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一個姜文夢想中的20年代上海灘
撰文:樊夏 矯金輝
轉載: 商業周刊中文版
視覺特效團隊Pixomondo協助姜文重現夢想中20年代的上海
Pixomondo是2001年成立于德國的視覺特效公司。它曾連續兩年因美劇《權力的游戲》獲艾美獎杰出視覺特效獎。2012年,它憑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雨果》,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得獎兩個月后,中國導演姜文的團隊打電話約他們到工作室一談。自此,雙方為影片《一步之遙》開始了一次近3年的合作。
這是姜文5部導演作品中第一次大規模啟用視覺特效元素。也是Pixomondo第一次全程參與一部中國電影長片的制作。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對Pixomondo團隊進行了專訪,談及姜文的創作習慣、Pixomondo的工作方式,以及在《一步之遙》中如何以電腦技術,還原一個姜文夢想中的20年代上海灘。
Q: Pixomondo第一次見到姜文是什么時候?就《一步之遙》你們最初聊了些什么?
A: 2012年4月,我們得奧斯卡兩個月之后,接到姜文制片人的電話,邀請我們去其工作室,展示一下我們的作品。姜文在會面快結束的時候也來了。當時《一步之遙》還在十分初期的階段。我感覺很多東西都還不確定。不過,我們知道這將是一個發生在上海的故事,一個20年代的故事,還有一些故事的梗概。后來為了便于雙方的討論,項目有了個代號叫“Project Fiv”,以至于直到今天,公司所有人都稱其為’Project Fiv”。能夠如此近距離、從最初就參與這樣一部電影的制作是很有趣的。
Q: 你們總共有多少人參與了這個項目?
A: 很多。前期的藝術和技術由北京的團隊完成。后期的特效制作等,我們在法蘭克福、洛杉磯等全球6個辦公室的團隊都參與了。
Q: 拍攝前期有那些準備工作?
A: 2012年4月,我們就和導演及主創團隊到上海、烏鎮等地做了勘景。這是一個上海的故事,我們最初是計劃在上海拍攝。但是勘景之后,我們意識到中國幾乎所有關于上海的影片都在使用(位于上海的)同一個片場,大家看起來大同小異。最終導演決定,ok,我們要重新搭一個自己的上海,在北京懷柔的片場里。所以你在《一步之遙》里看到的一切都是實景搭建+電腦特效為電影特別建造出獨特的建筑、街道、舞臺。對于我們來講,第一步是開始調研工作,查找歷史資料,然后動手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創作氣氛圖,概念設計,前期預覽(Previz),拍攝的技術預覽等。
Q: 為了搭景,要做什么工作?
A: 最初,我們力求真實。20年代的上海,是個正在建設中的都市。于是我們做了很多功課,查閱大量史料、照片,就為確認當時上海究竟都有哪些、怎樣的建筑。我們要盡力還原一個真實的上海。但是,最終,它還是變成了姜文的上海。獨此一處,無可復制。姜文希望還原的不僅是建筑,更是一種感覺。一種上海20年代帶給人的感覺。“讓我們做的更壯觀些?!彼麜f,“比真實更壯觀。”那時上海的夜生活、人們的行為方式、城市的氣場,這些才是姜文想要的。片中有一場如夢般的上海外景,我覺得它說明了,最初上海只是故事的背景,后來逐漸成了姜文這部電影的一個角色。
Q: 他提了什么具體要求?
A: 絢爛的色彩。它們未必寫實,可能超出了正常人們的認知,但足夠富有生氣。它們是風格化的,如夢似幻。并且切中電影要表達的情緒。這樣的工作很有趣,因為很多特效都是追求真實,寫實。這次,則是更藝術化的風格。
Q: 你們總共參與了影片多少鏡頭的制作?
A: 《雨果》的時候,我們做了超過850個鏡頭。這次也差不多,在成片中可能有約30分鐘的內容吧。對于一部不以特效為主角的電影,這是十分大量的特效制作了。而且這次我們多種視覺特效手段幾乎都有用到。
Q: 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A: 我們是個外國公司,這是我們首次如此深度參與中國電影長片的制作。這本身就是個挑戰。尤其是和姜文這樣的導演合作。他是個頗富想象力的人。我們作為視覺團隊,最大的職責是幫助講好這個故事,最大的挑戰就是看到導演的心坎兒里去,搞清楚他想表達的內容和方向。他從前的電影沒有使用很多特效,所以他也需要時間適應我們的工作方式,我們會在拍攝前提供一些預覽(Previz)給他和攝影師,讓他們了解每個鏡頭可能的攝制方案和效果,并做出選擇。而他也越來越有信心。最初開始拍攝的時候,我們幾乎不使用綠幕。所有場景都是實景搭建的。后來逐漸的,他能夠比較放心的選擇在某些場景使用綠幕拍攝。比如片中月夜駕車的外景就是在攝影棚中綠幕拍攝,他那時候已經能很自如的調度,提出拍攝角度的要求等。
Q: 你們的合作關系是怎樣的?
A: 從合作之初,他就確保我們是伙伴關系,而不僅僅是他發令、我們實施。我們必須能夠就創意提出意見,并互相討論。這很難得。姜文是個很強的導演,而他又恰恰要求足夠強勢的合作伙伴,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貢獻、創作。
Q: 你們的工作什么時候完成的?
A:(笑)上周五(12月12日。本片12月15日媒體點映,12月18日公映)。我們對人物做了些最終的處理。其實視覺特效是永遠沒結束的工作。導演永遠不會說他完全滿意了,總有細節可以更好。我們也一樣,總希望再好一點兒。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