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爺】一篇文章帶你讀懂私域流量
2019,“私域流量”炒的很火!
很多身邊的商家朋友都在布局這個,但提起“私域流量”,大家任然迷茫......
“私域不就是建立一些個人微信號?把會員從線下門店導到個人微信號上,在上面宣傳產品、發發活動?給線下引流嗎?”
“就是拉一些會員群,平時在里面多互動,通過微信平臺賣貨嗎?”
……
甚至還有些老板,都不知道“私域流量”的是什么?怎么去變現?就開始折騰,讓員工開始干,今天指揮這樣搞,明天那樣搞。別人那樣做,感覺不錯,就拿過來折騰,根本都沒考慮適不適合自己。
結果呢?團隊一團亂戰,用戶沒圈住幾個,更別提盈利了。一年下來,一清算,投入比產出大多了,也不知將來該怎么做,只能默默收場。
那么,私域到底是什么?該怎么去玩呢?今天刀爺就帶大家簡單刀解一下。
一、
什么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本質是什么
1、私域流量的定義
這個概念,最早起源于淘寶。私域的定義是: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費的、多次利用的流量。
私域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它們的特性是具有一定封閉空間。
與私域流量池想對的是公域流量平臺,如百度、頭條、淘寶和京東這些大的流量平臺,所有的流量都是要花錢買的,而且越來越貴。
打個比方:公域流量是大海,剛開始時候,魚多,捕魚的人少,哪怕你技術一般,都可能有收獲。隨著捕魚的人越來越多,捕到的魚成本越來越高,于是很多人就開始自建魚塘養魚,這樣捕魚的成本低了,也更容易捕到魚了。
自建的魚塘,我們就稱為私域流量。比如現在很多企業在做的微信社群、瑞辛咖啡自建的APP,這些都是私域流量典型代表。
2、私域流量的本質是什么?
私域本質是什么?說得大白話一點,就是那群你可以反復“騷擾”,反復推銷安利的人。
其實私域這個概念并不是新出來的,你還記得以前社交媒體還沒普及的時候嗎?那時候的私域流量就你客戶的聯系方式,例如電話號碼、郵箱或家庭地址。
你想要聯系他們的時候,就可以一個電話打過去,或發短信、發郵件,甚至往他們家寄樣品。你還可以多次給他發不同的廣告,實現“多次利用”,例如買完你推銷的牙膏,還可以再買你的推銷的枕頭。
可以說,過去互聯網沒普及的時候,你的通訊錄≈私域流量。
以前這塊被稱為客戶關系管理,就是記錄各種客戶的數據、聯系方式,通過給用戶發發慰問短信,打打電話來促進下單的。
客戶關系管理隨著互聯網、QQ、微信、各種APP的出現,也在不停的演變。
比如在美國,許多客戶關系管理還是通過電話、郵箱等方式完成。但在中國,社交關系大多發生在溝通交流軟件上,這其中以微信為代表,于是了也誕生了整套微信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微信剛興起的時候,品牌會通過訂閱號、服務號來綁定會員信息,幫助企業運營。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訂閱號、服務號的打開率越來越低,人力運營成本和粉絲費用投入反而越來越高。
但現在,有點類似于網紅或者時尚博主,你可以通過塑造一個人物設定來打通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從朋友圈互動和窗口聊天中推薦產品。
這樣的交互更像和朋友在交談,感覺親切。
一份騰訊和BCG的報告顯示,許多線下門店的客戶關系管理自從從傳統的電話+門店+短信轉到社交私域運營,有效互動客戶數量可以翻1.5-2倍,溝通效率提高3-4倍,單次平均互動時長提高2-3倍。
原來需要打電話跪求對方才能跟你聊幾句,現在只要發個朋友圈就能讓對方主動找上門。
從原來「打500個電話,20個有反應」變成了「300個好友,30-50常互動」,從「每次打電話沒說幾句就掛斷」變成了「時間靈活,天南地北聊,形式多樣」
所以私域又不同于以前的通訊錄,它被賦予了人格,是從流量思維轉型為用戶運營思維的標志。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戶關系。
用戶相信你,愿意看你的朋友圈,知道你真心關心她,覺得你是一個懂她的人,而不是一個冷血的機器。
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有血肉、生活、感情的專家+好友。
二、
私域流量現象
于小戈/瑞幸咖啡
既然了解了這個詞,你肯定會問。市場上有人在做嗎?這個東西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下面刀爺先通過兩個案例,帶大家感知一下私域流量的魅力和厲害。
1、于小戈:2000個群七萬人,半年消費2億
時尚博主于小戈相信大家都很收悉。距最新的數據是,她的小程序矩陣去重粉絲總計約80萬,電商年復購率50.89%,高忠誠度度VIP粉絲 7萬,客單價已超千,半來年貢獻了2億多GMV。
小程序商店的所有消費人群里,有7萬人被列入標星VIP用戶,其中包括一線女明星,著名企業家,投資人,博主等。她們都是看得見,有消費能力用戶,復購率一直維持在50%左右。
那么于小戈是怎么管理服務這些VIP客戶的呢?
