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蔓視覺影像出品 | 巴黎圣母院
項目名稱:巴黎圣母院
項目地址:法國-巴黎
建造時間:1163-1250年間
拍攝機構:IVY.蔓視覺影像
PROJECT: 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LOCATION: Paris-France
RECONSTRUCTION TIME: 1163-1250
PHOTOGRAPHY: IVY Photography & Production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于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約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間,屬于哥特式建筑,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中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
圣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圣史蒂芬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筑教堂的必要性。1160年時,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并于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征教堂開始興建。不過,關于到底是誰負責埋下圣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除了莫里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宗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
由于缺乏文獻,圣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筑師到底是誰,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第一位有列名出來的建筑師是讓·德·謝勒(Jeande Chelles),負責擴建教堂的北袖廳(Transept)。在1258年謝耶過世后,他的后繼者皮埃爾·德·蒙特勒伊(Pierrede Montreuil)則完成了教堂的南袖廳。之后皮埃爾·德·謝勒(Pierrede Chelles)接手將門龕改為現今看到的模樣,而讓·拉維(Jean Ravy)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
法國大革命時期,圣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曾經一度殘破,在19世紀,歐仁·埃馬紐埃爾·維奧萊-勒-迪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馬行空的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所發明的,在其生平修復的眾多建筑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蹤跡,例如皮耶楓城堡。
圣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跡、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而在圣母院門口外的圣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具有屬于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征意義。其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指的是耶穌的母親圣母瑪利亞,該敬稱也廣泛于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也和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同名。
Point Zéro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圣母院發生重大火災,造成屋頂尖塔與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鉛制瓦片融化,石造拱頂燒破三個大洞,而正面雙塔、建筑整體結構得以留存,包括耶穌荊棘冠在內的大部分文物被救出,圣母院寶物庫基本完好。事發當時巴黎圣母院正在進行修繕工程,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火災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宣布將啟動修復工程,多名法國富翁宣布捐款協助修復。文物暫時移往盧浮宮修復及保存。
?Michel Pourny
我們為圣母院發生此次不幸事件感到很惋惜,這樣的一座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鑒賞性的標志性建筑在經歷此次事件后已不復存在。這也意味著一個時代性的事物要與我們暫別。未來經過重建與修復,希望能一切順利;我們也同時期待著巴黎圣母院以一個新的面貌重新面對世界。
不過略微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攝影師有幸在這個悲劇事件發生前曾經飽覽過并通過多角度記錄了圣母院這個偉大建筑的很多經典細節,希望這些圖片能為以后這個建筑的重生作為見證素材之一。
“最壞的結果已經避免了,戰斗仍未結束,我們將一起重建巴黎圣母院。”
——法國總統 馬克龍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