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是怎樣練成的,寫給廣告人
“你這個案子沒有創意”
“快去找找相關的示例呀”
這種耳熟能詳的話語每天都會聽上幾遍。于是,我們打開電腦,點開了網頁的收藏夾,一頁頁的瀏覽。當看到某一個頁面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腦洞大開,創意從靈魂深處奔涌而出。接下來一氣呵成的寫完了整個案子。令人驚奇的是,客戶竟然拍手叫絕。
當然,結果也是順理成章的。Case拿下了,領導高興了,升職加薪了,走上人生巔峰了,迎娶白富美了。
有人說中國人沒有創意,我覺得這句話過于偏激了。雖然我們的生活千篇一律。雖然我們沒有瘋過、鬧過。雖然我們接受了十多年的應試教育。雖然我們從小寫的作文都是從《優秀作文精選》里抄襲的。但是我們身邊還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仿佛是矛盾的綜合體。有時你會覺得他們博學多才,有時你會覺得他們古靈精怪。和他們對話的時候,你永遠猜不到他們接下來會說出什么。他們總是能帶給你歡樂……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逗比”
仔細想想,“逗比”擁有著廣告人應有的一切能力。他們可以在人群中迅速吸引關注。大部分人愿意和他們產生交流。他們說的話會讓你覺得新奇有趣。跟他們在一起仿佛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但是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逗比”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逗比”都很有學識
逗比們涉獵的知識范圍很大,他們見多識廣、博聞強記。你的任何一個話題都在他們的知識體系里面,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融入每一個話題。最終用他們獨有的表達方式讓你佩服的五體投地。
廣告人也應如此。廣告學、心理學、傳媒學、市場營銷學、美學、平面設計、廣告策劃、公共關系、電視傳播理論這些基礎的知識都要精通。同時還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世界人文無所不知。
這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那為什么逗比們知道這么多呢?
“逗比”都很好琢磨
對待新奇事物的態度決定了你知識面的寬廣程度。馬斯洛雖然沒有將求知欲放到他的需求層次里面,但這并不妨礙求知欲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其實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對于任何事物都是懷有好奇心的。只是在中國我們受到了太多的阻礙,我們的好奇心已經被消磨殆盡了。然而逗比們不一樣。他們依然保持著對一切事物的好奇,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引起他們的關注。他們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思考生活。所以他們成為了“逗比”。
廣告人也應如此。我們總是說沒有創意點,沒有創意點。但是我們不去發現生活中的細節,哪里來的創意點呢?當你觀察事物的角度異于常人的時候,恭喜你,你是一個有創意的廣告人了。
“逗比”的世界你不懂
有了前兩步,你已經算是半個合格的逗比了。下面是最重要的一步:將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知道的整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思想。逗比們分析事物的方式與我們不同,因為他們已經產生了自己的思想。他們真的是在客觀的看待一個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人云亦云。他們不會偏激的看待一個問題,事物在他們眼里都是雙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
廣告人也應如此。只有能夠全方位的看待一個問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很多人說創意是天生的,正是因為有些人天生看待問題的方式就高于常人。但是我認為思想的體系是可以慢慢建立起來的,就看你想不想去建立了。
最后一首《廣告人就是累》獻給還堅守在這一行業的廣告人們
廣告人就是累,廣告人就是累,地球人都知道我活得很狼狽。客戶是玫瑰,是帶刺的蓓蕾。讓我嘗盡所有的苦水,也讓我更美……
最最后一句話:一個不想當“逗比”的廣告人不是好裁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