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注意到公路商店的文章尾圖嗎?
就是那種,在一篇文章的最后加大加粗的一句話,讓你看了醍醐灌頂,余味悠長的尾圖。
如果說公路商店是用一些奇聞怪談滿足你不著邊際的企圖心,那么最后這句話,就是在這些不著邊際中抽離而出的本質,思考,與延伸。尾圖從一個出人意料的角度,讓你看到那些被推崇的事物里,有時候隱藏著偏見與不合理,而那些看似荒謬夸張被邊緣化的現象中,也可以有一個深刻而主流的真相內核。
有什么奇聞怪談
小編嘗試著翻遍所有的尾圖,目前它們大概分為這樣幾個主題:
真奇怪 WEIRD WORLD
真奇怪 China's Amazing
混蛋消費主義 Bastard Consumerism
靈魂跑路指南 EVAPORATION COMPASS
馬后炮 ZHUGE KONGMING COMING LATE
Dare You :有多煩、有多疼……(看似為“有多”系列)
Fifteen minutes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
荒誕時代觀摩 Absurd Age
總之,他們在這里可以說世界,說中國,說消費,說人,說時代……每一篇文章都能以一個你想不到的主題和方式說你想不到的故事。
你看啊!真奇怪!
WEIRD WORLD!
這里搜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每一個你都想要問:“為什么?”
真奇怪:《“喝洋酒不加極地千年冰,真的喝不下去”》
喝洋酒加極地千年冰已經成了被一些新貴追捧的神秘飲酒風氣。同樣是H?O固體,對他們來說,普通冰的仿佛就失去了靈魂。然而在喝的時候,加的那塊冰口感上并沒有什么特別,你并不知道它到底是否來自極地……
這一切不過是大家對物質虛幻的迷戀。
所以:
大膽用冰箱凍
一盒自來水吧
構成這塊冰的原子
一樣出自創世之初
上帝之手
有時候我們賦予物質的意義,只是自己的矯情。
真奇怪:《8000公頃土地上,全世界最孤獨的人正在被直播》
他是巴西熱帶雨林里唯一居民,因為曾經經歷過屠殺,對入侵的人類有本能的防備,在沒人陪伴的狀況下生活了24年。他的生活卻正在被一些人進行全網直播,然而他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什么都不知道。
就像我們一樣:
我們都是
孤獨的原始人
被觀察、猜測、和敵視
當你以為自己在窺探他人的時候,你也在被窺探著。
真奇怪:《糊逼廣場上侮辱偶像的人,究竟在打誰的臉?》
你可能不知道“糊逼廣場”是什么,它是微博里人性最真實惡意的聚集地。這里有對過了火候的偶像最粗俗的辱罵與詛咒,藏著最不堪入目的內容。這些內容的生產者到底在做些什么?
好像在他們眼里,只要奮力地辱罵,那個偶像就會身敗名裂,被打入地獄。
他們不知道的是:
把石頭扔向天上砸星星
只能砸到自己的臉
無端釋放的惡意,傷的是自己。
China's Amazing!
從世界到中國,我們也總會被困在身邊的各種迷惑中。
真奇怪:《你吃過假咪咪嗎?》
你以為自己一直想起它就會忍不住感嘆童年,承載著美好記憶的,是真的咪咪蝦條嗎?可能你沒想到,在一堆“味咪”、“嗎咪”、“哆咪”中,讓你一直青睞引以為傲的并不是真正的正版咪咪。你不能忘懷的5毛錢的快樂,其實是個冒牌貨……
不但你沒想到,我也沒想到:
成年人的覺醒
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巔
可能這就是人生,難以忘懷的彩色泡沫不過是虛幻的情感寄托,破滅之后,就是成長過程。
真奇怪:《你應該聽聽<火影忍者>評書》
在評書藝術不斷式微的年代,說書人為了抓住年輕人,開始把動漫當做素材,《火影忍者》評書就是這樣的存在。在你還感嘆違和與不可思議的時候,傳統藝術已經在不斷地嘗試新的突破,尋找得以遠航的新的動力。
聽說評書真的不錯,不妨有空去聽一聽。
畢竟,不管所講的內容是什么,教誨是不變的:
說書唱戲勸人方
三條大道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間正道是滄桑
只要傳遞的意義沒變,管他天南地北說什么。
真奇怪:《他們坐一夜綠皮車來江西,只為了吃一口雞腿》
“上饒雞腿”是一個神奇的特產,每當綠皮列車停在上饒,就會有人在窗口走動叫賣。人們經過了很久的舟車勞頓,已經饑腸轆轆,吃上一塊雞腿,那就是人間美味,從此“上饒雞腿”美名遠揚。
然而對于大多數的上饒人來說,擁有雞腿作為特產這件事情,他們并不知情。但既然名聲已經響亮,那不如就將錯就錯,抓住這個賣雞腿賺錢的機會!
