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藏著中國人過年方式的最大公約數
春節“申遺”成功、讓DeepSeek銳評XX、《哪吒之魔童鬧海》拿下春節檔票房第一并超過百億票房……今年春節,可謂是熱鬧非凡。
而在短視頻平臺上,大家也貢獻了許多過節的熱門內容。《哪吒2》掀起討論狂潮、“非遺”元素融入過年的儀式感、東北冬日冰捕被萬人圍觀……
《DT商業觀察》發現,這些熱門內容并不是個例。
以快手為例,春節活動視頻的總播放量達到2000億以上,春節活動直播總觀看量超過150億,春節相關視頻點贊次數達到60億以上。有不少人和親朋好友每天不定時到快手上搖發財樹、甚至在直播間里找工作……作為月活7億的平臺,快手上的春節內容趨勢,就相當于接近一半中國人過年的趨勢。
所以,我們想從快手數據出發,看看今年春節大家都喜歡在快手上看什么內容?體現出了哪些過年新趨勢?對2025年的線上線下消費有什么啟發?(滑到文末,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完整報告)
今年春節,大家都喜歡在快手上看什么?
春節期間,老鐵們在快手上匯聚一堂,把年味兒玩出了新花樣。
《哪吒2》的風從電影院吹到短視頻里,平日里分享美食的 @毛石富 ,在短視頻里玩起了哪吒的cosplay,還繪聲繪色念起了哪吒的臺詞,獲得了超過20萬老鐵的“喜歡”。
@老陳困告告 則玩起了“磕盆拜年拿紅包”,主打一個磕得越狠、拿得越多;@加花的棒劉氏把拖拉機搖把和打鐵花結合,展示了非遺打鐵花的中式浪漫;@喬先森 則拍下了自己在飛機上意外看到的一幕:夜幕降臨,錯落的樓宇逐漸變小,萬家燈火亮起,鞭炮齊鳴……
這些或緊追熱點、或好玩有趣的、或接地氣的內容,都獲得了快手老鐵們的青睞,也離不開快手為春節推出的各種活動。
事實上,和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快手的春節活動更注重地域特色、有煙火氣、而且緊追熱點,出圈度高。
首先,像東北這樣的特色民俗風情在快手上備受關注,年味兒濃厚。
一方面,在自帶“東北基因”的快手,東北文化一直是“頂流”,“老鐵”這個稱呼也源自于東北創作者們在快手上的頻繁使用。另一方面,快手在春節期間推出的一系列活動,也讓東北年味兒更加濃厚。
比如“沉浸東北年·10小時超長直播”、被稱為“東北人自己的民間春晚”的“劉老根大舞臺陪你過小年”、展演東北戲曲民俗的“東北喜樂會”等活動。
尤其在“東北超長直播”中,@咱屯張老五 和@郭優秀早上8點在沈陽復刻的傳統手工捕魚場景;脫口秀演員@山山大爺則介紹了沈陽的特色小吃熏雞架,笑稱“到沈陽不吃雞架等于沒來沈陽”……
即使沒有去東北旅游,老鐵們也能沉浸式體驗東北年,感受大集上的吆喝聲和歡笑聲、體會洗浴中心的舒適愜意、圍觀臥龍湖冰下捕魚的“水上奇觀”。
數據證實,“東北超長直播”深受老鐵們的歡迎,最終有2.3億人次觀看。
其次,快手的春節活動很有煙火氣,有人情味。
打開快手APP,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混著老鐵們的笑聲,在"云上廟會"炸開了鍋。
