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刷屏朋友圈、點擊超1800萬次的陳冠希紀錄片,怎么來的?
他們會問,“如果你可以回去改變,你改變什么?”我什么都不改變。
——陳冠希
來源:界面(ID:wowjiemian)
作者:林子人
“陳冠希早就該有人拍紀錄片了,你說是嗎?以前沒拍,是因為VICE還沒有進中國。”
“我知道很多人在支持我,我覺得應該是一些比較聰明的人吧。恨我的人應該是嫉妒或沒腦袋吧。”
11月28日晚,在上海m50號創意園內的一個廠房里臨時搭建的放映廳內舉辦了VICE中國《觸手可及——一部關于陳冠希的紀錄片》首映式。大屏幕上的陳冠希放松地坐在沙發上面對鏡頭,微微揚起下巴,眼神倔強,語氣不羈。放映廳內座無虛席,后面甚至還站滿了找不到座位的觀眾。
2天后,這部3集紀錄片的第一集《嘻哈生意》正式上線,立刻在朋友圈刷屏。
自2008年陳冠希因艷照門事件宣布無限期退出香港娛樂圈以后,他已很久沒有以這般雷霆萬鈞之勢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事實上,這應該是長久以來他接受過的最深入的一次媒體采訪,盡管關于他的討論——批判也好調侃也罷——一直沒有停止過。
這部總時長70多分鐘的紀錄片跟蹤記錄了陳冠希3個月中19天的生活。在紀錄片里,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陳冠希:一個事必躬親的精明商人、一個不走尋常路的Hip-Hop歌手、一個有強烈表演欲卻被封殺的演員、一個熱愛當代藝術的收藏家、一個備受粉絲追捧的“男神”,當然,還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會因為被狗仔跟蹤而暴跳如雷的明星。
圖片來源:VICE中國
“知名度高、有爭議性是主流媒體對他的理解,在我們的理解里,這個人經歷過年少得志、一夜隕落、卷土重來,這就已經是偉大故事的必備因素了。陳冠希早就該有人拍紀錄片了,你說是嗎?以前沒拍,是因為VICE還沒有進中國。”
VICE中國在談論為什么要做這個選題的時候給出了這樣傲嬌的解釋。
這的確是Vice的風格。這家創立于1994年的媒體正是因為它年輕又獨特的觀察角度和表達方式而受歡迎。如今它的總部位于紐約,記者已經遍布38個國家,包括2013年5月進入的中國市場。VICE的聯合創始人Shane Smith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VICE的宗旨就是做能讓年輕人產生共鳴的報道,而“避免引發年輕人反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別說廢話”。
在首映式上,紀錄片制片人兼導演Billy Starman(別被名字唬住,他是個操著北方口音的中國男生)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選擇陳冠希作為采訪對象的原因不是特別娛樂,“他有過艷照門什么的跟我們沒太大關系。……我們平時接觸的很多朋友或者比我們小的90后好多人都在做陳冠希差不多的事情,比如說做自己的品牌,如果做這些東西的話繞不開會說陳冠希。所以就覺得挺有意思,應該看看他是什么樣的人。”
陳冠希紀錄片制作人Billy Starman。圖片來源:VICE中國
今年3月確認選題后,VICE中國聯系陳冠希的公司發出采訪意向,然后在一次陳冠希來上海時找到他面談。有些出乎意料地,陳冠希當即表示同意接受采訪。5月底,拍攝團隊前往洛杉磯開始了正式拍攝。
“就覺得VICE好。然后我很少會做訪問嘛,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做訪問應該跟你們做是最有趣的。”陳冠希在紀錄片中說。
這雖然是VICE中國至今為止推出的最長一部原創視頻,它的成本卻遠不及一些大制作的節目。實際上,它的制作團隊非常精簡,“制片導演一個人、攝像一個人,每個拍攝地點有一位本地制片助理的協助。后期剪輯也是我們獨立完成。”Vice中國向界面新聞介紹。
當然,在人員稀少的情況下輾轉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和美國的拍攝也得益于VICE的全球網絡。“我們在全球有幾千個同事,還有數以萬計的創作者可以合作,通常我們會找到拍攝地的辦公室或聯系人,用它們的當地知識幫我們解決一些制片上的問題。”VICE中國解釋。
因此,這部紀錄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與陳冠希的相處與溝通上。Starman表示,陳冠希應該是他合作過的所有拍攝對象中最好拍的。陳冠希要去做什么事,就喊上拍攝團隊一起去。
“他對鏡頭一直非常開放,完全不管。他在干嗎我們都在拍,他完全無所謂。。”Starman說,“相機對著你你怎么著都會有一點不舒服,但他對我們很好。”
圖片來源:VICE中國
一直以新奇、邊緣、小眾、亞文化著稱的VICE中國此次難得找到一位受眾面極廣、在社會主流也有很多“爆點”的采訪對象,自然也在推廣上花了更多心思。
從11月13日開始,VICE每隔一天推出一條時長半分鐘左右的teaser(專為了吊胃口的非正式預告片),總共推了5條,視頻題目一次比一次幽默風趣(在最后一條中直接在括號里寫了“還是預告,別等了”),慢條斯理地挑逗著觀眾的好奇心,然后在11月25日推出兩分多鐘的正式版預告片。
在半個月的預告中,已經可以看到Vice的傳播效果在不斷增加,在正片上映之前,在騰訊視頻官方頻道中,第一支廣告的點擊量只有14.4.萬,而到了正式版預告片點擊量已躍升至410.9萬。
VICE中國還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起了留言送首映式門票的活動,要求讀者在后臺“用一句話告訴我們你為什么應該在首映式上”。活動吸引了約2000人報名,其中選出了20名幸運觀眾。
這次的推廣渠道包括官網、APP、微博、微信公眾號、Instagram、以及視頻網站。正片在騰訊視頻和優酷上首發,之后再全網播放。
11月30日,紀錄片第一集《嘻哈生意》正式上線,其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讓VICE中國有些措手不及。下午5點32分,VICE中國在微博上發博文稱VICE網站因“突發狀況”奔潰,請讀者移步微信公眾號“看更多圍繞陳冠希的話題以及VICE今天發布的其他內容。”截止11月30日晚11點,《嘻哈生意》在騰訊首頁紀錄片頻道中的點擊量為997.7萬。
這已經超過了VICE中國之前發布的絕大多數視頻的點擊量。實際上,在VICE進入中國的兩年多以來它基本上都是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或許是因為題材較冷門,本土化內容占比也不高(目前VICE中國本土的內容只占30%到40%左右),VICE中國的關注度并不算高,它的微博粉絲數為17.8萬,優酷視頻頻道的訂閱量為14.2萬,騰訊視頻頻道的訂閱量則只有6000多。
不出意外地,陳冠希紀錄片將讓VICE中國一炮而紅。11月26日,陳冠希在微博上轉載了VICE中國的紀錄片正式預告片,用了大量問號和感嘆號表達自己的心情。那條微博目前的轉載量為15萬,目測也是VICE中國至今為止轉載量最大的微博。
在被問到VICE中國希望用這部紀錄片達到什么傳播效果時,VICE中國表示 “通過陳冠希,我們希望觀眾看到的不只是陳冠希,而是VICE為什么選擇講陳冠希的故事。”
“肯定不是為了讓他去正能量感染人什么的,”Starman說,語氣依舊傲嬌。
紀錄片的后兩集《回到原點》和《成為陳冠希》,也已經發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