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標題黨,廣告人只服港媒!
這幾天許志安出軌一案,炸出許多自媒體挖出港媒令人驚呆了的各種毒舌文案,一句句有聲有色、動作連貫、一氣呵成,感覺我們看的不是文字而是動圖,而這些港媒深厚的文字功底,通常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動詞之精準
“16分鐘車廂偷食,連環(huán)激咀逾廿次”
直接將許志安偷情場面描述得有聲有色,兩行大字概括時間、地點、動作等關(guān)鍵信息,令當事人立開記者會道歉;
“五分鐘長命啜”
“大氣唔使抖一下”
“高手過招,棋逢敵手”
同樣的偷拍角度,同樣的激吻,港媒的形容令人感覺驚心動魄。同行看港媒,“高手過招”,甘拜下風。
“含、吸、啜”
之前樂基兒與黎明在家被狗仔“高難度”拍到,直接榮登周刊封面,配上連環(huán)動詞,活生生讓人腦補出一部動作小說;
“各位,細心留意,足足咀了32啖”
梁洛施和“四眼男”約會(不要亂給人取綽號啊喂)期間,港媒不只是活用啜、咀、吸等動詞,連次數(shù)都幫你數(shù)得明明白白。
比喻之犀利
“G.E.M. 宇宙尿片炸地球”
鄧紫棋只是因為演唱會造型比較前衛(wèi),就被形容為 san 級風暴;
“哪咤不怕肩周炎,春麗上身抗痛癥”
明明是可愛的丸子頭,說是春麗還好,哪咤這個畫風忽然就不對遼!
“陳凱琳 Ipad 胸醒鄭嘉穎”
Ipad 胸、A4 腰、八字 nai、事業(yè)線,不管女星是胖是瘦,港媒總能下一個你過目不忘的比喻。
“黎明鐘情厚唇吸盤嘴”
某年盤點了黎明的前女友類型,說人家鐘愛吸盤嘴就算了,還把女神舒淇跟 Q 太郎并列,這 Q 太郎得多榮幸啊。
對仗之工整
“一時失手,一雙馬蹄,一嘢踩平世界波;
一次手術(shù),一雙豪乳,一年搵盡天下錢”
志玲姐姐墜馬之后進行手術(shù),港媒信手就是一副對子,悲壯中帶有蒼涼。
夸飾之離譜
“成龍怒打衰仔,凌空飛五米”,
房祖名吸毒,成龍踹其不爭,但是這標題怕是成龍本人看到都要驚呆了。
“黑珍珠大食怪襲港”
“XX襲港”算是港媒經(jīng)典套路之一,很有一種唯恐天下不八卦的既視感,范曉萱這個還算挺萌的,與其他女星比起來的話。
“朱一龍型到噴汁”
型是很有型的,但是那個汁呢?
懸念之勾人
“林允為滿足周星馳停經(jīng)四個月”
林允拍攝美人魚期間減肥過度以至停經(jīng),標題卻省去了重點,引人側(cè)目。
“三八婦女節(jié)之驚恐事件”
黎明只是傳個誹聞,你們不要這么大驚小怪!
“高貴妃跳火辣鋼管舞”
拿舊史或影劇作品內(nèi)容大作文章更是港臺媒體慣用手法。《延禧》大火之后,《藥神》緊接上線,同樣都有戲份的高貴妃,新電影內(nèi)容被港媒截出一種蜜汁邪惡感。
“張國榮公開第一次”
只要 $3.5 買下這個小本本,你就能吃上一口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的瓜。
諧音梗之玩不膩
“陳豪偷食佘2個月”
完美染指我們童年的貪食蛇游戲回憶......
“晚晚轉(zhuǎn)場,翻云覆語”
林峰與黃千語同行,秀恩愛錯了嗎?
“Angelababy 出入黃宮,收伏黃曉明”
這個瓜在當時算比較大,但是她買了洗頭水還是生發(fā)水我真的沒有興趣知道好嘛!
似乎漢語的博大精深,有一半都讓港媒發(fā)揚光大了。其實不止娛樂版,港媒的政經(jīng)新聞也常常寫得相當不正經(jīng),還是沿用了上面幾大套路:
“澳門大鼻硬搶600億地皮,大劉:我被強奸”
......你沒有,別瞎說。
“高佬和向朱凱迪發(fā)死亡恐嚇”
這個死亡恐嚇配上封面畫風是真的很可怕了,感覺看著像在追劇一樣,讓人一邊不敢多看一邊又目不轉(zhuǎn)睛。
說到底,媒體用語差異,和文化、讀者、和整體環(huán)境都有關(guān)系,香港開放久矣,狗仔文化在港臺始終興盛,雖然大有爭議卻也大有人看;港式貧嘴更早在星爺電影和 TVC 時期就已風靡各地,誰的表情包里沒有幾句賤萌賤萌的臺詞?
經(jīng)典港片臺詞
“不要因為我是嬌花而憐惜我,出力吧!”
......你個石榴口味真重。
“晚上不睡覺,又出來假扮王祖賢?”
王祖賢:假扮王祖賢我是專業(yè)的好咩?
如何用一句話讓人知道你好騙: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我不要美,不要男人,只想吃東西”
是多少21世紀女性的心聲呀。
這些臺詞,自黑黑人,犀利大膽,又不脫市井氣息,好不快活。這股“歪風”,不止在港片港媒中能見,對外來譯名也是分分鐘不放過。
奇葩港譯片名
大概所謂入鄉(xiāng)隨俗,港譯片名把許多歐美大片也冠上了濃濃的港味,讀來非常有意思:
《水形物語》The Shape of Water
港譯《忘形水》
此時此刻,應(yīng)有 BGM 一首:給我一杯忘形水~
《國王的演講》 The King's Speech
港譯《皇上無話兒》
爆料皇上無話兒的,你可真大膽!不過小聲補充,無話兒在粵語就是口吃的意思,這個雙關(guān)是不是很厲害。
《忘年戀曲》 Adore
港譯《我愛你媽》
你以為是溫馨片“我愛你,媽”,其實是倫理片“我,愛你媽”。
《為什么是他?》 Why Him?
港譯《未來外父插女婿》
請告訴我,為什么到了香港就這么重口???
《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
港譯
《作死不離3兄弟》
《打死不離3父女》
《打死不離歌星夢》
連印度劉德華阿米爾汗都被強冠上了 #打死不離# 標簽,感覺一個個離原片名越來越遠......
《伯德小姐》 Lady Bird
港譯《不得鳥小姐》
不得鳥的翻譯,伯德小姐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愛寵大機密》 The Secret Life of Pets
港譯《Pet Pet 當家》
疊音 pet pet 應(yīng)該是港譯比較可愛的片名之一了,也是搭上了粵語的諧音,莫名萌了一把。
這些港媒浮夸套路,尺度把握的好是一種幽默,越了界限就容易令人感到不適。雖然壹周刊紙本已經(jīng)停刊了,但是相信港媒獨一無二的犀利風格,還將用別的形式持續(xù)下去。反正你偷偷地贊,偷偷地收藏,不要說是我整理的哈。
數(shù)英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遵守規(guī)范
作者公眾號: 數(shù)英DIGITALING(ID: digitaling)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