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風"全面入侵我們的生活,為什么會這么紅?
在權威時尚網站Style.com的2014年度時尚排行榜中,主張衣著簡潔中性的“normcore”風格被放到了第一的位置。同一年,Google公布的搜索率最高的時尚詞匯也是它。
來源:CBNweekly(微信號:CBNweekly2008)
作者:許詩雨
大部分的時尚和生活方式類媒體都詳細解讀過這個詞。它由normal和core組成,用我們的大白話來解釋就是看起來很普通但其實很有料,另有一句你我都熟悉的廣告語也可以用,就是簡約而不簡單。他們只穿素色、中性、寬松的純色T恤,以及襯衫、褲子和外套,對圖案花樣的忍耐極限也就是條紋……然后你可以再想想這些當事人,必然是紙片感,表情剛毅感,淡漠感,leave me alone感、寧愿人緣差也不做開心果感。
簡而言之,性冷淡感。
這當然是調侃啦。看起來好像有點性冷淡絕不是真的生理性冷淡——雖然也說不定是真的哈哈。這幾年性冷淡潮席卷了大部分與美和設計相關的領域,變成一種大受歡迎的生活方式和最賺錢的商業手法,通通都是以極簡呈現一種不明覺厲,normcore只是其中一個分支而已。
很多人會第一時間聯想到MUJI。沒錯,走進它的店鋪感覺也是邁進了性冷淡的殿堂,各種原色、直線條、極簡、棉麻,雖然不是性冷淡風的極致,但它勝在覆蓋面廣且水準穩定。日式美學的一種核心理念是wabi-sabi,寫成中文是侘寂,具象出來的最貼合場景可能就是京都常見的小而美的日式庭院,寂寥悠遠,也許我們只有當年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才能媲美一下啦。
從一種具體的視覺延展到一種抽象的感覺,這其實是一種通感。由棉布長裙聯想到性冷淡跟認為低胸黑絲高跟鞋很性感的道理一樣。重點在于,這種略反人性的、特意模糊性別感的性冷淡風竟然在各行各業都保持領先優勢。大家都覺得用性冷淡品牌是安全的,它能給人高級的感覺,因為敢于讓自己變得性冷淡的品牌本身就挺高級的,不然怎么能有自信在花花世界里給大家物有所值的感覺?
前面提到的時尚界,裸色中性風大行其道,以華麗繁復為主打的比如Versace、Gucci等老品牌就難免有點勢弱;建筑家裝界呢,北歐風早已席卷,剩下諸如巴洛克風、維多利亞風好像只能數一數自己悠久厲害的歷史了;工業設計界,愛禪意的喬布斯已經用蘋果一統天下……碩果僅存的可能就是演藝界了,正在被消費的小鮮肉們好像都得性感打底,必須幾塊肌肉加上幾條線才行。但假如細想,又難免覺得這些男生一個個都那么青蔥,姑娘們恐怕都是帶著點母性在喜歡吧?那……細思恐極哈。
有人將性冷淡風會大行其道的原因解讀為這兩年文藝青年逐漸成為了消費文化的主流,而簡單的高級正是他們的審美訴求。尤其在中國,物質逐漸豐盛的這些年,原先追求的多、亮眼和復雜已經夠了,自然要轉向安靜和簡單。這么一想,審美這東西還真是有點風水輪流轉的意思,也許再過幾年,大家對著一片銀裝素裹覺得冷了,又會想要熱鬧的金碧輝煌吧。
各界的性冷淡代表
性冷淡風早就全面入侵我們的生活和審美觀念啦,即使你是一個360°的直男式審美者,或許也曾為一兩樣性冷淡代表傾倒過。
Fashion界:Céline、Acne、COS
盡管Jil Sander、CK的極簡風格成名已久,但整個時裝界變成簡約高級的天下可能還得算到Phoebe Philo頭上。Chloé時期用少女感表現性冷淡,Céline時期就是連熟女也性冷淡了。裸色、大到不合身的廓型、棉麻甚至真絲材質都透著淡漠,秀場模特也是畫著寡淡的裸妝,緊閉堅毅的雙唇,迎面而來就是一股冷淡感。Philo大師開創的這股性冷淡風是時裝史的一章。
Phoebe Philo,英國設計師,目前是 Céline 創意總監
IT界:蘋果
喬布斯本身是一個日本佛教與禪宗的忠實信徒,而自從他把喬尼·艾維收入了麾下,蘋果的產品設計就在性冷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比如iMac和MacBook渾然一體的細膩灰色鋁制機身,比如iPhone 4S足夠極致的順滑線條和堅決只有黑白兩色的色彩選擇,把由戴爾、索尼、諾基亞和索愛建立起來的多姿多彩的大眾審美一下子帶到了極簡的道路上,而且再也回不了頭。其直接影響就是這年頭誰要是再給你一個花里胡哨的手機,你保證覺得low到不敢用。
