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很重要?——你需要的不是好標題,是好腦袋!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新媒體相關從業的圈子里各種“標題教學帖”陸陸續續火起來了。這幾天連續看到的幾篇如下:
《我有7招寫標題的秘籍,價值300萬,但今天免費》
《寫一個好標題,我們要什么樣的“標需題觀”?》
《盤點朋友圈垃圾文章的12種標題》
《閱讀量100和10萬+的標題,區別究竟在哪兒?(內附14個具體方法)》
《騰訊資深產品運營教你怎么寫標題》
作者:李怡
微信公眾號:百聞不如怡見(bwbryj123)
數英網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本人
如果你去各大網站一搜....你會發現教你寫標題的文章幾乎每天都有更新:
看到這么多火爆的“標題教學帖”,我非常擔心年輕的讀者們,尤其是新媒體行業從業者們。并不是說這些文章寫的不好,教的不對。相反,正是由于他們寫的“太好”,才更可能讓讀者掉進坑。
因為你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好標題,而是好腦袋。
讀者們應該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搞清楚,到底如何正確看待“起標題”這件事兒。
下面是我的一些觀點:
1.標題對轉發貢獻不大
眾所周知,80%的微信文章閱讀來自朋友圈,20%來自公眾號。這意味著文章的擴散主要是靠轉發傳播而非公眾號閱讀。而轉發的動機,永遠來自于內容質量而非標題。相關/有趣/有用/炫耀,這些基本的內容屬性導致我們看完文章產生想要分享的沖動,而標題的作用在于點擊,在轉發動機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寫“標題教學帖”的前輩們不只是標題寫的好,他們的內容其實更有水平。只不過若想寫好高質量內容是沒有所謂“快速技巧”的,所以他們只能分享給你“起標題”的技術。你看著開心就可以,但別忘了你不是他們。
所以相對的,“標題教學帖”的文章看1、2篇好的就行,看太多了反而有害。
撿芝麻丟西瓜這種事真的劃不來。
2.標題跟著內容走
“標題教學帖”沒法告訴你,具體某一篇文章該怎么起標題。畢竟你面前這篇文章的標題還是來自于內容,服務于內容。核心內容是A,你總不能說B,最多換個花樣把A說好。
標題其實就是內文的“廣告”。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內容有差異化,標題是很好起的。
最簡單的平鋪直敘就可以,把內容的差異點講出來就足夠讓人點擊了。
舉個我自己的栗子——我寫過最火的文章是一篇追熱點《為毛“吳亦凡H5”突然就火了?》,其內容是分析前天晚上火爆營銷圈的H5。這篇內容1是追熱點,2是超級快,可能是業界第一篇,3是有一定價值的思考分析,這三點共同構成了我的內容質量。既然有內容質量,那么只要簡單粗暴平鋪直敘文章內容就好了。即使我把名字換掉——《吳亦凡H5到底是什么火的?》《被吳亦凡H5刷爆的這一晚,我都想了什么?》《吳亦凡H5到底好在哪?》等等....結果相信也是一樣。
而標題黨,本質上就是“內容不足夠有價值,沒有差異化”時的一種補救措施,無非是在大家都說一件事兒/一個觀點/一個內容的時候,你換一個標題角度,這樣博人眼球而已。
長期來看,標題黨有害無益,傳播越廣,賬號死得越快。
3.標題即內容的特殊情況
有這么一種特殊情況,標題其實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標題”,它是內容的一部分,也是是創意的主體之一。舉個栗子你就立刻明白:
這種文章在朋友圈已經屢見不鮮了,另外一個栗子就是吳亦凡H5,用吳亦凡參軍來吸引點擊,造成反差。
這類文章形式的特點就是“標題和內容共同構成創意,缺一不可”。其目的就是吸引你點進去,然后用出人意料的內容逗樂你,讓你轉發。標題和內容構成創意的包袱和抖包袱,可以視作一個內容整體。
所以這類標題也就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之內。
4.做內容,沒有捷徑
內容質量最重要,無非就是這么一句話。但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又怎么是一句話的事兒呢?大量的寫作練習,涉獵廣泛的閱讀,對策略邏輯的深入學習,對受眾心理的研究,持之以恒.....缺一不可。
看了這么多寫標題的文章,我倒是能一句話說說寫標題的要素:
說出你內容的核心價值,增強其可信度、降低閱讀門檻(例如用數字);增強戲劇性、激發好奇心(例如制造矛盾)。
而對更多的技巧的追求,不過是你內心想走捷徑,偷懶的一種借口。
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偷懶”(雖然我經常犯..)和“偷懶了以后自欺欺人”。前者意味著你逃避問題,后者意味著你不想回頭。對于廣大新媒體行業從業者來說,廣泛閱讀和練習還是提升內容質量的唯一方法。
長期來看,這世上沒有捷徑。認知到這一點,就算你有一顆好腦袋了。
總而言之,如果你沒有拿得出手的內容,那么起個好標題對你用處不大;如果你有拿得出手的內容,那么標題就是錦上添花,也值得花時間好好想想。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