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還是小炮兒,老公關還是新PR
最近幾日新上映的電影《老炮兒》可謂是把15年一整年的電影口碑都贏了過去了,馮導卸下導演的光環“重操舊業”,展現給人們的是廉頗雖老卻寶刀未銹的影帝之風。電影在一片好評聲中,也引發了大眾對于老一輩人堅持的那種精神文化,還有新時代新生兒的作風的種種討論:
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還有用嗎?
年輕一代的風氣是否就那么不堪?
新與舊之間該怎么找到平衡點?
個人覺得一句話:“存在即道理”,一件事物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必然有它出現的理由,至于時間一直在向前,時代也一直在改變,新的事物也更是不斷出現,它們都是理兒!在不一樣的場景之下,發揮著不一樣的作用,我們要做的只是活用新舊兩物。
從電影歸來,回到現實生活,突然深有感觸,腦洞大開——現在的公關行業不也存在著這種現象嗎。
傳統的公關行業,以新聞傳播為核心,新聞通稿是最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渠道,公關人只要掌握了全國主流紙媒聯系人的聯系方式就等于掌握了天下……在那個時代,傳統媒體的發聲就如同上帝之語,讓人信服。
隨著時代的改變,互聯網環境的快速發展,新媒體、自媒體這股新生的力量如千軍萬馬般浩浩蕩蕩而來,席卷了我們整個互聯世界。
什么是新媒體?是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來說而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那么自媒體是什么來頭?百科上給的定義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簡單來說,就是基于新媒體的平臺上,以個人為中心,借助如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視頻網站等不同的平臺,來進行發聲傳播的媒體。
翻查了一些網上的資料,不少文章大呼傳統媒體已死、傳統公關已死之類的言論。他們列舉了大量的傳統媒體衰退的例子,比如說雜志報社關門停刊,然后又列舉了大量的新媒體自媒體的不斷崛起更替,傳播受眾地位的提升,內容為王時代的到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相對于枯燥死板的新聞來說,人們更愿意去接受來自自媒體的聲音。不僅因為自媒體更加的“接地氣”,而且還更容易的形成輿論的環境,大家可以盡情的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形成互動,甚至還可以進行自發性的傳播。
然而,這并不代表傳統已死。用電影里的話來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統的媒體渠道現在依然代表著權威。權威對于公關來說,仍為重要。新時代的公關,不僅要成為內容的提供商,而且只要你的內容夠好,就可以被傳統媒體所采用,如果你的內容經常被采用,那么你也就成為了權威的代言人……此刻,我的理解是,新與舊是互相影響作用著的。
再說一點,形式問題。
以前做公關,開發布會,邀請媒體嘉賓提問,發新聞通稿……走的都是非常專業的路線,反觀現在的公關策劃,動不動就是撕逼,動不動就是炒作,因為現在這個時代,能贏取人們的眼球跟熱論的,炒作跟撕逼是最快速有效的捷徑。
自從互聯網快速發展以來,對于越來越容易接收到的大量的資訊,人們的情緒是越來越倦怠的,一般的消息還真的讓人提不起興趣去關注了。而一些腦洞大的營銷人為了獲取關注度,于是便有了炒作的想法,通過娛樂八卦,炒作,撕逼等手法策劃公關事件,以達到公關目的。
在《一個媒體推手的自白》這本書中,也詳細解說了這種手法以及帶來的驚人效果。雖然聽起來好“二流子”的感覺,但是似乎我們也并無什么更好的辦法,只能順應這個趨勢,迎合大眾的口味。畢竟現在的人都喜歡“看熱鬧”。
就如同在電影《老炮兒》中,六爺對于自己跟年輕一輩的感嘆,對于時代不同的無耐一樣。而在我看來,不管是老祖宗的東西還是孫子的東西,只要它能為人所用,都是好東西。不管是老公關還是新公關,只要它能為傳播所用,都是好公關。
文/普勒公關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