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你寫App更新日志,程序猿都變成段子手了!
來源:界面
作者:小蔥妹子
這年頭混你們互聯網創業圈真是太難了。
按著互聯網思維,連修bug的程序猿小哥們都被逼得寂寞如雪。
有的自帶牛逼氣質:
有的在App更新日志里寫起了詩:
有的賣起了萌:
網絡用語和emoji玩得溜:
雖然偶爾一人分飾多角差點精神分裂:
但還是堅持把最好的,濃濃的,小黃片即視感帶到你面前:
憋問,就是這么騷氣。
說起被玩壞的App更新日志,就不得不提兩大流傳甚廣的佳話。
其中一樁是靈肉具備的百度愛情故事。
據說2013年那會,百度有程序猿哥哥把這塊地方當作了樹洞,版版訴盡心事:
用戶們表示,那陣子等百度的App升級,就像等每周一集的韓劇一樣刺激。
可能是領導發現這更新日志竟然成了情感欄目,后來,多愁善感的程序猿哥哥就銷聲匿跡了……
另一則佳話是從國外高薪聘請的倒霉蛋Peter。
說起來又是一樁舊聞。Peter的第一次出現是在2015年4月10日,國外一款名叫Wallapop的二手跳蚤市場App將犯錯的他炒了魷魚。
失業之后的Peter沒有一蹶不振,才不過10天,他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第二春:
可能是被Peter自主創業、不屈不撓的性格感動了,很快就跑出來一家公司Medium表示要接盤雇用他。
Peter甚至把自己的小本生意帶到了公司里:
但是好景不長,都沒待夠兩個月,Peter又犯錯了,然后又被一腳踢出了程序猿界:
但是!……這Peter狗屎運夠好的,失業沒幾天,獨具眼光的搜狗輸入法就悄悄用高薪把他請了過來:
Peter工作也挺辛苦,還挨個把emoji涂白了:
但是好景再次不長,到了搜狗兩個月零兩天,因為倆嚴重的bug他又被炒了:
難道Peter的人設最多只能拿兩個月薪水?
這一下引起了國民的注意,大家真的很痛心。有人甚至跑到知乎問,Peter真被干掉了嗎?
覆水難收,失去了Peter的搜狗,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更新日志里哭著招開發:
至于Peter被炒的原因,有網友表示,這背后可能不是兩個bug那么簡單。
眼利的網友發現,在Peter出場的這幾次更新日志里,有個名字一直陰魂不散——“滕杰”。
他們猜想,滕杰原本是搜狗的C背O(chief 背黑鍋 officer),后來公司高薪聘請了Peter,削弱了他的光芒,搶走了他的粉絲團,滕杰恨得咬咬牙。
后來的劇情可能是……在一場宮心計般的亂斗之后,滕杰重新上位奪權。
現在每天騎著二手自行車上班,非常愉快。
至于我們可憐的Peter,被炒掉之后也很積極地再去找工作:
甚至得到賞識,干了沒幾天就被巨額挖走:
不過這個跳槽頻率,哪個HR看到都內心一顫啊……
Anyway,Peter蕩氣回腸的漂流瓶故事能發展到今天街知巷聞,除了大膽引進的搜狗之外,第一次勇敢接盤的公司Medium也功不可沒。
Medium是一個跟十五言有點類似的線上社區,除了記錄Peter短暫的就職經歷,他們家的App更新日志還干過不少出格的事兒。
例如,給用戶們上一門別開生面的英語課:
雖然單詞都是他們自己生編硬造的,可那又怎樣,人家就是開心。
也玩過找bug送大禮這種互動:
還寫過短篇小說:(我不翻譯了,大致內容就是程序猿小哥給奶奶打電話,說我給我們家App做了好多優化!奶奶說這個功能好啊我在約炮軟件上見過啊……)
當然,人家本質工作是殺bug(臭蟲),真的沒忘,都如實寫在更新日志上了呢:
有朋友還給我介紹了國外的“大眾點評”Yelp,說他們家的App更新日志是十分可愛。
例如,偶爾會犯健忘癥:
偶爾又會很感性:
偶爾跟你訴辛酸,話家常,簡直就是“技術部的故事”:
越來越覺得我段子手的飯碗有點危險啊……
回想起來,在這么遼闊的互聯網里,我還見過擅調戲的程序猿小哥:
高智商的:
傲嬌的:
以及更傲嬌的:
這么千變萬化的世界里,還有一種程序猿小哥我非常敬佩。
他們不為俗世塵囂所動,只想執著地守住內心那片凈土:
一直堅持,干凈又純粹:
山崩地裂,海枯石爛:
看到這里,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你們還敢再懶一點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