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DeepSeek重磅研究一|SHEIN的政策套利范式革命
在AI技術席卷全球的今天,今年春節一個名為 DeepSeek 的工具正以驚人的速度“出圈”。本文正是經由我們問的問題,主要內容由DeepSeek撰寫。
工具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簽。
或許正如網友的調侃:“以前是人指揮機器,現在是機器幫人開掛。” 而 DeepSeek 的火爆,恰恰預示著一個新規則:未來的贏家,永遠是那些最懂“如何高效思考”的人與工具。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那個贏家。(關注公眾號:湯飛)
以下為正文:
有句話說得好,財富的本質是在政策、技術、欲望之下的個體、組織的時空承接能力。任何經濟周期都有人、都有組織成為財富英雄!
SHEIN這個品牌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但它已經悄悄地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品牌之一。
在湯飛老師看來,今天出海的全新語境下,SHEIN的崛起絕非單純“小單快反”商業模式的勝利,而是精準捕捉國際政策窗口期的戰略成果。
其中,萬國郵聯(UPU)終端費體系、美國800美元以下進口免稅政策(De Minimis Rule)與中國出口免稅政策構成的"政策三角",為其構建了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成本護城河。這三項政策的交叉作用,也直接重構了早期跨境電商的底層經濟模型。
今天,湯飛老師與大家一起深度解剖SHEIN如何捕捉跨境的政策紅利并轉化為生產要素。(關注公眾號:湯飛)
01
萬國郵聯政策:國際小包流通的"隱形高速公路"(UPU終端費機制對輕小件商品的特殊價值)
1. 終端費定價權的結構性紅利
根據UPU第七附加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發送2kg以下小包,終端費僅為1.5-2.5美元/件(遠低于商業快遞的15-30美元)。SHEIN 85%的包裹重量控制在1.8kg以內,2022年通過該機制節省國際運費超12億美元。
2. 郵政網絡與商業快遞的套利空間
SHEIN創新采用"郵政+商業"的混合物流:
(1)前端郵政清關:利用中郵、新加坡郵政等成員國的郵政通道批量清關,規避商業快遞的嚴格查驗。
(2)末端商業配送:在目標國境內切換為FedEx SmartPost等地面服務,時效從傳統郵政的20天壓縮至7-12天。
該模式使單件物流成本控制在$2.8-$3.5(競爭對手平均$6.2),成本優勢直接轉化為終端價格競爭力。
3. 政策風險的動態對沖機制
面對美國威脅退出UPU帶來的終端費上漲風險,SHEIN提前布局:
(1)在土耳其、墨西哥建設中轉倉,將包裹拆分為符合當地De Minimis標準的子包裹;
(2)與中東歐國家郵政簽訂"終端費鎖定協議",確保2025年前費率漲幅不超過3%;
(3)投資以色列Freightos等物流科技公司,實時監控全球300+郵政渠道的性價比波動。(關注公眾號:湯飛)
02
美國800美元免稅政策:跨境零售的"黃金分割線"(De Minimis Rule對商業模式的顛覆性重塑)
1. 關稅豁免的規模效應裂變
美國海關規定:800美元以下個人自用包裹免征關稅(服裝類普通稅率為12-32%)。
SHEIN通過三項策略最大化政策紅利:
(1)訂單碎片化:將客單價精準控制在$75-$120,確保90%訂單適用免稅政策;
(2)包裹原子化:單包裹貨值嚴格限定在$780以內,通過拆單系統自動規避關稅觸發;
(3)申報策略優化:與海關經紀公司開發智能申報系統,自動匹配最低稅率商品編碼。
2022年數據顯示,該政策使其美國市場毛利率提升9.2個百分點。
2. 與快時尚特性的深度耦合
800美元門檻與小單快返形成化學作用:
(1)降低試錯成本:首單100件的測試成本從$2400(含稅)降至$1680(免稅);
(2)加速爆款迭代:補單周期3天內可完成免稅清關,較傳統進口模式快5倍;
(3)價格彈性操控:免稅節省的成本轉化為$9.9連衣裙等極致定價策略。
3. 政策套利引發的監管博弈
面對美國海關可能修改De Minimis規則的威脅,SHEIN建立動態應對體系:
(1)數據監控系統:實時追蹤美國國會HR6978等法案進展,提前6個月預判政策變化;
(2)供應鏈彈性建設:在印第安納州布局保稅倉,預設"免稅/征稅"雙模式切換能力;
(3)游說能力構建:加入美國時尚協會(USFIA),通過行業聯盟影響政策制定。(關注公眾號:湯飛)
03
中國出口免稅政策:制造業紅利的乘數效應(增值稅全鏈條免稅對成本結構的根本性改造)
1. "免、抵、退"政策的極致運用
SHEIN通過三類資質組合最大化稅收優惠:
(1)跨境電商綜試區政策: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深圳前海15%稅率);
