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產品規劃的企業,都是在盲打
很多企業完全沒有產品線規劃的意識,也不知道如何去做產品線規劃?甚至簡單的做了幾款系列產品就以為有了產品規劃。
這歸根結底是沒有理解產品規劃的意義,也沒有享受過產品規劃帶來的好處?
說產品規劃,聽起來好像又在玩文字游戲。要是從營銷公司的人說出口,企業還以為又弄個名詞過來騙我們錢來了。其實不然,下面我們來慢慢分解,自然讓你能夠感受到這個詞的魅力。
要做產品規劃,首先要知道企業需要什么產品?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它需要三種產品。
1、形象產品
2、防御產品3、利潤產品
形象產品,顧名思義,主要是為了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調性。正如國產手表第一品牌飛亞達,每年都會出航天表,其實一年賣不了幾個,但是他會在商場專柜里用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柜臺去擺放它。作為一個領導者,或者想要塑造成領導者的品牌是必須要這么做的。
防御產品,主要是為了競爭存在的,用于保持市場份額和與新進入的競爭對手對抗。對于已經取得絕對市場份額的企業來說,因為有足夠的積累和實力,是可以為了干掉競爭對手專門出一款防御產品,目的就是為了扼制和弄死對方。
利潤產品,就是真正給企業賺錢的產品。一個企業要始終非常清晰自己的利潤產品是什么,這樣才能在制定打法的時候,有的放矢。
弄清楚了一個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也就自然清楚自己的產品該如何組合,什么樣的發展階段該做什么樣的產品。如此,一個企業的產品線規劃才有了節奏感。
那做產品線規劃到底有什么用?
清晰的產品線規劃,可以讓一個企業保持無比清晰的頭腦。
除了在攻打市場的時候,有的放矢,還可以讓在競爭的時候,保持自己的節奏,攻防自如。
很多企業,尤其是行業老大,因為不清楚的自己的產品組合,沒有清晰的產品策略,總是被行業老二,或者是市場新的競爭對手帶偏。老二做了一件什么事,看起來好像不錯,趕緊著急忙慌的跟上去。新的競爭對手來了,一出手直接把價格拉低了20塊錢,立馬慌了。這在現實市場競爭中,比比皆是,左一榔頭,右一錘子的,自己弄死自己的企業不再少數,當然跨界過來為了用戶,帶著雄厚資本的另說。
弄清自己的產品策略,看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伺機行事。
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是產品規劃的另一個重點。既要看清產品所處的階段,又要看清市場的發展情況。
1、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導入、成長、成熟、衰退。不同的階段,對應的市場策略和打法是不一樣的,產品規劃和產品的賣點也是不一樣的。
例如神州專車和滴滴快的在剛進入市場的時候,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出租車,甚至于公交車,提出專車的概念,以區別于通用交通工具,成為其進入市場的策略,”坐的好點”成為一種訴求。后期,產品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神州專車便以“安全”為主要訴求點來進行傳播。
當優樂美還在向大眾傳播甜美愛情時,香飄飄的一年賣出7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的強勢廣告,讓大眾一下子樹立了誰是行業第一的領導地位,直接甩優樂美哭暈在廁所里,久久不能自拔。
2、市場是變化的,既有窗口期,又是動態發展的。
很多過去興盛的行業和產品,在今天已經幾乎絕跡了,這就是產品的市場窗口期,有些產品很火,但是三年之后就做不下去了。有了清晰的產品規劃,即使跟風做了,也不至于本末倒置,荒廢主業。
當你的市場份額被蠶食殆盡的時候,推出新產品更多是為了突破市場壓力,或者是占領一個新的市場,往往不成功即成仁。明白自己與競爭對手目前所處的位置,就可以及早調整產品和打法。
而市場進入成熟期,也需要企業不斷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尋找替代品,或者改進升級。同時,蛋糕也有變大的時候,新的市場也會出現。例如小米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突圍,錘子等小眾產品的出現,形成單獨為發燒友和粉絲存在的新差別市場。步步高也難免在成功推出OPPO、vivo之后,又推出的一加手機。
3、產品規劃還要看大眾對自己品牌的認知和目標市場的民情。
例如,為了掩蓋某種情感抵觸和品牌在大眾心中留下的刻板印象,豐田公司推出豪華品牌雷克薩斯,本田推出謳歌,日產推出英菲尼迪,為什么起了個歐洲的名字?很多國家其實很排斥日本車的,另外豐田在很多富裕的西方國家人民心中,就是便宜省油車的象征。
理論本身沒有意義,但是可以升級你的認知,知道了底層的邏輯,便可升維思考,降維打擊,祝好運!
逸十五
一個上廁所都會研究營銷的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