所以,就像雞腿一樣:
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你的名字
那你可能不得不接受你的名字被壓縮成一個膚淺狹隘的標簽
因為,一旦被“上饒”兩個字定義,這只雞腿就失去了成為其他價值與意義的可能性。
真奇怪:《從不寫在菜單上的神秘雞蛋,是南京女孩們抬頭挺胸的秘密》
這顆神秘的雞蛋叫做“活珠子”,是一顆被強制終止孵化的雞蛋。據說女生吃了可以面色紅潤,長期可以促進成年女性的二次發育。在南京人眼里吃活珠子,似乎是一種欲望的滿足,而且作為南京的市井文化,每一口的生猛,也寄托著發展的野心。
所以,即使菜單上對它避而不談:
禁忌有時候是一種邀請
尤其是對那些,充滿野心,喜歡刺激的人。
真奇怪:《沒有野餛飩的青島是一座禁欲的城市》
夜晚,每一個城市的路邊攤都承載著這個城市的溫柔與煙火氣,青島的野餛飩也是如此。無論什么身份地位,在餛飩攤面前都是一樣的食客,可以盡情釋放,無所顧忌,裸露真正的自己。
就像有些時候:
你的欲望和自由
總是被裝點成一些別的浪漫
這浪漫可能也是你在忙碌與疲憊之后,放下沉沉的身份與包袱,對自己最大的安撫。
真奇怪:《逛東方明珠是要被開除滬籍的?》
現在很多上海本地人表示從來都不去東方明珠。像成都人對寬窄巷子,北京人對南鑼鼓巷,天津人對狗不理包子……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排斥“現代地標”,從引以為傲到毫無感覺。
無論什么,被推到興奮的頂峰,也總有平靜的那天:
充血總會消退
沒有什么東西能永遠硬
尤其是很多東西也在追捧中慢慢變了味。
混蛋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可以是一種標簽與綁架,包含一種大眾的既定的審美。
公路商店說,他們要用消費去弄消費。在混蛋消費主義中,他們一邊諷刺,一邊剖析,一邊賣東西。在你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可能沒發現有人在心里悄悄地罵:“混蛋!消費主義”,然后嘗試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努力地尋找忠于自我的方式。
混蛋!消費主義:《怎么都開始吸咖啡了呢?》
一群咖啡杯測師用勺子舀上可憐的兩滴咖啡,急促地吸進肺里,用清水涮涮勺子,再吸下一杯。有的人已經把咖啡磨成粉,拿著吸管吸咖啡,還有人用咖啡煮泡面,而你拿著杯子喝咖啡。
但無論是喝是吸或是吃,都只是你選擇的一種方式而已:
換一種喝咖啡的方式
就是換了種方式生活
就像你每個周末參加的咖啡品鑒,堅持著一種儀式感,也許只是為了讓生活喘口氣。
混蛋!消費主義:《“都要30了還有臉穿Vans?”》
有人在同學會上被問到,人都快30了怎么還蹬雙Vans?腳上那雙“破爛布鞋”看起來與年齡格格不入。好像我們就必須活成大家眼中30歲的樣子,就應該穿得“體面”。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屈服于約定俗成的條條框框,還有人愛滑板,愛搖滾,愛說唱,跳脫年齡的限制,像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一樣。
相比較沒有靈魂地迎合社會的要求,對于他們來說:
真正的酷
是對一件事情的堅持與專注
