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out,場景池get!
自從16年以來,自媒體圈有個快要被吹炸的氣球(只是沒有人忍心戳穿):一篇正兒八經的“廣告軟文”放在某個自媒體大號上就可以奇跡般地上演“10W+”流量神話……可是這種臺上玩魔術般的精彩表演并沒有給自媒體人帶來喜悅,反而是臺下眼見真實閱讀量的急劇下降,媒體人為流量焦慮到失眠。這種“流量焦慮”這兩年不僅沒有消減,反而有從媒體圈到營銷圈 再到中小企業主的蔓延之勢。
流量焦慮是一種心病,心病當用心藥醫……于是有位大咖及時發現需求,給大家開了個不痛不癢的大保健藥方,哪知“大保健”一經出來,如用“偉哥”一般,瘋搶至斷貨……
原神州優車CMO,現任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營銷操盤者楊飛著的《流量池》
流量少、流量貴的問題已經讓企業和創業者們應接不暇,然而在供需關系不平衡的情況下,牟取暴利的野心也在暗中滋生。企業一邊要想盡辦法提高流量增速,一邊還要和各種流量陷阱斗智斗勇……
流量成本到底有多貴?風投女王、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算過一筆賬:她說,其實用戶真正經常使用的APP不超過12個的。原因是什么呢?占的內存大、手機發熱,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記不住密碼,也不敢把這么多密碼搞成一樣,時間長了就把不常用的那個卸掉。這就意味著獲一個新客很貴,現在基本上是200塊錢,你如果要做1億用戶得花多少錢,現在沒有幾個平臺能燒這么多錢了。所以誰有1億個DAU,誰就是超級平臺。但現實是能負擔的一個獨立APP運營的企業本身數量就不多,更何況千千萬萬只能借助公眾號、小程序圈粉的中小品牌呢?
>
01
既然線上流量太貴,線下'快閃店”17年開始迅速在流行起來,一時這種高性價比的“小爆款”營銷帶動各類品牌的快閃店遍地開花。風格多樣而別具一格的裝修、稀缺而又充滿設計性的商品成了年輕一代競相追捧的標志。從快閃店到概念店,未來,只有設計新穎、體驗性和互動性強、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快閃店才能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心。
世茂與故宮聯合舉辦的文創快閃店
虎牌“尋夢咖啡屋”快閃店
中國李寧快閃店“Ning Space”
今年開始,當市場變得廣闊,產品差異性縮小……企業們紛紛從熱衷線下“快閃店”到紛紛嘗試開出獨具品牌個性的概念店,儼然正成為新零售時代的一種新趨勢。
3月22日,vivo全球首家品牌概念店(vivo Lab)
M · A · C概念店是銷售店,也是社交中心
盒馬鮮生機器人餐廳
越來越多的品牌,無論是靈活高效的“快閃店”的整合營銷新玩法,還是以建議品牌社交中心為原點的的“概念店”玩法,背后是品牌基于對“流量破局”思維的大膽嘗試,越來越多的企業主開始意識到,搭建自己品牌場景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02
從概念店視角出發,不難發現:Sephora絲芙蘭亞洲首家概念店、Zara中國首家概念店、Nike House of Innovation“耐克上海 001”全球首家概念店……先后于登陸上海,一時之間“概念店”變得不只是概念而已,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品牌希望通過線下體驗傳達 品牌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急迫性,通過場景體驗逐步建立起品牌社交中心的場景池。
那么,概念店是否等同于旗艦店?其實它們有本質不同。前者更注重創新的理念和銷售模式,以及更強調社交屬性的場景池打造,后者則注重大而全的產品提供。一個是新,一個是全。
從應用來看,營銷場景有三種形式,即消費場景、用戶(即時)場景和使用場景。其中,消費場景(含線上線下)是場景營銷的重點。無論哪種形式的場景營銷,其實質都是運用場景這一要素去觸發和連接顧客的需求。越是具體、詳細、真實的場景,用戶越容易被帶入其中,需求越容易被激發出來;越是抓住用戶痛點、癢點的場景,用戶的轉化率越高。
5G帶動的萬物互聯新時代,幾乎每一個行業都面臨著場景被重新定義的可能。不同的場景定義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訴求和生活意義。如百貨商場不是簡單的購物場所,而是時尚+社交+娛樂,景區售票處不是簡單的售票,而是微旅游+休閑,飯店不是簡單的吃飯場所,而是美食+文化+社交等等。
下面,就“美團打車”案例,談談我對“場景池思維”的理解。當被美團的王興和滴滴的陳維就"美團要不要進入打車領域"在微博上開始互懟時,我作為一個吃瓜群眾一開始便站在“滴滴陳維”這個陣營,倒沒有個人情感傾向,只是單從策劃的視角判斷:美團進入一個幾乎被滴滴壟斷的打車市場“兇多吉少”。但上次我去上海的經歷改變了我的看法。去上海出差一時想不到去哪吃飯便打開“美團APP”搜到一家評價不錯的餐館,正好約了個朋友,他問我在哪見面,我自然一鍵分享了中午吃飯的地點,但是我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去?于是很自然而然的點開了美團打車,一鍵叫車,很便捷也很精準地到達了約會地點……作為一名消者者的使用經歷,我不得不佩服王興的“場景池思維”,美團與打車看似沒有太多關鍵性的兩個產品,但在一個場景池中顯得很自然而然。
總之,面臨未來市場競爭,再小的品牌,也能搭建起屬于自己的流量池。從瞄準顧客的痛點和癢點出發,跨界思維,創新場景定義是高效場景營銷的起點和中心。如日本的蔦屋書店不僅僅是賣書的地方,而是“知性、時尚、個性的生活方式”,經營范圍包括了咖啡館、游戲、影音、兒童玩具、美容、醫療、餐廳、寵物樂園、自行車店等。新場景意味著新體驗、新品類、新流量,準確定義場景,就能夠找準連接點和引爆點,形成強大的營銷勢能。
越策越開心
往期亦可回味
……
有話郝說
一個有趣ing的靈魂
聲明:本文僅供案例分享學習之用,部分圖文均來自網絡,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刪除。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