建立粉絲社群。于小戈是的公司有24臺手機,每臺手機有2000個群,部分交叉。
用戶從公眾號入群后,于小戈會對粉絲進行運營、管理,進行多次觸達,粉絲對銷售也會產生二次貢獻。
最簡單的例子是“護膚教程”:如果群里有人問“北京入冬后變得特別干燥怎么辦”,于小戈團隊會把寫過的產品種草和按摩教程做成長圖發到群里。只要問題一直在,傳播就會一直存在,購買行為也會持續,甚至長達三五年。這就是社群中的“用戶沉淀價值”。
而一些專業的干貨內容也會在社群中有更高的轉化效率,比如關于干細胞和活細胞的討論,首發流量極低,但呈現出持續的長尾增長。
當然這24臺手機也不會輕易推廣告。推重要品牌和產品時會選擇性啟用,一旦啟用就會創造巨大的粉絲價值。
這就是于小戈電商這兩年崛起的秘密武器,做好這7萬VIP用戶的私域流量池。
2、瑞幸咖啡:建立自己的私域護城河APP
至于私域流量更高級的玩法,這里面就不得不提成立一年就登錄拉斯達克的瑞幸咖啡。
從2017年10月第一家門店開業,到如今2019年5月上市,瑞幸咖啡僅用了19個月。是全球最快IPO的公司,也是今年在納斯達克 IPO 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
在瘋狂燒錢的模式下,瑞幸咖啡對標星巴克,迅速占領了中國市場,坐穩行業第二把交椅。
根據股權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已在中國28個城市開設直營店鋪2370家,服務顧客達1.68億人次,2018年整年銷售咖啡杯量約為9000萬杯。
說實話,一路走來,瑞幸咖啡遭到了很多質疑,但瑞幸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就拿其自建私域流量APP來說,很多人都覺得你一個賣咖啡的,有必要投入這么大資本去做一個APP,值得嗎?
確實,瑞幸咖啡自成立以來,在用戶營銷上已經燒掉了10個億,而且還在持續投入,獲客成本甚至一度高達103.5 元。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組數據。
因與傳統品牌不同的是,瑞幸所有的訂單,無論是外賣和到店,都必須通過顧客的APP賬號下單。所以瑞幸咖啡所有的營銷打法都是在往APP引流。
鋪天蓋地的廣告投入:瑞幸咖啡基本投放所有開店城市的主要城區寫字樓和社區,還不考慮不考慮配送區域。
瘋狂的裂變營銷:什么“第1杯免費、邀請好友各得1杯、充5贈5、連續7杯瓜分500萬......”
各種營銷打法,眼花繚亂,可以說是把“裂變”玩到了極致,也把星巴克打的挫手不及。
那么,瑞幸咖啡投入這么大資本,建立私域流量APP目的是為了什么?其無非就是為了流量、流量。
但流量只是結果,移動互聯網時代最貴的是用戶關系和關系鏈。
建立私域APP以后,僅從營銷角度講就有以下好處:
①更全面的用戶信息收集,為后續精準數據運營做準備;
②更有歸屬感和友好性。咖啡是高頻行為,APP是重行為,但用戶一旦下載使用后,會比微信等更加個人、干凈、友好。
③基于自己的APP內的裂變營銷等行為,會不受微信政策影響。
瑞幸還可以通過數據更精準地分析用戶行為,再通過用戶行為自動計算出用戶畫像,用來指導下一步的行動。比如說 SKU 調整、門店推廣計劃、供應鏈調整,以及最重要的千人千面的營銷活動。
瑞幸咖啡下的是一盤大棋,我們普通人一般夠不著。但是我們可以瞻仰瑞幸咖啡戰略思維,學習其極致的裂變營銷。
未來的時代,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自由工作者,你得有資源,有客戶吧。私域流量就值得你好好利用。
三、
私域流量為什么火?
