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社長】維族小鎮青年是怎么賣高價葡萄干的
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美麗的大新疆,8天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雖然很累,但真的不虛此行。
美景:喀納斯湖、三灣、禾木村、天山天池、火焰山、魔鬼城、庫木塔格沙漠。
美食:拉條子、椒麻雞、大盤雞、烤全羊、烤馕、烤包子、手抓飯、大烏蘇,還有甜到上天的新疆水果。
除了這些之外,我還很有幸地參加了一場吐魯番維族青年的“會銷”,并被成功洗腦,花800塊買了不到5kg的葡萄干。
雖然事后覺得稍微有些貴,但作為一個營銷從業者,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實戰中的營銷套路,而這些套路,之前往往只能在書本上見到。 今天我把它們回憶、整理出來,供大家參照,也算是給自己做個筆記。
背景介紹
相對于其他地區,新疆的旅游業帶有濃濃的地方色彩:
1、作為多民族混居地區,你有機會見到內地很少見的維族和哈族,還有大量的回族(我們的導游就是回族)。
2、除了無處不在的安檢之外,你還可以看到很多帶有地域色彩的宣傳口號,比如: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3、新疆作為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旅游團或多或少都會安排一些幫扶性質的行程,比如走進少數民族家里、購買當地特產等。
我們的這次吐魯番之行,就走進了一個維吾爾族家庭。 說是走進家庭,更像是當地人精心布置了一個場景,既能讓游客領略到當地的人文風景,又不至于打擾到當地維族的正常生活秩序。
這次走訪,接待我們的維族青年,叫小穆。 從走進小穆的家里,到最終花掉800塊錢,前后沒有超過1個小時。
如果我們功利地認為小穆接待我們的最大動機是推銷葡萄干的話,那么在這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里,至少有四五個心理學套路,推動著我們最終購買了他家的葡萄干。
1 、互惠原理
在《影響力》這本書里, 羅伯特·西奧迪尼介紹了影響人類行為的6大武器:
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稀缺。
小穆接待我們的第一步,是把我們熱情地請到了家里,并脫掉鞋子,坐到維族特色的炕上體驗當地生活。
緊接著,一盤又一盤的葡萄、哈密瓜、西瓜端了上來,大家一邊吃,一邊聽小穆介紹當地風情,還觀看了維族美女的歌舞表演。 我個人覺得,之后大批人掏錢買下葡萄干,和前期的這些感情鋪墊是離不開的。
按照西奧迪尼的說法,這叫“互惠原理”——
當你獲得別人給與的恩惠時,無論恩惠有多小,你的天性都會讓你采取某種方式去回報。
舉個例子:美國的一個教會組織,會在大街上到處給人送鮮花,如果你接了,他們就會請求你捐款給教會——很多人都會捐,哪怕事后會覺得非常討厭,因為你覺得欠了別人人情,不還上心理難受。
互惠原理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性驅動力,在《影響力》這本書里,它排在第一位。 現在回想一下,之所以后來購買小穆的葡萄干,和之前的白吃白喝白看有很大的關系——你會覺得欠人家情,而“買葡萄干”這個動作是償還人情的一個機會。
2 、塑造權威形象
《影響力》里的“權威”原理,告訴我們首先要建立受眾面前的權威形象。
小穆“會銷”的第二個步驟,就是塑造自己葡萄干達人的形象。
他會先跟大家介紹,吐魯番地區種植超過600多種葡萄,吐魯番的維吾爾族幾乎家家戶戶種葡萄,家家戶戶自己曬葡萄干,而他作為這個村子維族代表,自然對葡萄干非常了解。
隨后,他把大家帶到早已準備好的葡萄干面前,掀開上面的遮布,漏出十幾種不同的葡萄干(說實話,來新疆之前,我真不知道葡萄干能分出這么多種)。
緊接著,他說了一句話,震驚了一圈圍觀群眾—— “大家不要亂吃,因為你不知道哪些是給人吃的,哪些是給羊吃的!”
