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薯餅全日制打工?這波擬人化營銷贏麻了
麥當勞頂流脆薯餅最近有大動作啦!
對標打工人迎來牛馬們的“無情嘲諷”!
那么
麥當勞這一次的營銷又是怎么狙擊消費者的呢?
以前的脆薯餅能在早上10:30就下班,讓無數打工人流下了羨慕的淚水,經常的炫耀使得打工人紛紛上書,經過無數人的強烈要求,麥當勞也終于官宣,脆薯餅開啟了全天營業。
從前期各種猖狂話語變成了班味頗濃的打工薯,完美演繹了打工牛馬們的精神狀態。
回顧麥當勞頂流脆薯餅的成功之路,其擬人化營銷值得參考。從定位“最強打工人”的人設就被狠狠拿捏,加之不錯過每一個“職場流行梗”成功成為牛馬們的職場最題,更是在官方平臺上認證身份,發布文案也情緒到位,措辭完全擬人化(就比如將這次的全天供應變成全日制上班)讓粉絲們十分沉浸。
麥當勞將打工人設為目標,洞察職場人的情感和情緒,加之其擬人化營銷,通過打工人人設拉近與職場那工人的距離,順利成為職場嘴替,也為品牌創造了與用戶溝通的窗口。
除了麥當勞,還有一個品牌也將擬人化營銷玩的爐火純青,那就是Jellycat。
Jellycat把玩具塑造成情感寄托,滿足了很多年輕人所需要的情緒價值,不同玩偶的不同人設,讓消費者與Jellycat建立情感鏈接,成為消費者的情緒搭子,其沉浸式過家家打包服務,也成為一大景點。選擇芋泥蛋糕會被詢問奶油想要多點還是少點;茄子會收獲整套碳烤茄子的流程,煎蛋玩偶的單雙面熟度也成為可選擇的方面。每一個產品店員們都用超強的信念感表演,顧客們也十分投入的配合,仿佛忘掉壓力去到幻想世界。
而Jellycat另一出圈方式就是“玩偶表情包”,打工茄、表情鴨、炸毛企鵝等,不光成為了網友們的UGC內容,也讓Jellycat快速出圈形成病毒式傳播。
擬人化營銷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品牌熟練運用,將品牌的ip形象擬人化,為用戶提供所需的情緒價值,不光讓品牌成功擁有記憶點,也為UGC提供素材,不斷傳播。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