一味地對社會主流價值觀趨炎附勢,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才是對生活的放棄。
混蛋!消費主義:《那些嚴重被低估的隱藏哈雷玩家,竟然是TA》
一個辦公室精致男孩下班后可能會是一個資深的哈雷玩家。當他們作為騎者的時候,擁有你從未見過的個性穿搭形式,每一輛車都要有最酷炫的改裝,融入自己的思想。哈雷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自由與野性的釋放,是最心愛的玩伴。
然而這種執著與小時候沒有兩樣:
男人從未長大
長大的只是他們的玩具
長大的玩具,滿足更大的野心。
混蛋!消費主義:《旺仔從來就沒正眼瞧過你的童年》
你有沒有發現,旺仔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你?當貨架被迫調到最底層,它的眼睛也是往上看的,從來沒有正視過。
仿佛從一開始旺旺這個集團就開啟了一個不尋常的視角,和它的廣告一樣,“再看,再看就把你喝掉!”,給人一種魔幻洗腦的清奇感,同時也擁有了一種先鋒且獨特的創造力。
幾十年來,始終不羈地前行:
真正的畫家是擁有創造力的
否則他的東西只能叫模仿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不如就換個視角看世界。
混蛋!消費主義:《為什么年輕人都把喜歡的鞋藏在車里?》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鞋子配車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腳感,適用于不同的速度體驗。有人為了搭配開福特Mustang的腳感,成了資深的鞋子收藏玩家。在追求速度的過程中,這是一個能夠突破平凡生活的出口,是對靈魂逃離的精細要求。
只有最合適的鞋,才能踩出最想要的速度,奔向遠方:
我沒去過的地方都是沒加載出來的世界
遠方,是車與后備箱里裝著的愿望。
不過,和世界、中國、消費這種話題相比,人往往是更難以捉摸的——
靈魂跑路指南
往往那些看似荒誕的事情背后,都住著一個渴望逃跑的靈魂。
每一種逃跑都是內心與外界之間的自洽與平衡,擁有他們自己的合理性。
逃跑的靈魂:《包里揣著自行車座的天津人》
在天津有這樣一個奇觀,很多小黃車沒有自行車座。正當你一籌莫展的時候,可能會看到大爺大媽從包里拿出來個座,安上就騎,也許他們也會善意地借給你用。
把車藏起來,把車座揣兜里,把零部件卸下來,在照顧自己人的習俗下,天津人共同對抗著外來的一切,實現著內部的共享,出奇的團結。
然而在這樣的魔幻運動中,沒有任何一方是無辜的:
每個人都兼任著受益者、受害者和罪魁禍首者
無論是共享單車公司還是那些把車藏在家里的狗逼
還是公眾號和他們的讀者
哪里來的是非對錯與非黑即白,多得只是復雜的一切。
逃跑的靈魂:《現在的年輕人上班都要帶兩套衣服?》
現在的年輕人上班都要帶兩套衣服,一套上班的服裝,一套上下班的穿搭。上下班穿上自己精心搭配的衣服,是每一個被禁錮靈魂的職場人對精致的追求。
對他們來說:
雖然知道自己是個垃圾
但是也要和別人不一樣
即使躲不過生活的千篇一律,也要尋找機會做自己。
逃跑的靈魂:《這個專拍非洲夜景的博主可能哪也沒去過》
有一個微博話題叫“非洲夜景欣賞”,每一張配圖都很非洲……
這么一看似乎也沒毛病。每一張經典的配圖都擁有一個可供想象的精彩故事,你不知道故事到底發沒發生,真相好像也沒那么重要。不過如果你問他,為什么總是發這種?