福州游神的八抬大轎,金線繡的華服在冬日里耀眼;轉場到黃土高坡,社火大席蒸騰著白茫茫的熱氣,剛出鍋的棗饃甜香直往人鼻子里鉆。隔著冰涼的玻璃屏,臘肉熏香混著爆竹碎屑,年味兒正直往人心里鉆。
當然了,對于許多人來說,尤其是異地工作學習的人,“年味兒”離開不了家鄉味。春節期間,“央視網絡春晚”“遼寧春晚”“河南春晚”“北京春晚”等20省家鄉春晚在快手上直播,老鐵們看著家鄉春晚,和家人舉杯、和老友歡聲笑語。小品里的鄉音梗、節目中的家鄉美食,都會引起屏幕前人們的默契一笑。
第三,快手擅長用自己的方式追熱點,造出有快手特色的文娛IP,而且照顧到不同年齡群體的偏好,從而達到出圈的效果。
比如為了慶賀蛇年的到來,快手星年夜邀請了曾飾演“蛇怪”相柳的檀健次和飾演過“白蛇白素貞”的趙雅芝一起同臺表演,打破了“蛇精們”的次元壁;快手星芒短劇也上線了設定在東北民間傳說里的《靈蛇》,有人“以為只是普通奇幻劇,沒想到被AI史上最帥蛇仙釣成翹嘴”。
如果說不同的“蛇妖”是滿足了老中青年的文化消費需求,那么針對《熊出沒》系列春節電影打造的《熊心未泯·lIVE ON 新春音樂會》,就讓小孩和年輕人都享受其中。一位年輕人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觀后感:“我怎么哭了,因為這是我的回憶,童年時光,陪伴了我十年。”
在音樂會當天,快手頭部達人@趙夢澈 同步啟動了《熊出沒·重啟未來》的電影代金券預售,總GMV超過200萬。此后,快手站內不斷流出《熊出沒》相關內容,有對音樂會的感受,有老鐵們拍攝上傳的《熊出沒》聯動雪雕展,也有自發討論的#陪熊出沒走到蛇年 話題,這些內容使得電影得以不斷“刷臉”,票房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快手特色的文娛IP活動中,不管是快手村冬奧里的奧運冠軍,還是在快手開播和粉絲嘮嗑的明星,都卸下了光環,和大家玩到一起。
比如快手村冬奧,蘇炳添和@朝陽冬泳怪鴿一起擔任村冬奧雪地拔河的裁判,和觀眾一起笑彎了腰;小岳岳親自下廚搟面皮、包餃子,動作熟悉又親切……他們就像屏幕前的老鐵們一樣,都是“家人”,旨在和大家一起真實、快樂地過年。
這些基于快手春節活動誕生的高熱度內容,不僅成為了眾多老鐵們的春節記憶,也在快手春節的話題榜上留下了記錄。
今年春節,累計8908個話題登上快手熱榜。《DT商業觀察》經過整理發現,大家喜歡的高熱度內容大致有三類,分別是:
①有趣的春晚內容,比如#快手老鐵上春晚了#、#劉老根大舞臺小年夜才藝絕了#、#遼寧春晚收視第一#;②接地氣的春節民俗和過年儀式感,比如#過年祝福語#、#初五迎財神正確方法#、#躲春#、#過年扎什么發型好看#。
③熱門春節檔電影、短劇等文娛內容相關的,比如《哪吒之魔童鬧海》《熊出沒獨家演唱會》,短劇《靈蛇》《龍公子奇遇記》等。
這些內容對應著上面提到的接地氣、有煙火氣、緊追熱點,而且有快手特色的鮮明特點,比如#搓澡搖#、#短劇太陽雨#,都是基于快手社區特色和內容而產生的熱門話題。
過年新趨勢:搶紅包更簡單、社交更“游戲化”、還可以一邊玩一邊干正事
