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智慧醫養與綠色建造融匯共創發展論壇在燕京理工學院舉辦
4月16日,由燕京理工學院主辦,燕京理工學院環境與健康學院、建筑學院,龍明升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康養東大研究院、超現代大健康產業學院、魯班智能建造產業學院協辦的“綠智賦能·筑夢健康——京津冀智慧醫養與綠色建造融匯共創發展論壇”在燕京理工學院報告廳舉行。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創始副會長陳忠發,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喬曉春,人社部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師委委員劉建軍,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與供需專業委員會楊月潔,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副校長王雷震,東北大學張曉飛,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岳鵬,中國新興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設計總院總經理助理喻凡石,北京榮華康養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鴻樂,京東中美醫院李慶妨院長、裴海明副院長,北京醫家通CMO曹龍飛,燕京理工學院校長楊庚宇、副校長吳汶燕,環境與健康學院及建筑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論壇。論壇開幕式由副校長吳汶燕主持。
開幕式上,校長楊庚宇在致辭中表示,燕京理工學院始終堅持“育人為本,服務社會”,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任務。本次論壇搭建起溝通與對話的橋梁,他希望與會嘉賓通過多方交流,為健康中國建設和綠色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創始副會長陳忠發在致辭中指出,銀發經濟潛力巨大,需通過科技與政策雙輪驅動,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他表示,智慧醫藥和綠色建造的融合,需要大量既懂醫療知識又懂預測建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工學一體、校企合作,培養更多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高質量技能型復合型人才。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適老產業與供需專業委員會楊月潔表示,適老化改造是未來建筑行業的重要方向,綠色與建筑結合是當下行業發展的關鍵路徑,更是引領未來前行的燈塔。她呼吁大家攜手跨行業合作,打破行業壁壘,推動建筑,醫療,科技等企業之間形成技術共享與標準互認的全新格局。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副校長王雷震介紹了高校在康養人才培養中的角色,校企協同是推動行業創新的關鍵路徑。他希望以本次論壇為起點,進一步加強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拓展政、產、學、研等各種資源,推動康養事業的健康發展。
論壇上,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喬曉春以“健康壽命與健康促進”為題,深入分析了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健康挑戰與機遇。他表示,健康壽命比長壽更重要,醫院是推動了長壽,而不是推動了健康。希望老百姓越來越健康,晚一點得病,甚至不得病。他希望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該注意健康問題。
人社部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師委委員劉建軍提出,銀發經濟背景下,應加快培養復合型康養技能人才,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從人口老齡化、人才培養、人才匹配等方面解釋了在銀發經濟的背景下,如何培養人才。
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岳鵬從積極老齡觀視角出發,呼吁加強老年生命教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她從社會照護體系的社會關注度、擴展醫學生的照護能力、在校園之外開展生死話題、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等角度講解了如何加強老年生命教育。
這次論壇的舉辦,正值國家大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綠色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綠色建筑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京津冀地區智慧醫養與綠色建造的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