雜貨界:MUJI
不管你現在對這個品牌如何定義,它的起源就是日本的雜貨店文化。MUJI的簡如今真是所向披靡,品牌哲學就是無欲無求。優衣庫的試衣間出事兒之后,網友迅速總結MUJI斷沒有此風險,因為走進它的店鋪你可能會秒變性冷淡,只想跟平胸清減的姑娘談樂活。
雜志界:Kinfolk、Gentlewoman
能從閱讀通感到性冷淡的,當然主要都是時尚和生活方式類雜志,這兩本都是翹楚。前一本主講田園花藝和買一款長條木桌吃蔬果沙拉,后一本當然是前述的Philo老師的同好,主打到處留白的版面和衣服不怎么合身也永遠不開心的模特,都是冷冷的。
網站界:豆瓣
綠色系,說的都是電影、文學、音樂,相冊里面都是朦朧逆光下一個清純妹子,跟臺灣出產的純愛MV截屏沒有什么兩樣,豆瓣這個國內甚至可能是全華人界文藝青年的最大聚集地從里到外都是青春期感,而且是不談荷爾蒙的青春期。
家裝設計界:北歐系
那么高的緯度,那么冷的天氣,冷冷硬硬的設計偏好竟然風靡全球是怎么回事?北歐如今已變成一種風格,從家居到服裝到審美,它都幾乎占統治地位,甚至你直接說我們討論的這個性冷淡風就是北歐風也誤差不大。
各種家裝論壇里,你連看幾款高飽和度的明艷繁復的地中海客廳和西西里式洗手間,轉眼再看到白色客廳、亞麻色地毯和駝色床品,能馬上松口氣是真的。但這種房間看起來雖cozy但的確沒有肉欲感,你好像只能和異性各端一杯咖啡坐在大師椅里看設計雜志了。
酒店界:安縵
擅長在知名景點邊上造一座秘境花園,并用清冷的設計風格營造出一種肅穆的性冷淡風格。比如開在靈隱寺邊上的安縵法云,正可謂宅院深深木門扇扇,古樸典雅、端莊大氣,加上取天地靈氣,寧靜悠遠,禪宗造化,就差寶相莊嚴了。純木家具硬硬的,白麻床品素素的,青磚水泥冷冷的,總之就是看一眼會忍不住抱緊雙臂,但抱緊了還是覺得空空的,是為高級的深邃感。
餐飲界:素食、輕食
很難舉出什么一錘定音的代表品牌,但近年來流行的素食輕食風促成了太多創業項目拿到風投。回到學理上來探討,素食是不是真的會導致性冷淡?好像有科學根據。就算撇開這些科普,光是看看素食輕食的產品圖就已經感到冷血了,更別提還有斷食餐這種東西,聽名字就覺得想死,絕對是又冷又淡啊。
歌手界:李健、陳綺貞
乍一看陳綺貞老師你可能暫時聯想不到性冷淡。但和范冰冰對比一下,可能在你心目中兩人一下子就拉開了200個白子畫的距離。即使愛人精神出軌,也克制隱忍地用《旅行的意義》來托物言志,和每部電影都得上次床的冰冰姐比起來,在訴說愛的道路上真是清心寡欲。
而李健老師在《我是歌手》中火了之后,有人把他從《貝加爾湖畔》到《在水一方》的那種呢喃細語、娓娓道來的曲風高度總結為“性冷淡主義唱腔”。性冷淡男神萌法的精髓或許就在于這樣的一種意境: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你看著他一點撲倒的念頭都沒有,就十分美好。
男藝人界:霍建華、陳坤
從《仙劍奇俠傳三》中的“白豆腐”徐長卿到《花千骨》里的白子畫,霍建華的事業高峰基本上都是在仙俠劇里演道士創下的。天涯論壇上說,這大概是因為和霍建華身上自帶一種高冷禁欲的仙氣有很大關系。當華語影視圈的新老鮮肉都在用顏值和胸肌來“殺必死”(service,ACGN用語,指服務讀者或觀眾)觀眾的時候,霍建華身上的禁欲味道倒是讓他走出了一條不瞪眼不露肉的新道路。
另外,承認有兒子但不愿承認孩子母親的存在,并且會走路去西藏的陳坤老師即使演過再多床戲,也是我們心目中的禁欲男神。
表情界:QQ微笑
QQ默認表情中的微笑表情是微博在做“最能夠讓你想到性冷淡的東西”的投票時,僅次于MUJI排在第二名的高票得主。它的精髓就在于刻意表現生疏但又不至于不夠友好,還能夠禮貌地暗示“你離我遠點”“我跟你不熟”“少和我說話”“千萬別開口叫我親”這一系列復雜的排斥他人的心理。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例子,你還想到哪些性冷淡的表現?歡迎評論。
今天是周五,愿你度過一個一點也不冷淡的周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