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金句 | 一代人終將老去 而總有人年輕
看過很多人整理的關于《樂夏》的文案,但幾乎都是經過節目組“精心打磨過的”,比如下面這一類的。
然而,我認為《樂夏》的魅力,除了音樂本身,更是從這些真性情的人口中說出的話,不加修飾,卻從心底里打動我。
1、刺猬樂隊-鼓手石璐
這人身上有太多的缺點了
多的就像星星一樣
但當他的優點出現的時候
就是一顆太陽
當這個太陽升起來的時候
星星全都不見了
石璐說這話時,主唱子建就在她旁邊。他們相戀7年,又分開7年,樂隊成立的14 年,是他們又愛又恨又默契的14年。
石璐說之所以還留在刺猬,是因為子建的才華。
子建說,石璐就是那種如果沒有遇到,我可能就活成了另外一個子建的人。
這也是為什么大家不解子建為何唱完后怒摔吉他,石璐說,這是因為情緒到了,就這樣做了,這個東西在他的身體里、血液里,毛汗孔里。
即便你身上再多的缺點,即便我們是兩個極端,即使我們不再是戀人,即使我們依然爭執不休...
我們依然還是在這個叫刺猬的樂隊里,缺一不可。
2、超級樂迷-張亞東
當年大家都是小孩
覺得2000年來了
當時還寫了歌叫《我要去2000年》
那時我們對2000年充滿了期待
覺得一切會變得很好
結果 好吧 就是我們老了
亞東,看到小樂他們坐在那唱著樸樹當年的歌,好像看到了小樸當年的樣子,覺得時光好像沒有被改變一樣,永遠都有人是年輕的,永遠都有人是New Boy。
3、刺猬樂隊-貝斯一帆
一代人終將老去,
但總有人正年輕。
很無奈 其實很無奈,
“但總有人很年輕”
這句話,又給你帶來希望。
一帆作為樂隊中“相愛又相恨”的“兩個極端”中間的“滅火器”,幾乎不怎么發表言論。但唯一的這番言論,卻幾乎一語點破了《樂夏》的精髓。這句話也是刺猬《火車》中的一句歌詞。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五月天的樂迷一直有年輕人,為什么這五個人還像五只大男孩,現在似乎能明白,搖滾就是年輕。
4、click#15-主唱Ricky
我做樂隊做了很多年了,
我從來沒有靠音樂賺過錢,
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就是大紅大紫,
我也對這個東西不抱幻想
但我也希望臺下的粉絲
足夠讓我做音樂
我不想每次巡演就只是100-200人
我不想這樣
我想做一個真正的音樂人
Ricky說這段話的時候,第二現場的其他樂隊紛紛落淚,誰不想當一個全職的藝術家去做音樂,還有人喜歡你,還能活的很好呢。但生活會給很多人壓力。
我想這也真是堅持樂隊的這群人了不起的地方,因為現在社會主流音樂占據著90%的資源,樂隊仍然屬于小眾市場。一個樂隊花一年時間排練、寫歌、巡演,也抵不過一個流量小生隨便拋個媚眼來錢快。但這個扎根在心底的東西,一旦堅持下來,就是一輩子的精神食糧。
5、超級樂迷-高曉松
在光芒萬丈的那個搖滾年代
因為正好沒有互聯網
所以每個人都在
自己的世界里生活 演唱
和自己的樂迷在一起
怎么玩 怎么耍范兒都沒關系
但是互聯網來了以后
全世界都很少看到過去那種充滿個性和力量
在臺上的那種表演了
是啊,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總是隔著屏幕去感受,或者說,躲在屏幕后面去發泄,但總有些事情是要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的。尤其像樂隊的演出,在現場感受每一聲嘶吼,在現場感受萬人心跳的節奏,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體驗。每一場演出不止臺上的樂隊,也包括臺下的每一個觀眾。難怪當馬東問曉松覺不覺得這是你們這些老炮兒悲哀嗎?曉松說,我覺得這是現在年輕人的悲哀。
這也正呼應痛仰樂隊主唱高虎的一段話:
6、痛仰樂隊-主唱高虎
我喜歡演出
是有未知的東西
我們不用跟之前去比
同樣音樂也是 樂隊也是
曉松說,不光搖滾樂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樂隊,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我想這個“個性”,可能就是每只樂隊所追求的靈魂。也正是這個“個性”,讓我們在這個夏天,認識到不同靈魂,在音樂中的共鳴。
—————————————————————————————————————————————————————————————————————
——反光鏡——
“一件事情你要做10年就非常難了
而且我們做了20年
這件事多酷
這就很搖滾樂”
——Click#15——
“我先不講勝算
我覺得只有選這首歌
才能做到這是我
這才是我們”
——新褲子——
“中國其實好的樂隊有很多
但是命運好的樂隊非常少
而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間是90年代
我們都沒趕上
好多次都覺得做不下去了
或者說大家不需要這樣的東西
但慢慢地又發現
你在這些歌迷心中
越來越重要
你還在干什么
他們都會支持你
還是那種被需要的感覺
所以就又回來了。”
待續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