私域流量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私域流量為啥突然火了呢?因為對立的是“公域流量”再衰退,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坑。
說到公域流量,顧名思義就是生活中公共的流量。比如百貨商店。很多在百貨商場開過店的人都知道,商場的流量可能很大,但它跟你并沒有半毛錢關系。
比如每天商場有10000個客流,有500人進來你的店,最終成交50人。而且這50個成交可能還是你花大價錢,搞促銷、做活動得來的。
成交完之后呢,用戶就直接走掉,可能再無聯系了。想要獲得新的流量、成交,就要再不停的拉新,不停的做活動。
你會越來越發現,在商場里開店就是個坑,公域流量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根本不可控,而且競爭還越來越激烈。
比如淘寶:2013年的獲客成本還是30元/人左右,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暴漲到了250元/人。
許多我的天貓運營的朋友經常跟我吐槽:雖然我的天貓店粉絲非常多,但其實如果不去買各種直通車、展鉆,流量還是沒有,根本沒銷售。
在這樣的情況下,商家都希望擁有一片自己能真正能控制的流量池,想用的時候就用,還能多次轉化和復購,私域流量也因此呼聲漸高。
那么,私域流量到底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呢?
一、流量留存問題
私域流量池不能解決流量從哪里來的問題,但是可以解決進來的流量怎么留住的問題。
導流進來的流量,以前我們會一次性使用掉,現在我們需要沉淀到一個流量池,比如微信個人號、APP。
進入私域流量池的流量,請記住,它已不再是流量,而是你的用戶!你一定要想方設法維護好這些用戶,通過搭建用戶池把用戶養起來。
當你把用戶圈養起來之后,用戶就存在一個封閉的流量池。你就可以在用戶池中做更深層次的用戶運營,與用戶建立關系和信任,留住用戶。
二、提高復購和投資回報率
當你與用戶建立關系和信任后,在私域池的運作中,存量老用戶的復購率自然會提高。
在私域池我們還可以銷售客單價更高、毛利更高的產品,提高了老用戶的客單價和毛利額。老用戶養的好,還可以繼續做裂變,帶來新用戶。
比如服飾商家(服飾毛利高達60%以上)這兩年流量的做法:在淘寶上購買流量,用低毛利產品引流提升轉化率,然后將這些流量通過加二維碼返現紅包或領券,沉淀到個人微信號中。通過不段的用戶運營觸達,銷售高毛利的產品,帶來復購和更高的轉化。
整個過程,降低了獲客成本,提高新用戶轉化率及客單價,從而提高了投資回報比。
三、解決了品牌粘性、信任問題
我們都知道,在電商、商場等流量公域流量,用戶的信任度是很差的,更別提品牌粘性。
這是為什么呢?通俗的講是因為你跟用戶溝通、相處的時間太短了,和用戶之間根本沒機會建立信任。
就比如買醬油,很多年輕人喜歡魯花的、加加的,這些都很贊。但很多老年人會買廚邦的,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廚邦很火。通過多年的廣告觸達、購買使用,廚邦已經在老人心中建立很強的品牌粘性,想要改變這種粘性你需要更多次的用戶觸達。
私域流量池就可以幫你這個問題。通過不斷的觸達用戶,跟用戶之間建立關系,培養信任。再通過長期以往的消費購買,用戶對品牌的粘性也會越來越強。
四、解決流量饑渴,裂變更多用戶
以前我們沒有建立私域流量時,上新新品想要銷售,但是手上根本沒有留存用戶。只能通過投廣告、做促銷活動去引流,還不能保證用戶精準不精準,更不能把握用戶來不來。這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一樣啊,用戶就躺在你的流量池里。可能就在你的好友通訊錄,你可以隨時聯系他,跟她溝通互動。這就解決了公域流量前期根本無流量的問題,這時你在輔以利益、運營好,就很容易打動用戶。
如果你運營的很成功,已經跟用戶關系建立很好的關系。那恭喜你,你還可以不斷地做裂變,帶來更多的增量用戶。
四、
私域流量應該怎么玩?
大小公司都應該嘗試
既然私域流量這么火,那么該如何入手呢?
刀爺認為,企業想要快速上手操盤私域流量,需要解決以下幾大難點:
1、自我診斷:自我診斷是否有必要建立私域流量?是否能通過私域流量進行收益,甚至提高投資回報率。畢竟企業無論做什么戰略行為,本質都是為了盈利。
2、定位場景和需求:明確品牌定位與私域流量交流場景的關系,我的用戶需求到底是什么?
