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賣慘,扶貧項目還能怎么做?
2014年國務院設立了國家扶貧日,旨在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同時也是向貧困宣戰的一項重要舉措。10月17日是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今年也是扶貧的攻堅年。那么我們該怎么借助扶貧做營銷談品牌呢?
按照傳統的營銷思路,簡單點的出一個海報,喊一個空口號“扶貧我們在行動”;復雜一點的除了海報之外,再拍一支視頻,說鄉村留守兒童,說貧困無助的婦女;再高級一點的發動員工組織一場捐贈活動,把壓箱底的舊衣服舊棉被拿出來捐出去,正好給家里騰點地方。
總之,不是貧窮邋遢的男人,就是衣衫襤褸的婦女,再就是可憐巴巴的兒童……就是脫離不了販賣貧窮、捆綁同情的套路。難道不能再認真再走心再負責一點嗎?畢竟扶貧是國家戰略啊!
所以我們拿到“國家扶貧日”項目的時候,不僅研究了相關政策,而且和業務部門做了溝通,并且結合宜信作為金融科技公司的屬性進行了長期的思考和反復的討論。
1.不能以傳統的思路看待扶貧這件事。
2.不能花里胡哨不能過于高調,得接地氣得走樸實路線。
3.要在既有素材的基礎上挖掘新內容產生新創意,同時要和業務緊密連接。
4.要可落地可執行,同時要整合不同的資源,打組合拳營銷。
于是,我們策劃了以“扶貧就是扶自己”為主題的整合營銷傳播項目。希望換一個視角看待扶貧這件事,并用品牌和設計的力量去描繪脫貧之后美好生活的畫面,同時和中農普惠合作,打造爆款農產品——張北紅皮土豆,用“購買即公益,消費即扶貧”的理念讓扶貧落到實處,讓扶貧有所產出。
先是從業務的角度,結合宜農貸的“明星農戶”篩選活動,輸出一組視頻海報,請農戶說出脫貧后的感受;然后拍攝了一支豎屏TVC,再請愛心出借人談談他的想法;最后再以一張治愈頸椎的橫屏長圖,解讀宜信“精準扶貧三階段”的創新扶貧模式。在此期間,聯合中農普惠打造的張北紅皮土豆也上線了微店,反響良好。
脫貧農戶的感受
愛心出借人的欣慰
爆款農產品——張北紅皮土豆
宜信扶貧圖鑒橫屏長圖
正如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在“2019《財富》全球可持續論壇”中分享到: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通過母基金的方式支持中國頂級的創投基金,這些基金又去支持農村領域的科技創新;在租賃方面,通過租賃的方式讓農戶買得起用得起現代化工具;在資金方面,將高凈值、超高凈值客戶的公益慈善資金與農村發展項目對接。
2009-2019,十年扶貧路,對宜信來講,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扶貧就是扶自己,讓我們一起行動!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