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說 | 一招黏住95后!(二)
在上篇內容中我們通過大IP洞察了95后的獨特心理和興趣,本次,我們一起來看看品牌是如何通過IP內容與95后深度溝通的。
品牌以粉絲經濟為核心 匯聚95后流量池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95后在觀看節目時對于高顏值的關注占比高達54.1%,《創造101》通過培養楊超越、吳宣儀、孟美岐等顏值偶像,吸引了大批95后粉絲。
小紅書在《創造101》中幫助粉絲了解偶像日常生活,邀請《創造101》中的人氣偶像吳宣儀、孟美岐等人入駐,同時其他101女孩們也定期在小紅書上更新“生活日記”,通過“節目內容-成員-平臺”三者之間的聯動,將小紅書打造成賽場外的“第二空間”。另外,在粉絲應援方面也設立了pick榜,滿足眾多粉絲的打call需求。于是,大批95后在小紅書上了解偶像生活,通過購買偶像推薦的產品支持愛豆,小紅書的品牌資產從而獲得顯著提升。
美顏相機同樣在粉絲經濟上發力。在《創造101》中以偶像為焦點,APP內專門為粉絲開發了愛豆同款美顏貼紙。此外,還設置了內置投票通道滿足粉絲的pick需求,在上海外灘花旗大屏上播放粉絲應援語,鼓勵粉絲在微博等平臺曬出應援視頻等。通過美顏貼紙和應援活動極大調動95后的積極性,美顏相機的日活下載量也得到了大幅增長。
品牌借助95后二次元等圈層偏好 將引流和效果放大
中國籃球的受眾約有4億,覆蓋著大量的青年群體。而動漫類在95后視頻喜好中占比高達50.8%,這是因為這代人的成長伴隨著日漫的洗禮和國漫的崛起,對二次元的認可度極高。
在節目《這就是灌籃》中特約贊助商海飛絲把籃球賽事進行了電影化、動漫化處理,精準命中年輕人的“HIGH點”。以《這就是灌籃》第二期的中插廣告為例,海飛絲結合節目中選手拍攝的短片采取漫畫化的形式。通過漫畫分鏡的轉化和切換,不僅展現了選手場上的精彩表現,更是讓不少熱愛籃球的觀眾聯想到經典漫畫《灌籃高手》,“清爽過人,隨時開秀”的海飛絲品牌形象也憑借節目中選手在球場上的高超動作展現了出來。
品牌打造IP產業鏈 驅動全面釋放95后力量
直播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娛樂形式之一,天貓作為《這就是灌籃》出品方,在開播前一天邀請網紅薇婭面向粉絲展開了一場“這就是灌籃送上新福利”的直播預熱,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年輕粉絲觀看。她在直播中所推薦的明星導師周杰倫、李易峰腳穿的椰子鞋和AJ1在天貓上用了半天時間便全部售罄。并且,在節目中狂刷存在感的萌萌噠天貓玩偶和貓形籃筐也無時無刻不吸引著用戶的注意力。
“線上和年輕人玩的嗨,線下出手同樣不凡”的天貓,借勢節目帶來的運動風潮將電商平臺這個終端變成了節目內容的另一個起點——衍生出了兩個線下賽事:3V3城市爭霸賽和百所高校籃球聯賽。通過“街頭籃球PK校園籃球”,圍繞95后乃至更多熱愛籃球的受眾所進行的全產業鏈式營銷能夠極大拓寬參與的品牌數量,同時降低參與熱門IP的門檻,最終在市面上形成了一股籃球競技的“熱血風”。
品牌要想借助IP內容與95后深度溝通,對于95后心理的把握必不可少。那么如何針對95后品牌實現種草帶貨、實現營銷目標?歡迎各位看官鎖定下篇——“95后作為消費大軍中的新新人類,面對他們的代際化表征,品牌耕耘當如何入手?”~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