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無界才是要革紙媒的命
9月16日,打著顛覆旗幟的無界傳媒正式上線了!雖然過去了好幾天,但是我一直在思考這個事情,“無界”們的誕生似乎有某種階段性意義。
在過去10年的時間里,我們一直說,“網媒顛覆紙媒,新媒體顛覆傳統媒體”,網媒被當作新媒體被捧上天。可是如今,我們來看看網媒,據某門戶記者爆料,該門戶科技頻道的大頭條,每天曝光量個位數,當然,也許是朋友間的胡侃、也許是個例;還有鞭牛士,曾經一度是編輯記者們的樂園,為什么要關掉呢?如果每天有幾十萬訪問量,陳中會關?其中難言,經營者最懂。
上述案例無不顯示出PC網媒的頹勢:整個PC端流量都下滑,PC網媒在全媒體份量陡然輕松。
再看紙媒,多年來,雖然和最近的網媒一樣,整體趨勢一直下降,但是紙媒強大的采編力量、深度原創能力并未根本減弱,相比之下網媒快餐式的新聞產出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優勢也不那么明顯。而且,紙媒這一撥人存在,這個原創的實力就一直保留著。
可是,這下變天了!
當我看到無界傳媒的招聘信息,我震驚了,他們居然要招聘戰地記者!!一個新興的移動端新媒體,居然有戰地記者,這在過去是國家級媒體才有的規格吧!
我們來看看無界的構造:無界傳媒由財訊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里巴巴三方聯合組建新媒體機構。
無界、界面的內容
也就是說,無界傳媒沒有一張紙質媒體,但是可以產出不比任何一家報紙、雜志質量差的新聞評論。那么紙媒在過去10年里的內容優勢在無界傳媒面前將蕩然無存。
觀察
在舉一個例子,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有兩個新孩子,界面和澎湃。據我觀察,兩家媒體的采編團隊也基本來自紙媒。比如澎湃,多數記者就是東方早報直接轉過來的。當然,你也可以說,東方早報會逐漸改名為澎湃。
也許你會認為,同樣的團隊、同樣的稿子,換個名字、換個地方發就有什么不一樣了嗎?對的,大不一樣。這是從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徹底斬斷“紙媒”關系,輕裝上陣玩移動端新媒體。
嚇死我了,原來來勢洶洶的無界傳媒,不是要革我的命啊!
昨天這篇文章發出后,很多朋友發來評論,據某公關營銷人士大博哥表示,紙媒發行的不接地氣,投入少不敢投,造成了無法適應網絡時代傳播,緊靠采編的嚴謹和深度內容上暫時超越一般自媒體。然,具有網絡基因的某新鯰魚在內容上一旦超越,那也只是時間問題。
內容上優勢不再是無法超越的高墻,媒體本身的傳播覆蓋量也無法和移動時代的各類新媒體抗衡,讀者人群數量穩步不前或銳減,閱讀習慣變化,可替代信息源增多,讓其傳播價值越發雞肋。加上國營補貼脫鉤斷奶,廣告主在遠離,生存環境雪上加霜。
那么現在的本質問題是,如何做好傳播,而不是做好內容,這方面似乎-傳統媒體人似乎應該從自己的緯度跳到更廣的高度審視。
當然,這不是下面人該想的事,下面再急,上頭的人也不怎么懂,哪天換波管事的人懂了,也許才有轉機。這事就是制度問題。革誰的命,先搞清楚自己的命是誰的。有計劃啊,和國企改革一樣,只控制資本,不控制經營。最后控股一部分沒死掉的傳統媒體,控股部分新興媒體。這是必然的。
傳統媒體怎么轉,先把報業集團幾個字改了,改成-傳播集團,法無禁止皆可為,業務線和自營能力要學習小米騰訊等大公司內部的那種養蠱策略。各條線競合,和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去拼整合,拼-傳播。回歸報業最原始的狀態。基本就不落后了。至于怎么超越么。
其實我說實話,極端市場托拉斯主義觀點看來,多數民智不高的國家,只需要有微信qq新聞彈-窗新聞就夠了,其他都是細微補充。而中國必然還是移動和網絡兩個圈子會多年純在,一則是足夠大,二則是國人王侯將相與各種斗,不會對媒體完全信任的。百花爭鳴還是大趨勢唯一的問題是百花中有個超級大個。這好比移動那么幾年,你沒見啥很大的app社區一樣,微信就足夠大了
-----
趙宏民,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等自媒體人,關注泛互聯網領域資訊評論.曾任百度高級網絡營銷顧問,原微媒體主編,現任速途網絡上海辦總經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