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馬化騰“怒刷存在感”,馬云“拉皮條”,只有他最低調。
還記得2017年王健林說的“毒雞湯”嗎?“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說我先掙它一個億”。這句話刷爆網絡,不少網友表示震驚,讓我們看看這一碗“毒雞湯”的如何熬成的。對于王健林每天四點起床是常規操作,即使每天形成再滿也要騰出時間健身,五點至五點半是吃早餐的時間。五點四十五分至六點半前往機場,之后的兩個小時就簽下來五百億的項目,好不容易結束了白天的行程,在飛往北京的路上,還得開會研究項目。那下機后總該休息了吧,然而并沒有,晚上回辦公室處理未事物。除了王健林如此勤奮外,許多我們所熟知的大佬亦是如此。
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大家肯定熟悉的,就在2018年9月10日,馬云正式宣布退休,但他仍會在阿里巴巴董事會擔職,剛好那一天也是馬云的生日。沒有家人、孩子的陪伴,他在前往俄羅斯的飛機上度過自己的54歲的生日。飛機落地后,馬云直奔論壇與普京談合作。很多人只看到馬云旗下產業的一堆漂亮的盈利數據,卻不知道光是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里,馬云的飛行時長早已超過1000個小時,這個數據相當于飛行員在工作上一年的時間。他曾在一天內見4個國家的領導,一個月的時間至少有26天是在趕飛機。這讓外界調侃,馬云的生活不是見總統就是首相,真是太讓人羨慕了。但實際上是一位擁有千億身價的富豪為了自家企業仍然努力奔跑在一線。如今的支付寶已經接入到全球50多個國家,這一切的建立全靠這個男人,阿里的頂梁柱。對于馬云來說,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為了見見總統那么簡單,而是為了五年后的事業做準備。許多公司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態,而阿里卻在做未來5至10年的生意。
他飛去盧森堡拜訪首相貝泰爾,只為談下使用螞蟻信用就能簽證的國家大單。
他去土耳其和總統埃爾多安見面,只為給阿里巴巴開路。
他到法國跟總統馬克龍交流時,只為鼓動他將法國拉菲、lv各種品牌搬進天貓,最后幾乎把整條香榭麗舍都搬了回來。
看到這里不少人肯定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么馬云要這么拼命呢?馬云對此表示,“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創造更好的生活”。如果不去努力工作,那么公司就會關閉,自己也會失業。他害怕發生這種情況。更讓人驚訝的是,在一次采訪中,有記者詢問馬云,每天什么時候最開心?馬云想了一下回答:睡覺。
此話一出一度引起網友們的調侃,但事實上,因為擔心一不留神就被淘汰、掉隊 ,馬云幾乎每晚都睡不好。這讓外界不能理解,阿里巴巴在短短二十年內發展如此迅速,規模如此龐大,馬云這又是何苦呢?雖然阿里巴巴創辦了二十年,但在馬云心里仿佛有四五十年那么久,他說:每一天都如履薄冰,每一天都像過一年一樣難。在過去二十年來阿里宛如重新了20次。在最焦慮的時候,馬云不斷的請教別人:如何才能讓一家企業基業長青呢?那段時間,馬云不管做什么都會去思考這個問題。最后他終于找到了答案,企業必須解決社會問題,解決的問題越多,就會有越大的發展。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熱愛。
馬云把各國政要都當客戶跑了個遍。從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到現任總統特朗普,從韓國前任總統樸槿惠到俄國總統普京。這些年來,馬云還在為阿里巴巴奔波勞累。其實很多阿里巴巴的員工,離開了阿里巴巴后工資可以翻上一番,也可以選擇自己創業。但極少有員工會這樣做,為什么八萬多員工一直在堅守?阿里巴巴現任CEO張勇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因為我們有夢想,不然誰愿意那么累呢?夢想雖然虛無縹緲,但值得每個人為之努力。在阿里馬云一個規章制度要求員工加班。在晚上十二點前,阿里巴巴的總部,總是燈火通明。成立20年的阿里巴巴,馬云在路上,阿里也還在路上。