(2)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認定:代理出口退稅周期從45天壓縮至7天;
(3)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00%;
這使得其綜合稅負率僅為4.7%(傳統外貿企業平均11.3%)。
2. 與產業集群的協同進化
廣州番禺供應鏈基地的特殊政策:
(1)出口監管創新。海關對"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代碼1039)實行簡化申報,單票報關成本從120元降至6元;
(2)外匯結算便利。允許跨境電商企業外匯收入按一定比例(現行35%)留存境外;
(3)增值稅免征。對小微企業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覆蓋85%合作工廠。
3. 政策工具包的組合創新
SHEIN獨創的"政策疊加"模式:
(1)保稅區前置倉。利用廣州南沙保稅港區"一日游"政策,完成面料"進口-出口"循環獲取退稅;
(2)中歐班列補貼。通過"粵滿俄"班列運輸冬裝,享受地方政府每集裝箱3000元運費補貼;
(3)RCEP原產地累積。東南亞工廠生產的蕾絲輔料可計入中國原產地成分,獲取更低的協定稅率。(關注公眾號:湯飛)
04
政策三角的協同共振:構建成本懸崖效應
三大政策的交互作用形成獨特的"跨境成本曲率":
1. 成本結構的非線性壓縮
以一件$20連衣裙為例:
(1)生產端:中國免稅政策降低7%成本(增值稅節省);
(2)流通端:UPU政策削減62%國際運費;
(3)消費端:De Minimis規則免除19%關稅;
綜合成本較傳統模式下降43%,構筑起難以逾越的價格鴻溝。
2. 商業模式的生態重構
(1)庫存周轉。政策紅利支撐的物流速度使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0天(行業平均90天);
(2)現金流效率。出口退稅加速使現金循環周期出現負值(-15天);
(3)規模壁壘。單日處理50萬包裹的能力需要政策套利、技術系統、基礎設施的十年積累。
3. 地緣政治的脆弱平衡
政策紅利背后暗藏三重風險:
(1)美國關稅壁壘。若取消De Minimis規則,SHEIN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將消失18%。
事實上,這一風險正成為現實。2月1日,特朗普為了阻止利用小額免稅制度蠶食美國市場的中國電商企業,投下了關稅炸彈,新規于2月4日生效。總結下來有三點:
第一,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關稅;
第二,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關稅;
第三,取消價值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關稅豁免政策。
但反轉是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恢復了針對中國小包裹(價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此時,距離特朗普取消這一免稅門檻,僅過去不到一周。
(2)UPU改革壓力。終端費市場化可能導致小包物流成本上漲200%;
(3)中國監管收緊。跨境電商稅收優惠可能在2025年縮減30%。(關注公眾號:湯飛)
05
SHEIN的政策能力啟示: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塑造
1. 政策嗅覺的工業化運作
設立全球政策研究院(GPI),配備50人專家團隊,用機器學習監測190國政策動態,建立包含3000個政策變量的決策模型。
2. 合規體系的科技化轉型
開發智能合規中臺,實現:
(1)自動生成符合43國標簽要求的洗水嘜;
(2)實時校驗300+環保認證標準;
(3)動態調整跨境包裹申報策略;
3. 利益共同體的戰略構建
通過投資海外本土企業(如羅馬尼亞物流商QuickBox)、參股國際行業組織、資助高校供應鏈研究,逐漸從政策接受者轉變為規則影響者。(關注公眾號:湯飛)
最后的話
SHEIN政策套利的范式革命
SHEIN的實踐揭示了全球化2.0時代的競爭本質:企業必須建立"政策即生產要素"的戰略認知。
其核心能力不在于單純享受政策紅利,而是構建了將政策變量轉化為生產要素的"轉換器"——通過數字化系統將分散的國際規則編碼為可計算的參數,進而重組商業模型。
這種能力使得SHEIN在政策變動的湍流中,始終能捕捉到暗流涌動的商業勢能。
當競爭對手還在研究現行政策時,SHEIN的算法已在模擬五年后的政策情景,這種對規則的前瞻性駕馭,或許才是其最深的護城河。
希望對正在籌備或是展開企業出海的你有所啟發!(關注公眾號:湯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