啥?羊還吃葡萄干?這可是一個非常反常識的信息。
原來,因為當地葡萄實在太多,一些品相不好、味道相對差一些的葡萄干,他們直接就喂羊了。
小穆接著說,“還有一些葡萄干,是內陸老板用速干劑做的,羊都不吃!”
他拿出來所謂羊都不吃的葡萄干,一眾圍觀大爺大媽紛紛驚呼:
“這個葡萄干我在上海見過的啦!”
“對呀對呀,要賣五六塊一斤!”
“這些老板真是壞了心腸!”
有反差,有人證,小穆在受眾心理的形象,不僅更權威,還帶有很強的正義色彩。
3 、認知對比
在塑造完權威形象之后,小穆開始對不同品種的葡萄干進行科普。
葡萄干分為“晾干”和“樹上干”兩種:
晾干的葡萄干,是把葡萄從樹上摘下來,掛到晾房里風干的;
樹上干的葡萄干,是葡萄直接在藤上風干的,但對葡萄藤有很高要求。
根據葡萄品種、晾曬方式不同,葡萄干又分為“一級”、“特級”、“極品”等不同級別。 而每個品種的葡萄干,功效又不一樣: 這個是補血的,這個是補腎的,這個是安眠的,這個是孩子補腦的……
講完這些,原本看起來差不多的一排葡萄干,在一團人眼里瞬間有了具體的等級和功效。
在之前的文章里,社長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真相,只有認知。用戶不會去消費一個自己沒有認知的事物,而小穆的這個介紹,對銷售起到了很好的促進效果——
團里開始有人問價了。
4、價格錨點
終于說到了最關鍵的環節——產品價格。
很多買賣前期做得很充分,最終敗在了價格上,要么顧客覺得貴,要么顧客覺得不劃算。
是的,“貴”和“劃算”是兩種心理感受,貴的東西也可以很劃算,便宜的東西沒準會很坑爹。
而這次會銷,小穆想要給大家傳達的感受是——葡萄干雖然貴,但很劃算。
他是這么介紹價格的:
一級葡萄干:80元/kg
特級葡萄干:110元/kg
極品葡萄干:220元/kg
極品葡萄籽:350元/kg
極品mini葡萄干:180元/桶
報完價格,大家可能覺得貴,氣氛沉默了一會——這個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很多交易都敗在了這里。
但小穆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推銷者,大家的沉默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緊接著推出了第二個報價方式:
“我知道這個價格大家可能覺得貴,畢竟大家沒有吃過品質這么好的葡萄干,這樣吧,今天是中秋節,我們這樣賣大家看可不可以。”
1.5kg極品葡萄干(330元)+1kg極品葡萄籽(350元)+1桶極品mini葡萄干(180元)=860元
現在優惠價格800元。此外,額外贈送3kg特級葡萄干。
聽完這個報價,我才反應過來:奧,原來之前介紹的特級葡萄干、一級葡萄干,都是在設置價格錨點呀。
在消費者眼里,商品的價值是“相對存在的”,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這么多錢,這個定價到底實惠與否,都需要一個可供參照的標準。
而之前花大篇幅介紹的80元/kg的一級葡萄干、110元/kg的特級葡萄干,不是真的用來售賣的(因為是贈送),而是為了讓220元/kg的極品葡萄干價格看上去合理。
如果沒有這個鋪墊和過渡,直接由大家印象里幾十塊一斤的葡萄干到220元/kg葡萄干,這個認知鴻溝太大了。
這個報價出來之后,大家開始按照小穆劃分的價格梯度,來計算買賣是否劃算:
到底是單買葡萄干劃算,還是買極品、送特級葡萄干劃算?
因為沒有其他的參照價格,很少有人可以理性地判斷,80元/kg、110元/kg、220元/kg的報價是否合理?小穆相當于給了大家一個偷懶的計算方式。
果然,一個團里的大爺首先舉起了手——“給我來一套!”
