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界新貴:鮮Q面?
如果食品界的“卷”有段位,那方便面行業的卷應該算是“龍卷風”。
各大品牌孜孜不倦,將產品競爭的每個維度都battle了一遍:拼口味、拼食材、拼湯底、拼包裝、拼營銷……
究其原因,方便面正餐化趨勢下,大眾對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能快速飽腹,還要美味好吃,有時還得提供點情緒價值。
品牌間的高強度競爭,加速了方便面品類進一步升級,讓更多優質產品進入了大眾視線。
比如康師傅最近推出的重量級新品“鮮Q面”,就憑借行業領先技術打造的“宛如現煮”的出色口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口糧。
在小紅書,有網友表示讓鮮Q面“連續承包一周的宵夜”,一邊驚嘆“泡著吃竟然和煮的一樣好吃”,一邊忍不住調侃“康師傅果然沒有瓶頸期”。
為什么這碗鮮Q面能被年輕人青睞?作為新品,它又為何能引起大眾關注?
以Q彈鮮面差異化突圍,深耕年輕化細分場景
事實上,康師傅鮮Q面這一差異化新品的推出,是看到了確定性的市場機會,也是品牌占領細分市場、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消費者渴望“將健康飲食融入日常生活”。
這一訴求,也催生了更多消費潛力,給快消市場帶來了新機遇,低糖飲料、減脂零食等受到年輕人熱捧。
這一大背景下,方便面行業同樣在健康化、品質化方向上不斷加碼升級——“非油炸面”成為各大品牌爭相發力的新領域,開始了它的“崛起之路”。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非油炸方便面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非油炸方便面在2023年的市場規模有71.45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了11.63億元,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還在持續上行。
市場爆發潛力,這也意味著,非油炸賽道新品的誕生,能為康師傅帶來新的市場增量,實現品牌的擴張。
結合行業現狀去看,方便面其實是一個發展成熟且競爭充分的行業。
各大品牌的知名度趨于飽和,消費者規模和頻次相對固定,這也意味著一個品類的規模天花板即將觸頂,同行間進入到存量競爭。典型的表現就是——大家跟風卷入單一口味、同質化模仿相互擠壓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用品類創新、實現競爭突圍,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法。典型的例子是每日堅果,它從既有大品類“堅果”中找到了細分切入點,開創出新的品類。這一創新不僅讓品牌脫穎而出,而且形成了億級的市場機會。
康師傅鮮Q面作為創新產品,同樣是品牌跳出“同質化競爭”,用品類作突圍的表現。如果深入去看,鮮Q面實打實解決了“非油炸方便面”賽道的痛點,打開了新的消費場景和溝通人群。
目前市面上多數非油炸方便面,常被消費者詬病“面條不入味” 、“需要長時間煮泡才能好吃”。非油炸面的包裝形態多以袋面為主,也是這個原因。
而鮮Q面采取行業領先的創新工藝,讓面條擁有“宛如現煮”的口感,這一核心優勢也成為康師傅鮮Q面區分于其他產品的重要標志,為消費者提供了購買理由。
如果從“產品口味”、“獨特性”等維度來觀察鮮Q面,那么康師傅顯然有備而來。
根據藝恩營銷智庫發布的《2023-2024年方便面品類及品牌社媒聆聽分析》報告,口感因素占據方便面消費需求的首位,食用場景、情感需求的影響比重在持續提升。
康師傅鮮Q面以肉末擔擔面、精燉牛腩面、什錦海鮮面三種口味,制造了產品新鮮感,勾動了年輕人的味蕾。
從消費場景去看,一方面,兼具健康感和美味的鮮Q面,能覆蓋到年輕人生活的多個食用場景。
它是獨處追劇時的助興搭子、小餓小饞時的一口滿足,可以低負罪感解饞;也能作為工作加班時的便捷一餐,快速補給能量。
另一方面,鮮Q面還創造了更多新的機會場景。
