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KFS,也許K拉B接更適合明年的小紅書
我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中小商家的焦慮
小紅書商業化進程越來越快,同時擁有最好的社區和最爛的商業化,如果放棄小紅書,好像也沒有其他平臺可以替代;繼續深耕小紅書,明年付費時代,流量成本攀升,壓力也挺大
那到底今年如何調整投放策略,明年還是要延續KFS策略?有沒有什么小預算也可以玩轉的打法?或許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點靈感
小紅書的投放一定要用KFS嗎?
KFS策略是小紅書品牌營銷中最政治正確的策略,各行各業都能用,不容易犯錯。但隨著商業化進程的加快,流量成長的上漲,KFS對預算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S部分,S也就是Search,指搜索占位。眾所周知搜索推廣是極其花錢的,需要聚光賬戶中有足夠的預算,持續消耗,尤其是一些有一定規模的類目詞,消耗非常快。Search已經不適應于大多數的中小商家
介于生態情況,我更建議中小商家結合B端賬號做投放策略。從KFS轉變為K拉B接、K測B復等小步快走的投放策略
定義差異:K、B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分別代表達人博主端和品牌商家端
內容差異:K的內容整體更加客觀、真實,所以它的傳播性和最終的轉化性更強;B的內容偏向主觀輸出,更具有權威性,可配合K的內容加持轉化
B端賬號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搜索權重高,尤其是自家的品牌詞和產品詞之下,搜索一定是前位,不僅可以承接搜索流量,也可以做好自家關鍵詞的防截流;第二個就是投流更高效,優化空間更大,大多數的商家還是以投K端筆記為主,但又不是所有K端筆記都能投出好的效果,需要調整筆記的時候,KOL也不一定愿意配合,B端賬號是商家自己的賬號,筆記內容調整更快,投起來也更方便
K拉B接
K拉B接適合于大部分中小預算的商家,KOL筆記配合B端賬號筆記,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分別可以獲得推薦頁流量和搜索頁流量,是一種以自然流為主的高效打法
當KOL筆記為品牌快速曝光,必然會有用戶在種草后進行回搜,進一步了解品牌和產品,在品牌詞和產品詞的搜索頁,品牌專業號搜索權重最高,所以品牌專業號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流量承接作用
到回搜階段的用戶,對產品已經有一定了解,可以用B端賬號做背書類筆記,尤其是功效類或醫療類產品,形成KOL做曝光種草型筆記,B端賬號做轉化背書型筆記,K拉B接,相輔相成,讓品牌種草更高效
K測B用
B端筆記相比K端筆記,算法考核標準更高,不容易被大規模分發,所以往往企業號筆記流量要差于達人筆記
所以,如果直接用B端賬號來測試內容和選題,時間成本更高,也更難測試出結果,但K端筆記則完全不同,基于K端賬號一定的粉絲數,筆記更冷啟動更快,也更容易獲得更大范圍的推薦
所以,可以用經過K端賬號驗證的內容模型在B端賬號進行發布,用聚光或乘風進行筆記加熱,形成K測B用的打法,降低商家時間成本,更快獲得曝光和放量
種草和商銷不同階段的內容形式
以上提到的兩種打法,不管是在種草蓄水階段還是商銷轉化階段都適用,只不過場景上略有差異
1) 種草時期場景:K端以場景輸出為主,多維場景帶入用戶真實感官來植入產品吸引用戶興趣;B端以賣點輸出為主,根據用戶痛點偏選擇性輸出產品賣點來切實解決用戶需求
2)商銷時期場景:K端主要以對產品有購買需求的特定人群為抓手,通過背書測評類場景來加強產品賣點與用戶痛點的共通性進行真實轉化;B端則以企業號干貨知識講解場景、產品的全方位講解場景等消除用戶心中疑點,增強用戶對于品牌及產品的信任感進行轉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