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玩轉開工季營銷,爭做打工人最強嘴替
眼睛一睜一閉,春節仿佛一場大夢,打工人正在逐漸適應牛馬節奏。
話說已經是開工的第四天了,大家都找回工作狀態了嗎?
復工后的第一個陣痛期,便是上4休1再上5,不懂就問:這跟連上9天班有什么區別(bushi)?
在節后開工的特殊時段,打工人普遍存在焦慮、疲憊等情緒,甚至還有不少人抗拒上班。
洞察到這一點伊利,化身為打工人的“開工好搭子”,圍繞“開工沒有回頭箭,喝口牛奶再上線”的活動主題,創意玩轉開工季營銷、爭做打工人最強嘴替。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精準洞察復工痛點
地鐵海報引起大眾共鳴
在美滋滋地度過春節假期后,有人缺乏工作動力,也有人不適應工作節奏,還有人拖延癥不斷發作......這些都是打工人復工期間存在的痛點問題。
為了給廣大職場人加油打氣,伊利選擇將開工海報搬進北京芍藥居地鐵站,把打工人的通勤之路變成臨時的 “精神充電站”,為大家注入滿滿的信心和能量。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地鐵站作為眾多打工人每日通勤的必經之地,對他們來說往往帶有沉悶的色彩,擁擠的地鐵車廂也時常令人喘不過氣來。
印有 “開工隨時奶一口,煩事都能double Q”、“心靈雞湯沒空聽,香醇牛奶來一瓶” 等玩梗文案的伊利海報,制造出的輕松氛圍與疲憊的通勤場景形成鮮明反差,使得打工人在熟悉又日常的場景中得到情緒慰藉。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伊利的這一系列地鐵海報,巧妙抓住了職場人在復工階段的心理狀態,并通過廣告文案精準勾勒出工作麻木、職場畫餅等普遍痛點,有效觸達打工人的情緒,從而引發強烈共鳴。
同時呢,海報文案還結合了伊利旗下的多款產品信息,如“格子間的大腦不能宕機,喝一口呼倫貝爾的牛奶助助力”,就突出了伊利牛奶源自呼倫貝爾優質奶源的優勢。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伊利先以“開工沒有回頭箭,喝口牛奶再上線”的文案,點明復工的不可避免,又以輕松的口吻鼓勵職場人積極面對,讓職場人感受到品牌對他們的理解和關注,成功與打工人建立起情感連接,并順利完成旗下產品的推廣。
構建職場搭子人設
強化品牌暖心形象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而品牌人格化則是當下品牌營銷的重要一環。
伊利一直堅持塑造暖心的品牌形象,與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讓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更容易注意到并選擇伊利,使自身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比如這次,伊利為開工打工人定制了兩款周邊——造型酷似 “箭靶” 的開工包上,印滿了 “錢多活少”、“升職加薪” 等職場祝福,成為無數打工人的 “嘴替”;寫滿“職場放松指南”的開工日歷,則承包了打工人一整年的打氣語錄,還把不同產品的特質融入職場梗中,讓工作回歸日常生活。
圖源:伊利牛奶官方小紅書
當這些趣味周邊出現在辦公室等工作場景中,無疑給足了職場人開工儀式感,也進一步強化了與打工人的情感連接。
對于年輕一代的職場人而言,伊利周邊作為“貼心搭子”出現在工作場景中時,多多少少能來帶心靈慰藉,他們也會對品牌產生更高的忠誠度和依賴感。
場景化產品定位
從功能需求到情緒補給
當物質供給過剩時,精神匱乏成為最大的市場機會。
伊利抓住了情感資本主義時代的商業密碼,通過將品牌轉化為“職場生存的情緒基礎設施”,不僅實現了短期銷售轉化,更在消費者心智中植入了“牛奶=職場幸福感”的深層認知。
品牌通過精準的場景化產品定位,巧妙地將全系產品融入到開工場景之中。
在地鐵站和寫字樓周邊,伊利抓獲野生打工人 “現身說法”,在交流新年開工愿望、復工充電小妙招以及退休想法時,自然地提及伊利產品在開工周的陪伴作用。
比如談及如何快速恢復精神應對工作時,引導出伊利牛奶富含營養,能為打工人補充能量 。這種產品與場景的深度融合,讓消費者在特定場景下能夠快速聯想到伊利產品,強化了產品的記憶點和實用性認知。
而品牌以職場搭子的身份介入,本質是提供職場生存的輕量級解決方案——用一瓶牛奶緩解疲憊,用一句“我懂你”消解孤獨,將產品轉化為職場人的“情緒創可貼”。
整體來看,伊利開工季營銷的本質是通過場景化產品設計+情感化內容敘事+全渠道滲透,將乳制品從“營養品”升級為“職場生存剛需”,成功驗證了“場景即需求”的營銷邏輯。
在未來,品牌需進一步挖掘細分場景中的用戶痛點,以更輕量化、趣味化的方式實現品效合一。
作者 | 蘇秦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