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復盤|“持續反(YING)”藝術與PPT的碰撞(文末有福利)?
從5月底開始,由北京晨生品牌主辦“持續反(YING)”環保藝術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開幕,邀請全球18個國家/地區的34位藝術家共同參與,通過裝置、雕塑、攝影等藝術作品來倡導環保議題。
我們AbleSlide作為PPT設計的領航者,為了實踐PPT的藝術價值,在此也和晨生品牌做了聯合推廣,為這場藝術展出品一份動態PPT作品。先來看看有哪些重要的內容頁面:
如何結合展品的創作理念,用PPT將其呈現出來,對于我們的設計師來說,也是一項挑戰。這次的設計復盤,我們改以訪談的形式,和兩位設計師 @一城 和 @大洲 聊聊創作這樣一份藝術類PPT作品,背后的巧思與意涵。
反(YING)的開始
問:就我所知,你們在設計PPT的第一步,都是先做出風格稿。那么這一份作品的風格,是怎么決定的呢?
答:我們做這一份PPT作品,不只是為了介紹展覽的內容,還想把藝術展的理念融入到作品之中,所以選擇了展覽本身的主視覺海報,從中提煉出三項元素來定義這個風格,也就是深色背景、球體和括號。
主視覺海報
問:既然談到了藝術展的理念,除了利用主視覺海報來決定風格以外,你們如何詮釋“持續反(YING)”這個展覽名稱呢?
答:“持續反(YING)”這個展覽名稱,用YING這個拼音來取代具體的文字,代表它有不同的指向性。它指的既是反應(reaction),也是反映(reflection)。
看到“反應”這個關鍵詞時,我們能直覺聯想到的就是化學反應,也就是分子之間有序與無序的變化。恰好的是,球體元素本身看來就是一種分子,而每一個分子就代表一個展品(或者行動),我們將分子作有序的排列,等待“反應”的開始。
那么“反映”又該怎么表示呢?我們聯想到的透鏡的映射。而括號的弧度正好能作為透鏡的象征。所以在講解“反(YING)”的兩種解讀的這一頁,我們用上了括號與透射而出的發散光線,來解釋它能反映出”既是反應,也是反映”的意涵。
講完了“反(YING)”,我們來看看“持續”。當“反(YING)”加上了“持續”兩字,代表就是理念與行動的擴散。因此,我們在畫面中添加有如漣漪擴散般的層層線條,以此來介紹“持續反(YING)”與34位藝術家以及環保藝術之間的關系。
在擴散之后,“持續反(YING)”必將串起一個又一個媒體的重視、合作與推廣,它將持續打破邊界,讓所有人都關注到這樣的議題。所以在這個頁面里,我們想象不同媒體團隊的合作,就像九星連珠那樣排成一線,最終能產生偉大的力量。
這樣整個看下來,你就會發現雖然頁面內容可能停留在介紹展覽或介紹藝術家,但在視覺的設計上,我們已經將標題“持續反(YING)”的內涵融入到前幾頁的設計之中了。
隱形人(The Inside Man)
#中國藝術家
#劉勃麟
問:我記得“隱形人”這件作品是由我們中國的藝術家劉勃麟所設計的。你們是怎么解讀這項展品的設計理念,并根據它來設計PPT頁面呢?
答:這件作品的特色就是,不同的距離下,你會注意到不同的主題。遠距是“眼”,中距是“人”,近距是“報紙”。而之所以命名為“隱形人”,指的正是人這個主體被淹沒在廢棄的報紙之中。這一點我們也直接在這個頁面中介紹了。另外,邊上這個“隱形人”是我們刻意摳圖出來的,讓“人”這個主題能從廢棄報紙堆中被解放出來。
另外,在這一頁的文字設計上,我們利用層迭的方式,讓原本能突顯在圖片之上的文字,隱沒到了圖片之中,以此致敬“隱形”這個設計概念。
表現形式6(Manifestation 6)
#美國藝術家
#SamuelleGreen
問:“表現形式6”這項作品,我個人在現場看的時候也很贊嘆。聽說這位美國藝術家是用我們這的廢棄書,直接做出來的。那你們做PPT時,是用什么方式來呈現這樣的場景?
答:先解釋一下,這個展品是在地做出來的,直接把廢棄書拆成書頁、卷成紙筒,來搭建這么個動感的空間。仔細放大紙筒,還能看到書頁中的中文字哩。
為了還原這份展品的場景感,讓它能更生動的呈現出來。我們把照片里的這些展品摳圖出來,和介紹的文字穿插擺放,這樣看起來畫面就更立體了。
另外,在做這個介紹頁時,我們發現調整了透明度的圖片,和文字迭在一起時,好像就讓這些文字里嵌入鱗片一樣,非常漂亮。也是這個設計的意外驚喜。
無題(Untitled Modules)
#伊朗藝術家
#SirousNamazi
問:看到“無題”這項作品,我當時只覺得是小籠子,花花綠綠地重復堆棧,看不出什么特別的意義。你們是怎么從中找到呈現它藝術理念的方式呢?