而小穆又來了一招更狠的:
“大哥第一個買,每公斤我再多送2兩!”
9個家庭的團里,最終7個家庭都買單了。
5、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剛剛的幾個明顯的成交套路,其實還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心理驅動力。
比如,無論是來之前導游的話術里,還是來之后小穆招待我們的過程中,都在談一個概念:吐魯番維族種葡萄不容易,各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換句話說,作為外地來的漢族同胞,能幫一點,就幫一點。
這直接導致了,在這個特定的維族家訪場景里,你的消費或多或少會帶有一點點公益色彩。
我們知道,對于購買決策來說,不同的產品是要放進不同的心理賬戶里的,在“買葡萄干”這個賬戶里,要一次性拿出800塊太難了。 但如果放進“支援祖國邊疆建設”的心理賬戶里,800塊就不僅僅是買5kg葡萄干這么簡單了,還會讓你感受到民族互助的情懷感。
此外,小穆在前期的招待過程中,和大家迅速熟悉起來,很多大爺大媽都覺得這個維族小伙子人不錯,這也一定程度上貼合了《影響力》里的“喜好”原理——我們更愿意從自己喜歡的人那里買東西。
而諸如“極品葡萄干來自幾十年的老葡萄藤上”、“出了吐魯番就很難買到正宗吐魯番葡萄干”這樣的話,也潛移默化地增加了產品的稀缺感。
小穆的這次會銷,簡直是《影響力》這本書的實戰案例呀。
6、一些問題
談完了這場會銷中成功的部分,我再說說我覺得美中不足的部分。
第一個大問題,就是復購很難。
雖然新疆地處偏遠,但心思活絡的人,還是會把微信作為重要的銷售手段的——比如我們的導游,就在車上賣起了堅果,之后可以通過朋友圈不斷做復購。
但小穆的推廣方式,帶有很強的場景色彩,等大家離開了這個場景,可能再也不會買平均80塊一斤的葡萄干了。
可能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都沒有加我們的微信,斷了之后的復購生意。
第二個問題,是價格錨點的反噬。
價格錨點的價值,在于用一個產品的價格去襯托另一個產品很劃算,比如用分開報價的一級、特級葡萄干,來襯托800元的葡萄干套餐很劃算。
但這往往會帶來一種反噬效果:被用作錨點的產品,往往成了炮灰,銷量會特別爛。
比如一個80元/小時的上網套餐,和一個110元/天的上網套餐,你肯定會覺得后者很劃算,但,如果碰到一個只需要上半小時網收發一下郵件的人,他可能會直接放棄掉——全天沒必要,單買又太貴。
這次團里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有個湖北的阿姨不喜歡吃葡萄干,但看上了他們家的葡萄籽,單買350元/kg,沒有任何優惠,她覺得不劃算,最后就沒買。 還有就是預算只有兩三百的,也直接被800元的門檻給擋在門外了,單買又不合適。
做套餐、做錨點,其實是一種賭博,總會有人覺得賺了,有人覺得虧了,商家只有去認真分析自己的受眾心理動態,才能設置出合理的價格錨點,讓大部分人覺得自己賺到了。
總結
這次新疆之行,不僅看到了很多美景、吃到了很多美食,也學到了很多關于新疆的地理、人文知識,還是那句話,不虛此行呀。
這次維族家訪,只是8天行程里一個很小的插曲,但帶給我的感受卻很深——在你意識不到的時候,很多土生土長的生意人,已經把你在書里看到的知識運用地淋漓盡致。
最后,希望大家有時間的時候都能去新疆轉一轉,支持一下大新疆的發展與建設,也感受一下濃濃的民族色彩。
Ps:烏魯木齊的帥哥和美女真的很多呀。
(文章來自公眾號:營銷人公社,作者:陳社長)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