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Oak設計頻道
如廁,這可是件人生大事。無論你是土豪還是乞丐,無論你是貴族還是貧民,在這件事情面前大家都一樣,當你去公廁干這件事情之時,正是體會人人平等的最好時刻。
當一個蘋果砸到夏娃的時候,我們偉大的人類祖先就意識到,有些事情需要男女分開來解決。

在人類害羞天性以及各種倫理道德規范下,公廁分男女了!
明末清初的小說《掘新坑慳鬼成財主》中提到“連那女流也來上糞坑,穆太公便又蓋起了一間女廁所”。這本佚名者所著的小說,至少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明末時期我國的公廁就已經分男女了。民國時期街上的公廁漸漸增多,但是女廁極少。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公廁一般采用漢字“男”,“女”來標明性別;或者用直立的男女標準示意圖;再或者以男女頭像分別代表;改革開放后,外國人朋友來的多了,就相應的漢字下面標明“men”,“women”。

Well,well,如果公廁的性別標識如此平淡無奇,小編還說什么
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廁性別標識符號,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
以一種極簡主義的姿態,闡述男女有別:

以簡筆畫的形式勾勒男女面部,來作為公廁的性別標識

蝴蝶結在下則為男士領結,蝴蝶結在上則是女士發飾,男女之別一目了然

這個的標識的設計亮點,在于巧妙的運用陰影來作為公廁性別標識



充分整合男女外觀差別,本著“取之于誰,用之于誰“的態度,告訴你“女士這邊請,男士,讓一讓請走那邊”
這三個標識以男女內衣的差別為出發點,來達到公廁性別區分的目的


斯文一些,不盯著內衣看了,從男女的外套上區分“西裝革履”代表男士,“禮服套裙”代表女士

按著正常人的思路出發,“長胡子的”便是個爺們,“涂紅唇”的就應代表婀娜的女性

酷愛童話故事的設計師認為,海洋的世界中,當海盜的就一定是個男人,美人魚就是個姑娘

這位設計師根深蒂固的認為,騎28自行車的怎么也得是個爺們。可是小編依稀記得天后王菲某個MV中就是騎著28自行車滿城的瞎逛……再者你讓不會騎自行的人情何以堪啊,這廁所上還是不上啊。
當然也有一部分設計師生理課學的很好,對生活的觀察也很到位,他們的作品是這樣的:
生理課學好之后,設計者們又充分發揮各自的幽默細胞,所以廁所的性別標識變成了一段故事:
以上不雅動作,小編可不支持~~
男人想踢球,女人想購物
生物課沒學好,你連廁所都上不了,深深的感受到來自世界的惡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