如果大家有所留意,就會發現這兩年來馬化騰一直在怒刷存在感,為了開拓To B業務,馬化騰經常訂當天的飛機,出了機場直奔現場溝通簽約,最忙的時候常常一晚都不帶歇的。據內部員工透露,正是由馬化騰親自帶隊工作,把眼看著就要失去的機會,硬生生的挽救了回來。這種變化來自去年秋天,在香港一間餐廳小包廂里,騰訊開了總辦會,十幾位高管圍著一個小圓桌被要求必須正面回答公司面臨的問題。馬化騰用“最有危機感”來形容2018年。在開完會的一個月后,騰訊發布了組織調整,狠心砍掉了50%的架構。對此馬化騰很堅決,TO B業務將成未來重點。馬化騰的拼命程度讓騰訊內部員工一度懷疑,老板是24小時都不用睡覺的?有個經典事件,有位程序員曾在深夜趕了一份ppt發給老板馬化騰,當時已經凌晨2點了,本想著發完就該洗洗睡坐等明天老板的回復。沒想到20分鐘后馬化騰發來了修改意見。最為神奇的是,有一次凌晨4點,馬化騰還在看產品,看完順手發了郵件。而總裁、副總裁和幾個高層從上班時間就開始進行討論。當天晚上10點,這個項目的詳細排期就出來了,全程用時18小時。誰都不知道,馬化騰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尤其是在To B市場,新零售一度讓騰訊走不下去。因為傳統行業的巨頭們,都把騰訊看作敵人。這也是馬化騰想不通的地方,為此他特地拜訪了鏈家CEO左暉??粗@個從傳統中介機構在經歷互聯網沖擊后不但沒有虧損反而逆流而上成為行業老大的企業。經過一番溝通后,馬化騰才想明白:騰訊應該重新定位自身,把自己定位為助手,給產業補充能力,而不是進行顛覆。
自從騰訊把技術分享出來讓各行各業使用后,不同行業的企業紛紛上門談合作。作為騰訊頂梁柱的馬化騰恨不得自己去接活,對他來說機會很多,就是發愁員工接不下來,要是能接的話,自己樂意天天去找單。其它高管們也有著同樣的決心。有一次騰訊員工和一家服裝行業服務商談合作,雙方經過八小時的拉鋸戰。然而這家在騰訊看來如螻蟻般大小的公司要求跟高層對話,當天已是晚上十一點,在了解完情況后的騰訊總裁劉熾平和副總裁Davis幾秒內出現在電話那頭,騰訊最終贏得了談判的勝利。如今的騰訊從上至下節奏非??欤趲湍呈≌龌ヂ摼W技術改革時,馬化騰每兩周參加一次討論,光是針對字號的問題就提了5次意見。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干,騰訊面臨的困難比想象中的還要巨大,那段時間小組成員每天將近工作14個小時,全年幾乎午休,即便是休息時間也會因為工作問題夜不能寐。騰訊員工直呼這輩子都沒那么累過。當他們扛過來后,騰訊交出了不錯的成績,該省成為了全球技術改革的典范。當這群小組成員站在政府門口上看著“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時,一瞬間就覺得這一年的累沒白熬。他們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意義。“吃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所事事”。在奮斗中,也許你會敗,也許你會勝。但你總要找到一個值得爭取的地方。有戰場的地方才能獲得勝利。這些年來馬化騰越來越健談。只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無止境,這場戰斗還能繼續下去。騰訊成立21年了,馬化騰在戰斗,騰訊還在戰斗。
說到苦,可能哪家企業都比不上華為,先是高管被抓,后是產品遭到很多國家的封殺,尤其是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更是囂張跋扈,華為非但沒有認慫,反而成功逆襲,成功的把蘋果拽下神壇。我們仔細的把華為多年的發展經歷粗略看一邊就明白華為的底氣在哪兒了。
說起華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手機,其實手機對華為來說只是副業而已,它真正的主業是做通信設備,在許多年前的通訊設備之間互不兼容,所以在經歷1G時代后,通信設備公司決定統一技術標準,讓不同牌子的手機和通信設備互相兼容。那么到底用哪家的設備作為技術標準呢?這個結果是由各大公司投票決定的,誰獲勝了就能收取不少的專利費。當時的通訊設備領域能成為領頭羊的幾乎都是歐美公司,所以不管怎么投票,獲勝的自然是歐美公司,錢也就這樣被歐美公司高通賺走了。但讓歐美公司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國的某一處地方,有一家剛剛開始創業的公司有一天會把他們擠下神壇。在高通瘋狂撈金時,華為也在悄然壯大。先是用便宜的設備打動客戶,再用利潤去招攬人才,找到人才后開發新技術,由此周而復始。