為了找回春節的“年味兒”,人們一邊保持傳統,看煙花、放鞭炮、討論春晚,一邊開發出更舒服、更個性的過年新姿勢。
我們從快手數據和平臺現象中總結出3個“云過年”新趨勢。
趨勢1、搶紅包的玩法變得更簡單、更容易上手了過去幾年春節,集五福、搶紅包活動一度掀起全民熱潮,然而,活動規則越來越復雜、游戲前期節奏越來越長,已經讓部分人感覺疲憊。
但就在今年,我們發現快手上的搶紅包活動,一共吸引了老鐵們“搖動”57億次,僅除夕當天,就有1.5億用戶一起搖,人均參與搖一搖7.5次。
我們研究了一下快手搶紅包活動的玩法——“搖發財樹”,發現背后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簡單好上手,“收益”明確。
除夕前,只要輕搖手機,就可以通過“搖發財樹”搶紅包,最高搖到88元紅包,如果集齊了福祿壽喜財5張普通卡,就可以合成金卡、升級發財樹,獲得除夕晚上搶黃金的機會。
相比較傳統紅包玩法,搖發財樹解決了用戶們之前會遇到的規則復雜、收益不明確等痛點,還讓參與者重新體驗了一把“集卡”的樂趣,因此深受老鐵們的歡迎。
趨勢2、游戲型社交,激活春節期間“半熟人社交”除了搶紅包更輕松,讓大家玩得更起勁兒,快手春節活動一個有趣的數據是,新建朋友關系量提升24%、私信發送量激增40%。
春節本質上是一次社會關系的再整合,需要激活和許久未見的親朋好友們的關系鏈。這個數據意味著,快手春節的游戲不止好玩,還能讓人在游戲中,加深和親朋好友的鏈接。
我們將之歸結為“游戲型社交”。
比如搖發財樹中的“偷金幣”玩法,就復刻了80、90后記憶中需要“偷菜”的開心農場。快手用戶日均偷幣高達9.6次,有人甚至開發出"互助偷金群",強化情感連接,還有金幣爭奪戰小游戲PK,在線匹配PK對手,只需要“猛戳”紅包就能爭奪最高8888金幣。
來自暑期爆款IP的虛擬社交形象“火崽崽”也有效促進了用戶間的深度交流和互動,超過8300萬用戶加入了火崽崽迎新春活動,和親朋好友一起合養火崽崽。用戶不僅能通過崽崽互訪解鎖限定春聯、組隊完成AR廟會任務,還能和好友一起“互卷”好友PK榜、分享稀缺“碎片”和裝扮。
通過“偷幣””互卷排名““分享稀缺裝扮”等輕量化且富有趣味性的交互方式,快手成功地將紅包活動轉變為激活半熟人社交鏈的強大催化劑。趨勢3、一邊看直播,一邊找工作有人在搶紅包、偷金幣,有人已經去直播間投簡歷了。
很多老鐵發現,大年初一,自己刷著刷著快手,就刷進了主播們的招聘直播間,不少人“一邊回顧春晚晚會,一邊投了簡歷”。
直播間的主播就像HR一樣詳細地介紹崗位詳情,而有需求的老鐵,只要進入招工墻點擊招聘海報,一鍵投遞簡歷或留下聯系方式,平臺就會幫助他們打破信息差,讓大家有機會拿下新年第一個 offer。
這既有快手對藍領求職需求的洞察,也有平臺科技的助力。對于藍領群體而言,春節前后正值招工旺季,快手將企業招工和藍領求職雙方的需求互相融合,因此打造了“許愿樹”和“招工墻”。
數據顯示,超2300萬人次在新春招工會展現出求職意愿,求職雙方達成初步意向的單日峰值超15萬。
可以說,2025年春節,科技與傳統在快手中碰撞出趣味橫生的“新年俗”,兼顧有趣性和實用性,一舉多得。
快手老鐵們的錢,都花在哪了?
