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卓睿橋發布2019年品牌動能性全球研究報告
近日,萬卓睿橋公布了 2019年品牌動能全球研究結果。數據研究發現,全球范圍內的消費者都要求各品牌變得更加感性,并以人性化和彼此尊重為基礎。期望值最高的中國消費者則要求品牌肩負更多責任,采取更多實際行動。雖然中國消費者依然注重實用,但新的品牌忠誠度不僅是由產品或客戶服務建立的,還需要建立于“在中國、為中國”的發展愿景,以及更深遠的品牌使命。 萬卓睿橋“品牌動能”研究已經持續了三年,調查了約8萬受訪人。在此期間,全球消費者對品牌的期望沒有任何下降。
中國是該項研究的重要市場之一。品牌動能2019全球研究報告顯示,83%的中國受訪者期望各品牌對重大問題表明立場。中國消費者面臨速度更快的科技變革,對科技帶來的好處也抱有更加積極的態度,但仍有70%的人表示變革發生的太快。93%的人會停止使用以不道德的方式利用消費者數據的產品或服務。與大多數其它市場相比,中國消費者更期望品牌參與到改善當地社區的活動中去。為在消費革命中蓬勃發展,構建新的、更深的品牌忠誠度,各品牌需要做到三點:
定義品牌在中國的角色。消費者希望品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堅定立場、保持穩定,但這一宗旨必須真實可信、切合實際并針對當地,才能令人信服。
以互相理解和尊重為目標。消費者想要的不僅僅是優質的產品,還希望品牌更符合他們的需求和價值觀。在品牌屬性、溝通互動和客戶觸點設定上都必須強調這一點,即品牌理解如何幫助中國消費者實現更加充實和輕松的生活。
該報告詳細的分析了中國消費者與世界其它地區的異同,并為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建議。該報告建議:
品牌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使用科技。在快速創新的中國市場,很多品牌做出了過多承諾,卻沒能兌現。為建立信任,各品牌必須以行動而非語言來展示自身正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使用科技、保護信息、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為中國市場定義品牌在中國的角色。對于品牌來說,自我反省的工作是永無止境的。品牌需要明確自己在中國的角色。這是因為,盡管優質產品仍然是最重要的,但那些既能改善消費者的生活又能改善社區的品牌, 才是贏得品牌忠誠度之戰的贏家。
以互相理解和尊重為目標。中國消費者希望品牌更符合他們的需求和價值觀。在品牌屬性、溝通互動和客戶觸點設定上都必須強調這一點,即品牌理解如何幫助中國消費者實現更加充實和輕松的生活。對品牌來說, 照搬其全球企業宗旨是遠遠不夠的,它們還需要重新定義其在中國、為中國的角色。
真實性。要與精明的中國消費者產生共鳴,品牌必須是真實的,并且以真實性為品牌所做一切的核心。這也不僅僅是一個溝通上的挑戰,因為如果品牌缺乏真實性,消費者就會知道并使其蒙羞。
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使用科技。在快速創新的中國市場,很多品牌做出了過多承諾,卻沒能兌現。為建立信任,各品牌必須以行動而非語言來展示自身正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使用科技、保護信息、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十年中,各品牌將面臨風云變幻的外部環境。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科技應用、社會責任、品牌宗旨方面的期望正在穩步上升。對于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使用科技和保護個人信息的呼聲也空前高漲。如今,消費者擁有前所未有的知識和選擇,各品牌從未像現在這樣危機四伏,并可以被輕易取代。這是一場消費革命,各品牌的做法空前重要。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