而開通通信設備是許多企業都不愿意去做的事,這是件即危險利潤又小的生意,他們認為沒必要冒著個險。但華為卻敢。雖然安裝通信設備很辛苦,但華為確實靠它崛起了。2017年春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好不容易有了時間去度假,卻選擇了珠峰這種高原地區,高層都知道,這是老板的私心,目的就是為了看望華為珠峰站點的員工。在雪山上,70多歲的任正非自嘲體力不如當年了,當爬到海拔5200米時,任正非流下了眼淚。他想起了十幾年前為了開通西藏墨脫的通信,員工王文政帶著200名民工,爬了4座4000米至5000米的雪山,用了八天八夜才將鐵塔部件一根根的背上了珠峰這才有了華為后面的順利發展。古稀之年的任正非深知駐地員工不易。他向十八彎員工承諾,只要自己還飛的動,不管發生什么事,他都會來看望艱苦地區的員工們。
實際上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2008年9月20號,當時巴基斯坦首都發生大爆炸,任正非要求到現場看望員工,當時處于安全考慮,駐扎巴基斯坦的華為負責人反復建議任正非不要過去。隨后,當負責人看到任正非的回復后熱淚盈眶。「兄弟們能去的地方,我為什么不能去,誰再阻擋我去,誰下課! ——任正非」
他去過危險的巴基斯坦、動蕩地帶的阿富汗、處于戰爭的伊拉克。特別是在伊拉克,任正非落地不到兩天,伊拉克首富告訴他,今天必須把他送走,開戰后的伊拉克并不安全,為了不引起軍方注意,首富組織了一個車隊和十多名保鏢保護任正非,每到一個地區立刻換車,就這樣連續奔馳了一千多公里,任正非終于坐上了最后一架飛機。很難想象能有一家企業創始人會像任正非一樣,永遠沖在一線,站在炮火的腳邊,戰場就在眼前還無所畏忌。在華為辦公室里,擺著一張專屬任正非的小床,目的就為了方便加班。無論折騰到多晚,躺下就能睡,醒來就能干活。而到了現在,華為從上至下的員工的辦公桌地下都藏著折疊床,該工作就工作,該加班就加班。在被美國打壓的這一年內,不少人詢問任正非,今年是不是最難的時候?任正非聽了哈哈大笑宣稱這可比以前簡單多了。還記得華為剛建立時,任正非已43歲了,那時他剛被公司開除和妻子離了婚,甚至背負著200萬的債務,創業成了他不得不走的道路。2002年互聯網經濟泡沫破滅,華為差點陷入崩潰,不管什么事都需要他這個創始人拿主意,但他自己也不知所從。當他發現自己無力改變,公司即將倒閉,員工也要失業時,任正非有小半年時間天天做噩夢,夢醒后常常哭泣,哭完了第二天就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工作加班十幾個小時。那是任正非第一次理解為什么有些創業者在經歷企業變動時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就在那段時間,任正非把自己的身子累垮了,動了兩次癌癥手術。經歷了能經歷的劫,嘗遍了能嘗的苦使任正非淡泊名利,能坐經濟艙絕不坐商務艙,能低調行事絕不拋頭露面。這十年來,他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樣才能帶領員工活下去,怎么樣才能活的更久點。如今,疾病纏身的任正非,還堅持在市場上奔波。就像今年美國宣布禁止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一時之間人心惶惶,為了華為的發展著想,任正非第一時間站出來接受媒體的采訪,為公司做公關,同時宣布華為備胎芯片正式轉正的消息,一時間全中國的人民都為華為的先見之明歡呼。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一直扛著所有苦難沖在最前面,對著十八萬的華為員工,任正非說:“不管身處何方,我們要看著太平洋的海嘯,要盯著大西洋的風暴,理解上甘嶺的艱難,要跟著奔騰的萬里長江水,一同去遠方,去戰場,去勝利!”創業32年,任正非在一線奮斗,華為也還在一線。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事,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努力,看著這些大佬的奮斗,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去改變又怎么知道能否成功。真正的勤奮都是不露聲色的。就拿企業發展來說,即便是已經成功的企業家們,他們也在每天思考著怎么進行改變,害怕自己被市場拋棄,居安思危。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