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中國人來說尤其重要,你吃了嗎?
在中國有一種特別有趣的現象,兩個朋友見面打招呼不會問“你好嗎?”,而是更加關心“你吃了嗎?”
而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吃個屁,我剛被炒了魷魚”,那你就要請他大吃一餐并祝他早日找到新飯碗。
“吃”仿佛是中國人邏輯的出發點,而在中國這么大的地方,大家在各個角落吃來吃去,也吃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故事。
這種多樣化在我們這間擁有來自全國五湖四海和十幾個國家同事的辦公室里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W+K上海辦公室的肖像墻:家鄉食相
W+K全球不同城市辦公室的肖像墻
從波特蘭到倫敦、東京、阿姆斯特丹、德里……當然,也包括上海,無論你走進W+K在全球的哪一間辦公室,你都不會在醒目位置看到獎杯、獎項這些東西——我們從不用獎杯迎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張來自我們自己員工的風格各異的肖像。
所以,我們干脆把家鄉食物“炒”進我們的肖像里了!我們用來自全世界不同地方的食物,搭配我們每一位同事的臉龐,烹飪出了一場秀色可餐的肖像宴。我們把它叫做,“家鄉食相”。
1
愛吃火鍋的北京大妞張羽婷
頭頂火鍋鳳冠穿越到清朝皇宮
服務于耐克的資深客戶執行張羽婷來自北京,平時最愛吃的是銅鍋涮肉。
每當思鄉心切,她都會去烏魯木齊中路上的嚴記老北京涮鍋來上一鍋,她說,這是全上海最正宗的北京涮肉。
于是我們就用銅鍋為她制作了一頂特別的鳳冠,鍋里放著老北京最愛的手切羊肉和各式蔬菜,甚至還霧氣騰騰地冒著“熱氣”(偷偷告訴你,其實是干冰的霧氣啦)。
不僅是鳳冠,為了效果逼真,我們還用桂圓、蓮子、八角、枸杞等鍋底配料為羽婷制作了項鏈、耳環和抹額。是不是瞬間就有種穿越到清朝皇宮的感覺?
2
青島小嫚于海倫
用蟹殼、蟹腳和海洋垃圾
為自己制作了一頂海洋之冠
設計師于海倫來自青島,提到青島,大家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海鮮!
海倫也不負眾望地帶來一大兜螃蟹,肉嘛,煮好以后都進了大家的肚子,只有蟹腿和蟹殼才是海倫真正需要的。她大概煮了幾十只螃蟹,連續嘗試了三天,才編織出這樣一頂威嚴的海洋之冠。
但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組成這頂王冠的不僅有食物,還有一些塑料瓶蓋和塑料袋。
海倫說,這是一個悲傷但也有希望的故事,由于海洋污染,我們最愛吃的海鮮也在吃著我們產生的垃圾,最近科學研究已經在人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
拍攝之前,海倫去自己經常沖浪的海灘撿了很多塑料垃圾,將它們做成道具,通過垃圾從螃蟹肚子里流出來的畫面,希望大家在享受來自海洋的美食之余,也不要忘了保護海洋環境,讓大海里多一點螃蟹,少一點垃圾。
3
最愛吃肉的上海人沈凱
用紅燒肉給自己做了一身盔甲
身材高大的資深客戶經理沈凱,最愛吃肉,特別是上海紅燒肉——這大概就是他身高驕人的秘訣。
為了拍攝這張肖像他犧牲很大,不僅要赤膊上陣,還要渾身淋滿粘粘的紅燒肉醬汁。
不過,我們這些旁觀者的犧牲也很大,抵制住紅燒肉的吸引可是需要極大的毅力啊。
為了拍照時肌肉看起來更Q彈,開拍前的五分鐘,沈凱還見縫插針地舉起了杠鈴,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Better late than never,這個臨時佛腳抱得好。
4
愛吃的不僅是中國人,
來自辛辛那提的Ian Toombs
最懷念的是家鄉的芝士辣椒意面
愛吃的不僅是中國人。我們的創意執行總監Ian Toombs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那里有一家非常著名的連鎖餐廳,Skyline Chili。
1949年,希臘移民Nicholas Lambrinides創辦了這家餐廳,它的名字就來源于第一家餐廳可以看到辛辛那提的天際線。
為了原味呈現辛辛那提的地道美食,我們為Ian海淘了Skyline Chili獨有的芝士碎和六角形小餅干,為他做了一碗美味的芝士辣椒意面——做帽子,還有辣椒餅干項鏈。Ian說,當他看到熟悉的Skyline Chill標志時,簡直要哭出來了,太想家了。
家鄉食相”美味大餐烹制過程大揭秘,
百分百原創,百分百自制
這個項目做得最過癮的就是一切都是自家制,從前期構想、道具準備、拍攝,再到后期,統統全靠神仙同事們各顯靈通。
有人為自己畫了十幾個動作的草稿,有人聊著聊著突然就掏出一個完整的deck投在電視上開始提案……
當然中間也有來搗亂的,由于我們在冰箱里放了很多準備做道具的食物,經常被同事誤(偷)食(吃),比如說羽婷的手切羊肉,還沒來得及上鍋就消失在其他同事的午餐盒里。
更多“家鄉食相”照片,看完是不是餓了?
這一套“家鄉食相”肖像,不僅代表著每個人獨特的性格,也是我們獨有文化的反映。
我們的另一位創意執行總監楊韻說:“我經常被問到W+K上海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我們覺得這里就是一個’大火鍋’,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葩異品’,各自傾出獨一無二的才華和想法。
正是這些獨特的人才,造就了這個獨特的地方。所以最能體現我們文化的方式,就是讓每個人以自己的家鄉菜,拍出充滿自己’味道’的肖像。”
百分百原創,百分百自制,百分百美味,米其林應該頒幾顆星星給我們呢?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循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