可能屏幕后面的人會說:
陽光太灼熱
黑夜才是我的保護色
相比較在白日里清晰地被審視,黑夜能讓人想象出燦爛星河。
馬后炮
有些人總是在做時代的追隨者,成為創新的馬后炮。
事后諸葛亮:《30年前被人嘲笑的卡西歐設計師,其實是個時間穿越者》
卡西歐似乎是一個時間穿越者,曾經把計算器,溫度計,游戲機,移動支付功能全安裝在了表盤上,但它的外表設計卻和當時的潮流搭不上邊,被人們所忽視。現在看來它表盤的創新具有跨時代的先進意義,只是當時的人們都不明白。
因為:
每一個完美適應時代的人
都將成為時代的完美附庸
就像文章中所說:“時代的弄潮兒永遠不知道,真正的先驅者有多么步履維艱。”
事后諸葛亮:《日本人有多崇拜中國農民畫?》
中國農民畫這個寶藏曾一度消失,是由日本一家名叫“美乃美”的出版社,系統地收集與整理,并派遣員工主動來中國拜訪,爭取版權進行發行。當人們鐘情于當前的時尚審美,農民畫被質疑跟誤解,大家往往就忽略了真正的民間藝術。
所以:
做你自己
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
讓藝術越過偏見與質疑。
事后諸葛亮:《四川人對美食的最高評價:留著下面吃》
四川人對美食最高的評價是留著下面吃,經過一次次的留存與沉淀,味道才是最美的。然而,現在的人總是匆匆經過,像一車又車的游客,從一個景點被運送到另一個景點,轉換之間,他們只是路過了那個城市的表面:
人類的局限性永遠在于
不能以宏觀時間線審視得失
太過匆忙的人感受不到沉淀下來的風情。
事后諸葛亮:《為什么說唱歌手老是需要別人尊重他?》
越來越多的 rapper 把 Respect 掛在嘴邊,但要來的尊重并不是真正的尊重。相比較用輕蔑和傲慢的情緒與語言一味地打嘴炮,真正的Respect是徹底地認真地去對待一件事,用最真實的本質去打動別人。
真正的尊重是自己掙來的:
只有一條規矩
成為狩獵者或者成為獵物
你有多少本事,獲得多少尊重。
Dare You
這個世界可以有多煩,有多痛,而你又有多敢?
有多煩:《在公共泳池游蝶泳的人有多煩?》
在公共泳池蝶泳的人,每一個撲騰都擁有觸動靈魂的顫動,沒錯,觸動的是別人的靈魂。蝶泳者總是在公共泳池里劈頭蓋臉地開辟出一條道路,然后成為全場的中心。也許是生活太難了,他們總想為大家折騰點浪出來。
當你被各種水花拍地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你不禁會想:
蝴蝶為什么非得飛過滄海
它可以游過去啊
畢竟每一位蝶泳者都游得挺快樂。
有多痛:《男人也有生孩子的權力!》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讓男人體驗生產痛感的儀器開始出現。無論是主動與被動,這個儀器似乎成了男人們證明自己的一個考核,隨時都可以被拿出來感受一下,好像是一種虔誠的教化。在這一方面,女性達到了共鳴,婆媳之間表現得出奇一致。
可能:
對于男人來說
沒有子宮就是一種原罪
而他們就應該為此付出“代價”。
有多煩:《真他媽煩用2x速看片的人》
你身邊有沒有喜歡2倍速看劇的人,對他們來說好像只要能夠快速接收到信息就可以了。還有一種人,他們因為一些原因錯過劇情,并且貼心地讓你不用暫停等他,然后再跟你一起看的時候,就變成了十萬個為什么……
雖然看劇可以倍速,但:
生活這部爛片
沒有快進的選擇
但你可以偶爾按下暫停鍵
比如,就去開個哈雷,吸個咖啡,曬個痛車,喘口氣,再按繼續鍵……
15分鐘的成名時間
安迪沃霍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出名的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名人或者偶像,但光環經常短暫的誕生和快速的消逝。
15分鐘的光環:《我們的編輯也上了樂隊的夏天》
這個夏天樂隊火了,玩樂隊的人也火了,公路商店的一個編輯也上了舞臺。曝光之后,他為我們揭開了樂隊音樂人的故事。雖然臺前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但對他們來說,能夠被看見已經是何其幸運,想要被看見又何其艱難。