3、挖掘內容和運營模式:一旦決定做了,我們到底該如何開始,怎么吸粉,怎么互動,該為用戶輸出什么內容,這些都挺難的。
4、定義數字化支持能力:這個聽起來很高深的樣子,其實就是專業團隊支撐以及互聯網時代數字化的運營。畢竟人和工具是基礎。
自我診斷可以說是建立私域流量的中最重要的環節。對于商業來說,一件事決定要不要做前一定要想好:要有好的商業計劃,至少大體上沒有問題,可以盈利。因為你不是個人、不是創業,容不得你試錯。
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自我診斷,及場景落地、內容管理、互動運營、系統搭建入手。
對于場景而言,準確說應該是定位全新的“交流場景”,才能準確把握私域流量運營,模式升級帶來的整體方向。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的轉變:
①平臺落位不同:從「最能支持購買行為集中發生的觸點:線上線下各類零售終端」,轉向「最能支持顧客進行交流的場所:各類社交媒體、分享類平臺、論壇等」。
②內容運營邏輯不同:從「最能喚起即時購買沖動的內容:價格折扣和新品上市」,轉向「最能喚起交流熱度的內容:構建信任,發掘各品類/品牌獨特的情感訴求」。
③產品轉化邏輯不同:從「依據顧客的購物習慣驅動轉化:瀏覽習慣、購買次數、優惠組合、購買便利性等」,轉向「依據顧客展現的核心訴求期望轉化:什么樣的產品能夠在此時此地響應顧客的情感和功能訴求」。
看到這里,我相信很多企業家、運營對私域流量肯定有了新的認知,原來私域流量并不是我們想想的那樣,簡單建立個微信號、社群。想要商業化變現,就得系統化的運營。
在準確定位場景的基礎上,私域流量的關鍵在于:通過數字化手段將分散在導購個人身上的能力轉化為系統能力。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就是專業化團隊的搭建,你只有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才能去運營私域流量,最終去商業變現。
那么私域流量團隊具體需要哪些能力,你可以從下面這張圖找到答案。
注意藍色短線標注的的部分,不懂的可以私聊刀爺。
五、
私域流量的盲點
收割VS培養
看到私域流量很火,很厲害。很多都想明天我就去建一個。但在這里,刀爺有兩點需要提醒大家明白。
1、私域流量是用來培養的,而不是收割
很多人建立私域流量的目的,可能都有點急功近利,就是為了打廣告,銷售產品。
但天天朋友圈廣告營銷、微信轟炸,難道不是在干擾用戶嗎?難到就能夠成交?
私域絕對不是簡單的朋友圈收割,而是長期關系的培養。這是一個需要極大“線上情商”的工作。
你得知道用戶需要什么?用戶的痛點在哪里?怎么樣跟用戶溝通互動,為用戶真正的提供價值和服務。從而跟用戶建立信任和粘性。
最終實現用戶相信你,愿意購買你商品。知道你真心關心她,覺得你是一個懂她的人,而不是一個冷血的機器。
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有血肉、生活、感情的專家+私密好友。
2、私域流量其實并不便宜
說了這么多,有人可能覺誤解為私域流很便宜,其實不然。
私域流量的運營和培養是工作的重點,這里面需要專業的運營人才和長時間的運營投入。這都是成本的投入,最終你不知道能不能創造利益。
整體核算下來,思域流量的運營和成本并不低。前期你要做的是做好規劃和成本的核算,怎么做才能創造更大收益,怎么做才劃算。
在運營的過程中,也要非常懂得平衡,平衡用戶運營和內容產出之間的關系。
比如前面我們提到的完美日記小完子。群里一味的促銷活動和運營活動,一看就是機器人操控,不僅沒觸達用戶,反而給用戶造成反感,流失掉用戶。工作是做了,人力、時間成本是花了,但又能創造了多少銷售呢。
比如我有很多零售商超行業的朋友,建立私域流量后,一味的拉群,商品拼團和促銷活動,不僅沒觸達用戶,反而給用戶造成反感、困擾。人力、時間成本是投入了,但又能創造了多少銷售呢。
與其如此,不如選擇的購物助手為主+私人好友輔助,而非建社群當話題專家,做成了廣告平臺。因為社群運營對人和內容運營成本太高了。你不是于小戈,你也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丁香醫生。
結語
真正想要運營好私域流量,必須抱著精細化運營和洞察人性的思維出發,把社群當做一個企業戰略性工作來做。
處了以上,還有很多關于私域的問題需要被解答:
到底什么品類適合私域,什么不適合?如果要做,到底該如何結合企業進行定位?私域流量前期怎么進行引流?
如果人人都開始運營私域,必定會對用戶造成很大的干擾,朋友圈、社群的還存在多大價值?微信會不會封殺我們,甚至縮減好友數量、群人數上限......
如果真的到那天,我們又會去該去哪里獲新的流量?......
更多疑問,歡迎你持續關注刀爺。我將后期慢慢來為你拆解。
參考文獻:騰訊-BCG聯合研究報告《新時代的中國消費者互動模式》/新榜于小戈采訪/瑞幸咖啡市場數據報告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刀爺營銷(ID:yingxiao2019)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