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大灣區15分鐘低空經濟圈的崛起與關稅及貿易戰的應對
在關稅及貿易戰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中國無人機產業雖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但面臨著美國關稅壁壘和技術封鎖的雙重壓力。然而,危機之中往往孕育著新的機遇。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正以其獨特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應對貿易戰、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
構建大灣區15分鐘低空經濟圈
林漢源于 ASTRI 應用科技高峰會 2025提出的“大灣區15分鐘低空經濟圈”概念,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通過低空飛行網絡的構建,大灣區內的城市將實現快速連接,通過大灣區無人機制造香港加工及定立標準, 出口海外 , 低空經濟, 形成一個以低空交通為核心的經濟圈。這不僅能夠提升區域內的物流效率和人員流動,還能為跨境貿易和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
香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國際航空樞紐的獨特優勢。通過發展低空經濟,隨著監管沙盒的推出, 香港可以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同時加強與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協同合作。例如,深圳至珠海的eVTOL跨海跨城航線已完成首飛,這為大灣區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示范。
低空經濟經濟惠及各行各業
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正在中國及香港地區蓬勃發展,并廣泛惠及旅游、運輸物流、監測、醫療應急等多個行業,同時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在旅游行業,低空旅游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空中游覽體驗,如觀光、娛樂飛行等,豐富了旅游產品種類,提升了旅游品質,并促進了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推動了旅游消費增長。在運輸物流領域,無人機物流等低空經濟模式顯著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成本,并拓展了應用場景,從快遞配送到醫療物資輸送,同時推動了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監測行業受益于低空經濟,通過無人機進行環境監測、交通疏導和農業植保等,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農業現代化水平。醫療應急方面,低空經濟在災害或緊急情況下快速投送醫療物資和執行搜救任務,大幅提高了救援效率。在產業鏈方面,上游的飛機組件、電池、原材料供應與關鍵零部件制造需求增加,促進了相關制造業升級;中游的整機設計與制造環節推動了技術創新和規模擴大;下游的運營服務與應用環節則創造了更多商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此外,低空經濟還帶動了教育、保險及法律認證等行業的協同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活力,全面推動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助力行業標準化
香港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中,特別注重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的建立。這一指數通過環境耐候性試驗、電磁兼容試驗、材料性能檢測等多維度評估,確保無人機在各種條件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種標準化的努力不僅提升了無人機的運營效率,還為跨境物流和城市服務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
低空經濟助力應對貿易戰
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是區域經濟融合的需要,更是應對貿易壁壘的重要策略。通過構建低空經濟走廊,大灣區可以實現跨境物流的高效運作,減少對傳統海運和空運的依賴,從而降低貿易成本。
此外,低空經濟的發展還能夠推動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知識產權保護。香港作為國際化平臺,可以發揮其法律體系的優勢,吸引全球研發機構落戶,規避技術封鎖風險。同時,通過推動無人機適航認證等技術標準的制定,香港可以在低空經濟領域建立國際話語權。
拓展市場空間與內需驅動
面對貿易戰帶來的外部壓力,低空經濟的發展也為大灣區提供了拓展市場空間和內需驅動的機會。香港可以協助內地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及東南亞市場,同時通過大灣區融合擴大內需。例如,無人機在跨境物流、醫療急救、緊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不僅能夠滿足區域內的剛性需求,還能為低空經濟的商業化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香港的獨特優勢與機遇
香港在低空經濟的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香港擁有豐富的航空網絡和高效的機場運作效率,這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次,香港的科研實力和國際化平臺,使其在低空經濟的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過與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協同合作,香港可以在低空經濟的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低空經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應對貿易戰的重要策略,不僅能夠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還能為全球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寶貴經驗。香港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應抓住這一戰略機遇,通過政策創新、技術突破和區域協同,打造低空經濟的全球樣板。這不僅有助于鞏固香港的全球創新樞紐地位,也將為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低空經濟 #大灣區15分鐘低空經濟圈 #XSocialGrou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