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廣告DSP平臺哪家強?
■文/本刊記者徐銥璟 發自北京
如果說當前有什么趨勢是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那就是移動化。不需要磚家預測,看看正低著頭在手機上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就知道了。根據eMarketer的報告,2014年中國移動廣告市場增長6倍至64億美元,占全球移動廣告總花費的16%,已超越日本和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廣告市場。艾瑞咨詢的數據也顯示,國內移動廣告市場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遞增,而其中表現出一個特征就是“程序化購買”的強勢增長,從2013到2014年,移動廣告程序化購買市場規模增長了400%。由此可以預測,與PC端一樣,未來程序化購買也將成為移動廣告的主流購買方式。
簡單地說,程序化購買就是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對數字媒體廣告進行自動化、智能化、實時化的購買、投放、優化,以不斷提升媒介效率和投放效果。其中與廣告主有最直接關聯的就是DSP(需求方平臺),它是服務于廣告主的廣告投放平臺,通過對接流量交易平臺,利用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找到符合廣告主營銷訴求的目標人群,競價采購目標受眾的曝光機會。
對于廣告主而言,找到一家技術實力過硬、數據規模海量、對接資源豐富、服務能力強的DSP,就能讓廣告投放事半功倍。根據芒果數據統計,截止2015年3月,中國大陸已經有60多家移動DSP平臺。目前,國內的移動DSP可分為純移動DSP和多屏DSP兩種,前者貴在專注,后者則能夠滿足廣告主一站式跨屏投放的需求,優劣勢各有千秋。接下來,《新營銷》就幫大家簡單盤點一下市場上的主流移動廣告DSP平臺。
力美DSP于2013年8月底推出,是國內比較早的純移動DSP平臺,定位于“中國第一家專業移動DSP”。力美一直專注于移動廣告,對接的流量平臺和自有數據規模都具有領先優勢,對于移動用戶行為習慣也有深刻洞察和豐富的移動營銷經驗。截至目前,力美DSP已經對接了全球13家Ad Exchange平臺,是國內對接Ad Exchange最多的移動DSP平臺;經過連續一年投放曝光、點擊、轉化率等累計達到7.2億移動設備數據;日均競價量全球高達100億,國內高達40多億。
專注和專業是力美的最大優勢,從資金實力上看,以超過2000萬美金的融資額度專注從事移動廣告業務,相比跨屏多業務領域的公司更容易在未來的移動主導的市場上獲得累計的競爭優勢。深挖移動屏,結合自身優勢集中兵力進行殲滅戰,避免多線作戰是明智的戰略選擇。
與力美早期業務類似的多盟,號稱“中國第一智能手機廣告平臺”,也在2014年推出DSP,但因其在移動廣告網絡上有著龐大的積累,因而選擇了DSP + Ad network的DSPAN模式作為轉型之路,在發揮優勢的同時,跟上潮流,用DSP來彌補Ad network流量有限、效果可控性差、價格不透明等劣勢。由于創始人的技術背景,多盟是一家偏技術驅動型的公司,因而技術在業內較為領先。
同樣在2014年,號稱“中國最大的智能移動廣告平臺”的安沃推出了DSP+,據稱針對中國市場特點進行了優化,“通過程序化購買與人工優化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更多樣化的廣告形式,更符合品牌調性的廣告環境,更能滿足直接KPI需求的廣告優化”,主推“最適合中國市場的DSP平臺”概念。聽起來似乎跟DSPAN有點類似。這種疊加式的業務模式,究竟是1+1大于2,還是跟風為主噱頭大于實質,恐怕還要經過市場的檢驗。
此外,還有億動傳媒、木瓜移動、艾維邑動等注重海外戰略,布局全球化市場的移動DSP平臺,也都各自具有差異化優勢。
除了純移動DSP,市場上另一股勢力就是PC端DSP延伸而來的多屏DSP平臺。隨著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多屏和跨屏營銷成為很多廣告主追求的目標。對此類DSP而言,就是希望依托PC/Web端多年累積的業務和技術實力,成為廣告主、代理公司進行一站式跨屏投放的服務商。因此,PC端實力較強的幾家DSP基本都有涉及移動DSP業務,布局多屏和跨屏程序化購買,如易傳媒、品友互動、聚效廣告、悠易互通、互動通、愛點擊等,具體能力上各有側重,但是可以看到,移動端的戰略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
大家都是“最大”“最強”“第一”,那么移動廣告DSP究竟哪家強?好吧,其實我是標題黨。移動廣告才剛剛起步發展,移動DSP行業格局也遠未形成。縱觀各平臺,在對外宣傳中都對自身定位有較高的標榜,但維度和標準不盡相同,實際能力上也各有側重和優勢。
對廣告主來說,主要是從流量資源、數據能力、投放技術、廣告形式和效果評估工具等方面因素進行考量,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平臺,從而達到較好的投放效果。比如,在流量方面,一個好的DSP平臺,對接流量平臺首先要多,這樣才保證有充裕的流量庫存,并且能積累更多數據,有利于DMP做數據分析挖掘,從而為DSP精準投放提供依據。而且,對接流量不僅要多,還要類型豐富。例如,對接流量平臺最多的力美DSP,既有國外的Double Click、InMobi,也有國內的芒果 、愛奇藝、PPS、優酷、土豆等,覆蓋全面。此外,不僅要看對接的流量,還要看實際消耗量,因為Ad Exchange不會把全部流量給到DSP,而是通過一套規則來分配,實際消耗量越大說明該DSP平臺運轉良好,因而在技術、投放經驗、廣告效果等方面也更有保障。
此外,數據來源、定向方法、人群標簽數、支持的廣告格式,等等,衡量一家移動DSP平臺的維度很多,每一點展開都有很多學問,以后有機會再詳細介紹。總之,學挖掘機技術找藍翔,學廚藝到新東方,廣告主做移動廣告投放,首先明確需求,然后才能選對平臺,總有一家適合你。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