快手老鐵們的春節也少不了“消費”。平時攢起來的錢,最適合在過年時用來“犒賞”自己和家人。
快手也將春節內容、電商和本地生活深度融合,形成“邊看邊玩邊買”的閉環,打通全域生態。
那么,快手老鐵們的錢都花在哪了?結合直播間、本地生活來看,我們總結了三個方面。去明星直播間看熱鬧、囤年貨《DT商業觀察》注意到,盡管過年期間大家的活動繽紛多彩,但“快手星光百貨”明星系列直播節目在快手乃至全網都獲得了廣泛關注。
一個關鍵的原因,就在于這系列直播和常見的"123上鏈接"式帶貨不同,而是通過“人+地域+年俗”的組合拳,將帶貨轉化為情感鏈接,給老鐵們帶來情緒價值和陪伴感。
比如平日里就喜歡美食的歌手何潔,在快手直播間和老鐵們暢聊全國各地特色美食,上演了小金桔、草莓“萬物皆可蘸辣椒”的名場面,與此同時,把美食、年貨種草給了屏幕前的老鐵。
春晚常客、“小品女王”蔡明帶來了主題為“蔡姨陪你過大年”的專場直播,在直播間化身“蔡懟懟”,爆梗頻出,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時,分享自己“開盲盒式”的獨特人生觀與生活經驗。
趙雅芝不僅用多地方言拜年,還在直播間里大方回應了“芝童CP”的話題。她分享的商品也和自己“不老女神”的稱號契合,比如養生滋補品、蛇年限定黃金等。
在大熒幕里、舞臺上,這三位明星是有光環的歌手、演員,但在快手的直播間里,她們展現出了生活的另一面。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她們也愛美食,甚至有偏愛的“黑暗料理”,她們也會5G沖浪,把親身經歷和網絡熱梗融合在一塊兒犀利發言,從而和廣大網友產生共鳴。
到線下去放松,不僅買“貴重”的東西,也花點“小錢”看電影除了線上買買買,快手老鐵們也注重體驗型消費,喜歡和親友聚會,到線下去放松放松。
根據快手本地生活數據,老鐵們最愛的一大類線下消費就是休閑娛樂,相關GMV同比增長530%。其中,電影院、電玩游戲廳、洗浴中心是快手老鐵們最愛的春節娛樂選擇。
“電影票”也成了快手過年期間最熱門的搜索詞,最受老鐵們歡迎的三部電影是《哪吒之魔童鬧海》、《熊出沒·重啟未來》和《唐探1900》。
帶著家人出門,先看部熱鬧的春節檔電影,再去洗浴中心放松身心,成了許多老鐵的春節relax日常。
除了在特定的場所享受文化、休閑娛樂,老鐵們另一大消費場所就是商場和其他線下零售店,為“大件”和“小確幸”們買單。
數據顯示,黃金、電動車、商超購物成為春節期間老鐵最愛的消費選擇TOP 3。
盡管這其中也包含著平常在高線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返鄉回城”后的消費力,但也揭示了在特定節日,新線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力的爆發不容小覷,而且老鐵們不僅重視情緒價值,也重視實用價值。
不光自己買,還要送年貨給好友今年春節前后,很多平臺上線“送禮物”相關功能,快手電商也沒落下,迅速上線了“好友送禮”功能。
人們不光可以自己買年貨,也可以挑選年貨后贈送給指定好友,且不必擔心發貨問題,“春節不打烊”活動商品可保證48小時內發貨。
與春節場景高度適配的是,送禮物的界面設計和動畫效果都有十足的年味兒,在選擇商品后,老鐵們還能寫下15個字以內的祝福語。
這些細節上的小設計,讓人感覺到“送年貨”不是冷冰冰的線上購物,而是在溫暖的傳遞祝福、增強聯系。
寫在最后
快手的2000億次春節視頻播放量、150億次直播觀看與60億次點贊,勾勒出一幅新舊交融的春節圖景。從東北游到非遺體驗,從搖發財樹到直播間求職,快手正成為中國人尋找年味、體驗年俗的超級試驗場。
春節雖然結束了,但是從快手春節消費趨勢中,我們能看到一些將延續至2025年的趨勢。
比如,新線城市(三線及以下)的消費力有很大潛力,是值得重視的消費力量。
以電影為例,快手上,最愛看電影的三個城市分別是石家莊、唐山和臨沂;而為《哪吒2》貢獻票房最多的是四線城市(37.2%),其次是二線城市(32.9%)。
其次,非遺相關的文化、旅游產品/服務可能會在2025年迎來新的高潮。
這股風從2024年李子柒回歸后,便掀起了一股熱潮,隨后又乘著春節“申遺”成功的東風,讓傳統民俗和非遺文化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再次出圈,助推非遺從“文化符號”進階為一種“體驗經濟”。
在這其中,快手聚合了搜索、社交、消費乃至就業多個場景,它不僅是內容消費平臺,也是休閑娛樂、購物、文旅等消費的決策入口。
老鐵們在這里“種草”,再奔赴線下“打卡”,形成“線上靈感-線下體驗-二次創作”的閉環。這也是快手的獨特魅力——在記錄和分享中,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年味兒。作者 / 鄭曉慧、張晨陽
運營 / 蘇洪銳 企劃 / 潘志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