海時裝周,則是通過聯合上海時裝周這個時尚icon為品牌注入時尚基因,透過家居視角探知生活邊界。
在時裝周現場,全友搭建了2.5M圓形直徑的立體空間,用視覺感知傳達出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時尚認知,通過開放式“圓柱”載體,拓寬家居收納領域的應用,呈現女士與男士衣柜的無限可能。
通過時裝周,全友旨在推動家居設計領域與時尚領域的深度融合。通過時尚的表達形式去演繹現代家居美學,激起消費者對品牌時尚感的認知,為品牌注入時尚基因的同時,強化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價值紐帶,令品牌的時尚屬性更深入人心。
三、登陸上海時尚周末 將時尚落地生活
為了持續深化演繹全友的時尚基因,延續上海時裝周“家居×時尚”的前衛先鋒理念。上個周末,全友還亮相了上海時尚周末,通過深耕體驗式消費領域,意圖將時尚注入到大眾日常生活。
現場搭建的全友潮店,流光溢彩的設計語言,視覺碰撞出潮流風向,激發出品牌的時尚內核,迅速制造消費者心中的超強記憶點,讓時尚落地生活!
一個集時尚好玩、即看即下單及拍照打卡于一體的“折學游戲”互動展區和 “內容+體驗+消費”的組合模式,讓創意互動玩法的深度傳播、品牌聲量的持續發酵、以及后續產品的轉化,變成一股營銷合力。
四、以內容思維做營銷,用優質內容賦予品牌時尚基因
回歸到營銷的本質,一切營銷最終指向人。
正是基于對年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情感需求精準把脈,全友才從里到外搭建起與年輕人的對話空間。抓住了品牌的認知沖突性這個點,以一連串具有傳播性的內容為切入口,讓品牌成為年輕人愿意主動分享的內容。
通過跨界國潮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攜手密扇“百戲局”創作聯名服裝和家居+聯合2020春夏上海時裝周&時尚周末時尚icon,便是全友這波campaign中甚為漂亮的一記組合拳。
其以國潮、快閃、聯姻時尚icon等多種方式深入到消費群體的語境,幾波看似毫無關聯的營銷動作,其實背后都遵循“做消費者想要的”的內容思維,挖掘和引導能讓消費者產生共鳴的內容,讓品牌實現傳播層面的多點觸達。每一波營銷動作所擁有的強黏性消費者參與,讓消費者與品牌之間形成雙向溝通及口碑傳播的效應。
而不同的內容與品牌之間的交流碰撞,匯聚成一股合力,指向品牌時尚化的方向,進而帶來更大的品牌想象空間。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