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諸葛清嘉
【你知道圓珠筆畫嗎?】圓珠筆的油墨不可擦去(一些特殊的圓珠筆除外),也就對畫家有了嚴格的要求,每一筆畫都不可逆。長時間進行細致的工作,對手、眼及身體的壓力很大,創作優秀的圓珠筆作品除了專業的技藝,更需要超人的耐心。 ——@央視新聞
全都是圓珠筆畫的!看得出來嗎? ——@ 人民日報
當我第一眼看到諸葛清嘉先生的圓珠筆繪畫作品,就被深深的震住。我們平日里的圓珠筆怎么能畫的如此生動繪畫!然而在我不停的尋找他的信息過程中,不停的對諸葛清嘉高超的技藝贊嘆不已!
他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eyart
他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2455834141/
《清清諧趣》
62cm*42cm。這幅畫耗費極大精力,估計是構圖之類的略復雜吧。主景為頤和園諧趣園中飲綠亭。
《蟠龍壁》
完成于上月,畫的時候那幾天正在下雨,巧了今天也在下雨,哈哈,雨天是我最愛。畫中三條龍蜷曲的姿勢可謂是龍圖騰當中的經典形象!鏤空雕細碎繁瑣,確實費了一些力氣。
《靜》
47.6cm*38cm。這幅畫的整體氛圍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時間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以及女兒,總之,就是心中各種溫暖的協調。也許,陽光是有那么一點太過明媚了~~~
《千古絕唱》
圓珠筆畫作品《千古絕唱》,56cm*41cm,作于七月中旬。這座樓閣與“千古絕唱”四字實在聯系不大,畫名由來,是因創作時賦予這座樓閣的身份是“幽州臺”。
唐人陳子昂有首雄渾蒼勁的名篇曰《登幽州臺歌》,讀之酣暢淋漓,神哭鬼泣,胸懷萬古之悲。想要畫這個題材的靈感是13年5月記在素材簿上面的,結果直到一年多以后才把她畫出來。
畫中文字均為小篆,上匾臺名,中匾署名,下匾畫名,原詩以磚雕的形式畫于臺壁,字太小,好不容易才寫上去,中間是漢代陶瓦四神紋中青龍圖樣,都是篆典和書籍中覓得的。
附創作過程圖一張
《許愿池下》
畫中建筑是羅馬許愿池,這么有名的建筑就不多說了。水池中有一穿紅衣的祈禱少女,象征炙熱的期盼和渴望,與冰冷堅硬的冷色調建筑之間存在某種對立。
全幅想要說的是祈禱與被祈禱對象之間的一些關系,一個滿懷期望,一個從不過問。軀體僅是一堆木石,且被人憑空捏造出存在的精神含義的所謂各路神仙們,又怎么能夠聽得到靈性的呼喚。
局部
局部
《歷史一隅》
畫中建筑是我們山西喬家大院內一處有名的院落,大商家的興衰榮辱如今已沒多少人再去關心了,但這宅子卻讓今人津津樂道,透過兵燹之下存留的斑駁建筑,蓋可以想見曾經的輝煌吧。
局部
附創作過程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