答:這個作品中文翻譯作“無題”,但看到英文名是“UntitledModules”,其中Modules這個單詞就有可重復的小單元的意思。所以在這個頁面中,我們用C4D建模制作了一個Modules,并重復多個Modules來構成與裝飾整體畫面。
至于展品的設計理念,這項裝置藝術是隱喻了我們人類社會的疏離感與脆弱性。所以我們以透視的手法來呈現一個Modules,接著將Sirous Namazi這位藝術家“關”入其中,這是為了傳達疏離感的概念。
另外在展場的介紹中也提到,Sirous Namazi喜歡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和現象,并提供一種全新的獨特角度來看待它們。所以底下這一頁的Modules,我們就讓它以三維旋轉的動感來呈現不同角度的樣貌。
這些設計上的安排,都不只是因為感覺好看,而是從作品本身的理念而來的。
天青(Sky Blue)
#中國藝術家
#霍奕瑾
問:一開始看到“天青”時,只覺得這些瓶子還滿有質感。后來注意到瓶子后寫著PM2.5的數值,才發現這位藝術家的巧思,是想用不同的瓷器瓶子,來表達北京的“天色”。在這樣的概念之下,你們是如何做到更直觀地表現這個概念呢?
答:首先講一下背景知識,這些瓶子是稱為“汝窯”瓷器,這種瓷器最著名的特色就是“天青”的釉色。也就是說,這瓶子本身就如同澄澈的天空一樣“青”。但在不同的PM2.5條件下,它被染成了其他顏色,就像北京“天色”的變化一樣。
對于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們在表達上采用動態的可視化表現形式,以C4D建模做出瓷器瓶子,搭配時間推移下PM2.5變化的折線圖,來表現在不同時間節點的“天色”(也就是瓶子的顏色)。
這樣的動態展示是怎么用PPT做到的呢?有三個值得一提的技術點:
(一) PM2.5數值的變化,是用了PPT里經典的數字滾動動畫。
(二) 折線圖的推移,是在不同的幻燈片頁面,平移整個折線圖的位置,搭配平滑切換而成。
(三) 瓷器瓶顏色的變化,是使用同一張圖片,但選用了不同的“重新著色”,搭配平滑切換就能造成顏色上的變化。
可以看到這三點都是基于對平滑切換的應用,只是在素材的處理上有些許不同而已。但搭配在一起,就能形成這樣直觀的視覺表達效果。
不過上面這樣的動態圖,也只是展現的關鍵的三個點而已。其余的部分我們就參考口紅色號表的形式,集中成一張表來展示。
一百個身影的延續(Prolonged by A hundred shadows)
#荷蘭藝術家
#AnitaGroener
問:再來的這個“一百個身影的延續”,我個人其實看不太懂這位藝術家想表達的意思。這邊也問一下作品的意涵,以及為什么用這樣的PPT畫面來呈現?
答:這個荷蘭藝術家是用一些細枝、麻線和紙之類的物料,做一個比較細致的微觀展現,用來隱喻人類社會的脆弱與不平衡。在這部分的PPT設計上,我們參考了這些縱橫交錯的細枝,讓文字在層次上出現交錯的迭加,在顏色上也展現灰白相間的交錯。
此外,從作品的視覺形象,我們還聯想到了竇唯《五鵲六雁》的專輯封面,做出人在樹枝上行走的設計,這是為了呼應展品想表達的脆弱與不平衡的隱喻。
黑色田野(Blackfield)
#也門藝術家
#ZadokBen-David
問:第一次看到“黑色田野”這件作品時,面向的是黑白那一面,當時只覺得非常小巧精致。等繞過了它再回頭看,就發現了五彩斑斕的另一面,非常震撼。我想,對于如何在PPT上呈現這件作品,應該也是從兩面性來做的,對吧?
答:沒錯,這份作品的特色有兩個:小世界、兩面性。而我們挑選了兩面性這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想象這是兩個世界的翻轉。在設計上也非常簡單,只要用上PPT切換動畫里的“翻轉”動畫,就能直觀地表達從黑白到彩色世界的轉換。
宇宙西洋景(Cosmorama)
#法國藝術家
#HugoDeverchère
問:從“宇宙西洋景”這份作品的解說,是利用近紅外線成像,表達一個還未出現的世界。想要引入我們與世界關系的未知、不確定和怪異性等概念。針對這樣的概念,你們是如何構思呈現手法的呢?
答:先看到這一頁作品展示的照片,有各種不同的“景色”。
我們將這些景色中的元素,單獨摳圖出來后再重組,而重組后的這張彷佛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就是反映了作品本身想傳達的未知、不確定和怪異性。
后記 & 福利時間
以上我們通過訪談的形式,介紹了為“持續反(YING)”藝術展推出的這份PPT作品。礙于篇幅所限,我們只重點講解了開頭和七項作品。如果你認真看了開頭視頻,就會發現有三大主題,每個主題我們都展示了三項作品,而藝術展中值得一看得作品就更多了,如果看完這篇覺得很有意思,也不妨去北京山水美術館走走。
與“持續反(YING)”藝術展的合作,是我們AbleSlide的全新跨界。作為行業里的先行者,我們認為PPT不該只是一個辦公軟件,也不僅僅只是演示工具。它是所有可視化表達的最佳容器。在形式方面,它能融合文字信息、圖片和視頻于一體;在內容方面,它是設計、是藝術、是理念的展現,也是思維的結晶。這一次的作品,就是PPT藝術價值最好的詮釋。往后我們也會不斷突破,引領整個行業重新定義PPT。
最后終于到了我們的福利時間!看完這篇復盤,你更喜歡哪一件作品的設計理念、或者更喜歡我們PPT作品中的哪一種展現形式呢?請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福利來咯~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AbleSlide,查找這篇文章評論留言抽十五位周末看展去咯~
https://file.digitaling.com/eImg/uimages/20190807/1565174073694154.jpg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AbleSlide (ID:AbleSlide)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