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Logo+宣傳片抄襲事件
前兩天,已經宣布參加明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惠普前CEO費奧里娜(Carly Fiorin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和中國人做生意做了幾十年,我可以告訴你們,中國人考試沒問題,但是他們不會創新,也沒什么想象力。他們沒有創業精神,從不創新,所以他們現在在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成果。”
文章來源: 假裝在紐約
(微信號: mr-jiazhuang)
這段話很多美國媒體都報道了,但是被中國媒體轉述以后就變味了。比如新華社昨天的一篇報道,開頭第一句就給費奧里娜扣了一頂“辱華”的大帽子:
“在西方,總有一撥人靠著發表辱華言論吸引眼球,借此撈取知名度和個人利益,尤其是當他們在競選政治職位之時。目前,這個名單上又多了本月剛宣布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的惠普前女CEO卡莉·費奧里娜。”
費奧里娜當然不會吃飽了撐著存心來惡心中國人,事實上她說這段話的背景是在批評美國現在正在推行的一項重大教育改革“共同核心教學標準” (Common Core Learning Standards)。支持這項改革的人認為它能幫助美國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上與中國學生競爭,而菲奧莉娜則認為中國的教育體系不應該是美國學習的目標,所以才有了上述的言論。
在她的書里,菲奧莉娜曾經表達過相同的意思。她說:
“支持共同核心的人常說,我們得和中國人在數理化上爭個高低。競爭我同意,但我們取勝不能靠集權化、標準化的教育思路。雖然中國人很有天賦,但創新和創業意識不是他們的長項。他們的社會和教育體系都過分追求學生同質化發展,對學生管理過嚴,而不鼓勵他們去冒險以及發揮想象力。而美國人擅長這個,我們必須繼續保持這個優勢。”
實事求是地說,費奧里娜對中國人的評價還算是客觀的,也符合我們一向對自己的認知。相對于美國人和日本人來說,中國人的確缺乏創新精神,否則中國也不會成為山寨大國,這一點沒有什么好否認的,知恥而后勇,實事求是地面對才是正道。
搞笑的是,費奧里娜的話音剛落,今天就爆出了復旦大學校慶慶祝中一系列的抄襲行為,仿佛是在給她的話提供論據。
首先是有人發現這次復旦110周年校慶的其中一個標識和蘋果Touch ID的標識神似。
有復旦校友在知乎上匿名表示,不是神似,而是幾乎完全一致。通過對比圖可以看出,復旦的標識只是把Touch ID的標識進行了少量的變形和裁剪。
有意思的是復旦標識的設計者曾經振振有詞地講述過自己的“創作思路”。
這樣像素級的抄襲的抄襲已經是很嚴重的丑聞了,但是復旦很快遭遇了一場比這更加嚴重得多的公關危機。
有人發現這次復旦校慶的宣傳片“To My Light”,和去年東京大學的宣傳片“Explorer”全程雷同,堪稱毫秒級的抄襲。
復旦版的宣傳片里,一名復旦畢業的女試飛工程師身穿飛行服漫游校園,最后脫下飛行頭盔,開始新的旅程;而東京大學的版本則是一名東大畢業的女宇航員身穿宇航服漫游校園,最后脫去頭盔。兩部片子從創意到風格,從文案到鏡頭,甚至許多畫面細節都有很高的相似度。
以下分別是復旦大學校慶宣傳片及被網友指認的原型——東京大學宣傳片。
2015復旦大學校慶宣傳片《To My Light》
2014東京大學宣傳片《Explorer》
兩支片子對照一看,事實擺在眼前。好吧就算瞎子都能聽出來配音的相似度。
事已至此,最大的可能還是校方不小心被制作單位坑了,否則這種抄襲規模簡直超出常人理解。所以最讓人遺憾以及不齒的是負責人的態度。“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該片制片人否認抄襲,‘創作劇本的過程是獨立的。’“
下面這組截屏來自澎湃新聞做的一個對比視頻,大圖是復旦版,嵌圖是東大版。到底抄沒抄,對比一下就一目了然。
此前復旦官方對這則宣傳片頗為得意,多次在官方微博高調預告,宣稱這是一部“美麗科幻+人性敘事”的硬朗大片。在沒看過東大的宣傳片之前,復旦版的宣傳片的確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因為它全然不同于以往中國高校和政府部門的宣傳風格。但是在看過東大版之后再來看復旦版,一股濃濃的山寨風就撲面而來,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話都變成了對原創作者的拙劣模仿,而且抄襲者完全沒有領會原作的精髓,抄來抄去只能抄到點表面的皮毛。
比如微博上有人指出,東大版最后一句提升中心思想的解說語,“Some of our students reach high places. Very high.”,其創意在于對刻板世俗印象的反擊,因為東京大學一向被認為是培養政商傳統名流精英的,高高在上,這個宣傳片故意反其道以科學、工程、探險、人文、女性來做主題,這句話是一個非常棒的畫龍點睛。而復旦沒有這種背景卻非要模仿說出來,就沒多大意思了,而且更南轅北轍的是竟然把原作高冷的風格篡改成了小清新。
有人諷刺說,看來復旦大學應該改名叫復印大學。還有人說,也許不是復旦抄東大,是東大抄了復旦,不過壞消息是東大掌握了時間穿梭技術。
另外我還想小吐槽一下,我一直以為中國大學生的英文水平要比日本大學生好很多,但是這兩個片子一看,發現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復旦版的英文解說發音含混不清,非常不地道,反而是東大版的英文字正腔圓,挑不出什么大毛病,而且還感情充沛。還有,復旦版的背景音樂是電影《地心引力》里的配樂,似乎也沒有得到電影出品方華納兄弟的授權吧。
在被指責抄襲之后,復旦方面悄悄地刪除了所有相關內容。讓人遺憾的是,該片的制片人、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滕育棟仍然嘴硬地否認了抄襲的指責,號稱劇本是獨立創作出來的。作為一所知名學府,爆出這樣的丑聞讓人失望,但是更讓人失望的是在丑聞爆出后不對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和檢討,卻矢口否認,毫無擔當。
反而是許多復旦大學的校友和學生在網上的討論中幾乎沒有人站出來護短,而都是毫無例外地表示痛心,甚至分析事情發生的深層原因,算是在這次丑聞中為復旦扳回了一分。
比如在知乎上有這么一段評論:
“即便是母校我也必須承認,這就是抄襲。非常的丟人。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把一個學校的管理層,和這個學校的畢業生切割開來看。
這個事情的本質只是又一次證明了僵化的官媒和官宣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完全不能勝任自身所需承擔的職責和功能罷了。這和這所學校的學生是什么水平沒有半點關系。不要以為智力資源密集的地方就一定樣樣都能過人一等,在一個機制落伍老舊的環境下,資源錯配和浪費是極為嚴重的。
復旦這些年在民間形成了一句地下校訓,所謂‘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本來是很高冷出世一句話、不但有范兒,還透著點魏晉小風騷,和其他大學都不太一樣。現在這句話卻被官方放到臺面上正面宣傳,就好像一個隱士把隱士兩個字題在自己家墻壁上一樣傻叉,頓時逼格全無,一點意思也沒有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