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需要社交平臺分類信息圖嗎?
本調查報告來自:Social@Ogilvy,轉載請注明出處
Miss O:在微信集聊天、鏈接分享、圖片視頻分享等所有社交功能為一體的今天,社交平臺本身還很重要嗎?今天social@Ogilvy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社交平臺分類信息圖,就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還記得我們的社交平臺分類信息圖嗎?
從2010年起,我們嘗試以國外的社交平臺分類為依據,給中國的社交平臺劃分和歸類,用信息圖標的方式,幫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社交平臺發展現狀。于是就有了這一系列不斷演變和更新的中國社交媒體格局餅圖。
大圖請見文章結尾
近5年過去了,中國的社交媒體格局發生了很多變化。這是Social@Beijing剛剛推出的社交平臺分類信息圖(2015年4月最新版):
對比之前的信息圖,我們可以看到以下變化:
微信功能日趨多樣化,同時兼備多個國外社交app功能。在國外,要分享照片,會想到Instagram;要分享視頻,會想到Vine;要聊天,用WhatsApp……但在國內,一個微信就能滿足你聊天、交友、分享照片或視頻等多個愿望。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愛用手機拍短視頻,再分享到社交平臺上。在國內,新浪美拍、騰訊微視都是這一細分領域的佼佼者。當然,微信上也可以拍攝10秒的短視頻,再傳給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逐漸成為了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社交旅游這一細分領域,也隨著旅游的普及而逐漸喪失了其原有的利基優勢。目前,國內社交旅行類App主要有面包旅行、窮游和螞蜂窩等。由于到到網是TripAdvisor的中文官方網站,因此其覆蓋了中國和國外的市場。
職業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橫跨國內和國外市場。領英是少有的能成功進入中國的國外社交網站,但其也面臨著“外來和尚難念經”的行業難題。領英仍需更加了解本土用戶的需求,推出更接地氣的產品和運作方式,為本土品牌創造更多的機會。
要更新和完成這個分類信息圖,難處在于這樣:
事實上,各平臺之間的界限已漸趨模糊,而且國內的平臺也不像過去那樣總有一個國外的平臺與之一一對應。因此,國外對于社交平臺的劃分和界定在中國似乎已經不再適用。
在中國,以微信為例,這一平臺擁有多種類型社交平臺的功能,匯集了海量的信息和互動量。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別的平臺還有生存下來的空間嗎?
而且,過多地關注平臺本身,在今天這樣的市場條件下非常重要嗎?好的社交媒體永遠應該將用戶放在第一位,應該更加關注什么樣的觀點和內容能夠讓用戶興奮。這樣的話,平臺本身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小,用戶會選擇在與他們本身關聯性更強的平臺上分享內容。
是用戶,決定我們需要存在和使用什么樣的平臺。
附:2011-2014年中國社交媒體格局餅圖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