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財富:從中國優勢到投資策略,解讀PCB行業的發展與挑戰
PCB即印刷電路板,作為電子元器件電氣互連的載體,承載著數字/模擬信號傳輸、電源供給、射頻信號發射/接收等多重功能,被譽為電子產品之母。其市場規模隨數字經濟發展持續擴大,預計到2027年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不可忽視的大市場。中國PCB行業在全球地位領先,具備勞動力、資源、政策等多方面優勢,形成了全球最大的PCB產業集群。
中國PCB行業受益于產業轉移,過去十多年產值復合增速達到8%,遠超全球平均增速。如今,中國PCB企業不僅在國內占據主導地位,還在東南亞地區積極建廠,展現出行業領導者的風采。技術方面,國內企業如鵬鼎控股、東山精密等已在智能手機、智能汽車、AI服務器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替代日系企業占據主要份額。
然而,盡管PCB市場規模龐大且持續增長,技術創新不斷,但投資PCB行業卻并非易事。PCB行業技術壁壘不高,產業鏈較短,產品種類、下游需求和上市公司均呈現分散特點。這種分散性導致投資勝率快速下降,行業看似龐大,但要服務好眾多下游和客戶卻非常困難。因此,盡管有企業能通過產能擴張或產業轉移等機遇逆襲成為龍頭,但城頭大王旗經常變換,強者恒強的邏輯在此行業難以完全行得通。
此外,PCB行業還面臨成長陷阱的風險。盡管收入端可能實現高增長,但利潤和現金流卻可能不盡如人意。選取行業內公認做得最好的幾家企業來看,其ROE水平中樞在13-14%左右,算及格但難稱優秀。這主要是因為PCB行業的創新是伴隨下游而起的被動式創新,價值量掌握在客戶手中,供應商話語權有限。同時,除了少數產品如ABF載板等外,PCB制造工藝流程并沒有那么強的規模效應和制造壁壘。
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該如何看待PCB行業呢?首先,要重點關注結構性成長機會。PCB行業伴隨式創新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方向是更小(多層與柔性PCB)和更高(高頻、高速)。隨著電子設備向小型化和便攜化發展,以及微電子創新向高頻和高速方向發展,相關PCB產品將迎來爆發性需求。其次,要擁抱大腿客戶。優質客戶往往決定了下游的動態,新產品通常帶來最豐厚的利潤。因此,關注那些成為下游大客戶核心合作伙伴的PCB企業,將更有可能把握局部投資機會。
PCB行業雖表面上長坡厚雪,但深入分析后發現其坡長但顛簸、有雪但不厚。作為中等生意,投資者需階段性或局部把握機會,重點關注結構性成長和大腿客戶。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