當下,城市新中產人群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務,也偏愛外出旅游、鍛煉健身等活動。作為觸手可得的健康感美味,鮮Q面建立了更多產品角色——體力消耗后的餐點補給、戶外露營時的山野美味、乃至于徒步旅行時的樂享美食。
結合產品的包裝設計來看,桶裝和杯裝兩種規格,針對性滿足了正餐和解饞的場景需要。相比一般方便面的外觀,扣蓋包裝的小設計,更趨向“方便食品”的大品類符號,在實用性上也頗具匠心——即便臨時有事離開一會兒,也能“鎖住”鮮面口感。
營銷推廣上,康師傅同樣從“場景”入手,一舉打響鮮Q面新品知名度。
具體來看,鮮Q面上市之初,康師傅就讓一輛名為“快樂康面巴”的品牌推廣車,開到了大學商圈、辦公園區和生活集市,用產品上街的方式,走近大眾、吸引年輕人。
線下巴士相當于一個流動廣告位,能覆蓋更多場景和人群,承擔吸睛種草、獲客引流的功能。
而每一個遇見“快樂康面巴”的年輕人,都可以在現場試吃,還有機會通過在社交媒體打卡分享,領取一份新品。
換句話說,這輛線下巴士相當于搭建了一個真實的場景櫥窗,讓康師傅與來往行人直接互動,既增加了品牌的親和力,也通過實際的產品體驗、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線下的火熱氛圍也引爆了線上的互動討論度,為鮮Q面創造了社交話題。
在社媒平臺上,第一批嘗到鮮Q面的年輕人開始蓋章認證“和之前吃過的泡面都不一樣”、“好Q彈勁道的面條”、“0油炸當夜宵吃沒負擔”。在小紅書的相關話題下,年輕網友化身“自來水”,進一步擴大鮮Q面的聲量。
如果仔細查看小紅書的評論區就會發現,鮮Q面產品的口感記憶點——“這面像剛從鍋里撈出來似的”,伴隨年輕人的好評而擴散。康師傅也順勢將鮮Q面的新品推廣,轉化成一個參與門檻較低且具備社交屬性的傳播事件。
可以說,憑借一碗“Q彈鮮面”,康師傅再次贏得年輕人的心,讓鮮Q面得到第一批種子用戶的自發站臺。
挖掘品牌和行業新增量,重新定義方便面的可能性
總體而言,透過差異化新品和年輕化傳播,康師傅找到了非油炸面行業的“真增長”。
這里所謂的“真增長”,它意味著——通過消費場景的增加或細化,挖掘到新的消費需求,從而獲得品牌增量、而非透支存量。與此同時,品牌也透過產品創新,做大了行業市場。
具體來看,鮮Q面以“宛如現煮”的口感,建立了非油炸市場新標桿,重新定義了方便面的可能性。除了“懶得做飯選外賣”、“追求健康天天吃沙拉”外,消費者又有了新的選項。
與此同時,除了非油炸面的原有受眾,一些不愛方便面、未嘗試過非油炸面的人群,可能由于鮮Q面的出現,滿足了特定場景下的需求,開啟了非油炸面的嘗新之旅。
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去,非油炸方便面是作為一個產品隨機進入到消費者的購物車。未來,一碗“現煮口感的0油炸方便面”,或許會因為“品類的忠誠”而進入消費者的優先選擇序列。
如果站在品牌層面去探究,得益于0油炸重磅新品的面世,康師傅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產品布局,驅動品牌業績的增長。
一方面,康師傅用常規迭代的經典口味大單品,如紅燒牛肉面等,持續鞏固存量市場的優勢。
另一方面,它能持續培育爆款新品,比如以“大肉塊”為賣點的御品盛宴,進一步塑造頂級方便面的高端形象;鮮辣好吃的剁椒魚片湯面圈粉眾多年輕人,一舉成為方便面界“新晉頂流”。這一次,鮮Q面以現煮般美味和低負擔健康感,用新賣點帶來新的消費力,挖掘到新增長空間。
概括來說,行業領先品牌康師傅推出高產品力的“0油炸面”,既拉動了行業基本面的增長,也帶動了品牌價值增量。
寫在最后
如今,消費大環境在分級,成熟行業進入了創新突圍的新周期。
一些品牌選擇短期收割流量來刺激消費,拉動銷售,這是一種應對方法。也有品牌選擇創造品類新品、開辟新疆域,收獲更多消費者認可,這是另一種增長方式。
無論何種選擇,真誠利他的產品始終是不變的根基。而康師傅作為方便面頭部品牌,也以產品創新為基石,始終走在自己的路上。
作者 / 胡漢三@huwenwen11
設計 / 鄭舒雅 運營 / 蘇洪銳
企劃 / 宋慈航 主編 / 鄭曉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