編輯想說:
用言語評價音樂無異于把鈔票付給狗熊
有些東西,言語遠遠不夠,只能感受。
15分鐘的光環:《有證據了,哪吒必須是天津人》
哪吒火了,他的故鄉是個謎。比如,在天津人眼中,哪吒必須是天津人,他鬧的是天津的海河,抽的是海河小龍爺的龍筋,楊柳青年畫的娃娃是仿著哪吒的蓮藕身畫的。四川人不同意了,質疑:“天津怎么沒哪吒廟?”河南人也有河南人的說法……
哪吒的來源至今沒有個定論。
不過其實就像證明哪吒是哪里人一樣,哪吒本身就是一個被人打造的傳說而已:
蓮花綻起也終有極限
所有的傳說都是今人的功勞簿
無關虛實,大家想要爭取的,也就是流傳的那份光輝與信仰。
15分鐘的光環:《為什么椰樹牌椰汁的投訴電話是一個手機號》
因為一般投訴電話都是座機號,而椰樹牌椰汁卻加了一個手機號,24小時在線。然后一個“為什么椰樹牌椰汁的投訴電話是一個手機號”的問題火了,從此不斷有人撥過去。
接線大叔表示每天都能接到好幾百個電話,聊天、打賭、心理咨詢,抱著各種目的,投訴熱線變成了心理咨詢。就這樣,大叔被迫成為了熱線紅人,也成了大家的情緒傾倒對象。在大家的惡作劇與好奇心的作祟中,大眾的目光已經成了一種騷擾。
不要去騷擾這位接線員了,因為:
閑世人之所忙
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跟風做無聊的事,不如想想自己有趣的事。
荒誕時代觀摩
荒誕時代:《沒有什么能阻止社會學家刷快手了》
沒想到吧,有一天社會學家突然發現快手是個寶藏,天南地北的分享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素材選取空間,刷刷手機就可以了解到風土人情,提供靈感與方向。在現實世界里,被包裝的不真實已經太多了,快手上卻存在著沒有任何修飾的最真實的世界。
曾經對快手報以偏見的人何曾想過,快手成了社會學的洛陽鏟:
潮流的輪回總能去偽存真
解開偏見的蓋子
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
只不過有些人的井壁上
寫滿了名為時尚的咒文
讓他們以為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巔
愿我們不為“時尚的咒文”所蒙蔽,也能在嘈雜的世界尋到本真。
除此之外,公路商店也會聯合天貓青年實驗室做一些內容:
有貓膩
貓膩:《我買了輛豪車,只為帶二次元女友兜風》
他們在車上貼滿二次元角色的圖片,并把車內裝飾成角色會活過來一起生活一樣,這叫做“痛車”。
(痛車文化發源于日本,屬于ACGN文化的一種,在日本,對ACGN文化有愛的人們為了彰顯個性,將喜愛的動漫角色、動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類的字畫貼或噴在車上,以作裝飾。)
不光有痛車,還有痛地鐵,痛飛機,把二次元形象融入生活,代入情感,這種對痛文化的追求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這些其實是他們暫時逃離現實世界的一個寄托:
我用你涂滿所有生活的碎片
只為抵抗這世界的荒誕
面對復雜的世界,他們浸入最單純的情感。
在一點一點搜羅到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故事里,我們透過荒誕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樣子,感受到更多角度的更加深刻的世界觀。
公路商店以一種看似無聊卻非常幽默精彩的方式,去消解現實的荒謬。在層層遞進中揭露出些那追捧與陳規背后的偏見,剖析出看似奇怪的事物中所隱藏的合理性,公路商店用具有創造力的方式表達自己。最后,尾圖文字為主題點睛,觀者眼前一亮,回味悠長。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