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生意經:品牌玩轉玄學的四大套路
引言
從塔羅牌到風水家居,從寺廟聯名到好運符文創,玄學以其獨特的神秘感和情感吸引力,成為年輕人消費中經久不衰的獨特偏好。
據網易數讀調研顯示,曾有過“算命”經歷的年輕人占比高達78.81%,這意味著4個年輕人里就有3個相信“算命”。同時,眾爍社媒魔方數據顯示,關于“玄學”,全網全年(2024年)互動量達4.4億+,作品及熱度屢創新高。這背后不僅是消費者對好運和祝福的期待,更體現了其對情緒價值的追求。
年輕人對好運的追求是無窮盡的,畢竟錢包不會拒絕任何一次好運的“誘惑”。
那么,品牌如何抓住這股玄學熱潮?接下來,我們將從四個關鍵策略出發,剖析品牌如何巧妙運用玄學元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第一招:
場景聯名,玄學文化的認知借勢
將玄學融入具有文化背書的場景,實際上是在利用這些場景的情感和文化屬性,縮短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寺廟、占星館等場所,不僅是精神寄托和命運探索的象征,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場景自帶情感溫度,能夠喚起消費者的內在認同感。
例如:京東家電洞察年輕人“上班上進不如上香”的心態和對生活好運的渴望,聯合海爾、海信、TCL、小米五大家電品牌一起,在寺廟門口放置巨型木魚裝置。借助寺廟在大眾心中的神圣地位與木魚的玄學象征意義,將品牌與消費者對好運的渴望相連接,從情感層面打動消費者。
Fendi 與靈隱金田池合作推出香氛產品,把古老寺廟文化的寧靜、祥和與奢侈品牌的精致、時尚融合,既為香氛賦予獨特文化內涵,又滿足年輕人對高品質、有精神價值產品的追求。
餓了么x永福寺推出了有求必“櫻”展,現場可以寫心愿掛祈愿卡、買聯名款“慈杯”咖啡、CoCo新品櫻花粉荔+好運吸管,浪漫氣氛十足。
此外,像占星主題餐廳、塔羅牌設計文創品等,也通過場景的結合,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好運能量”。
這種場景聯名,超越了單純商業合作,是品牌與消費者在情感和文化層面的深度對話,讓消費者在體驗產品時,獲得情感共鳴與文化滋養,從而提升對品牌的好感度。
品牌啟示
選擇玄學場景時需注重文化契合度,避免過度商業化,同時通過場景聯名將“好運”具象化為一種儀式感,既能增加產品附加值,也能創造深刻記憶點。
第二招:
好彩頭設計,把好運寫在產品上
好運,不止需要情感同頻,更需要簡單易懂。而其中最直接的感知,莫過于產品的設計本身。從包裝到功能,好彩頭的設計能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感受到產品背后的祝福寓意。
近兩年來,在冬至日頻出圈的思念-好彩頭湯圓——柿柿如意,萌趣外觀和好彩寓意,為消費者提供了分享的動力和話題。
消費者在冬至這個特殊的節點,煮一碗漂亮的柿柿如意湯圓,吃之前往往會先發個朋友圈、微博或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向親朋好友展示并分享這份美好,引發了其他用戶的共鳴和互動,從而自然在無形之中擴大了產品的曝光。
今年北京頤和園推出的上上簽餅干,也同樣別出心裁。
整個包裝仿照寺廟抽簽桶設計,具有濃厚的中式玄學風格;桶內餅干則模擬抽簽桶里的簽文,每根餅干上的字各不相同,各含寓意,趣味十足。
年關將至,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消費者在春節對于好彩頭的需求,達到了頂峰。旺旺大禮包、金元寶巧克力、紅色主題禮盒等一系列好彩頭設計,既貼合節日氛圍,又刺激購買欲望。
品牌啟示
好運設計需要在視覺和功能上做到雙重落地。一方面,用符號化設計(如元寶、紅色、祥云等)傳遞好運信息;另一方面,將寓意與產品實際功能結合,讓消費者不僅感受到“好運”,更愿意為實用性買單。
第三招:
解壓神器,用玄學提升日常幸福感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壓力成為年輕人最為顯著的困擾,而玄學的另一大魅力,恰恰在于它能有效安撫情緒。品牌如果能夠圍繞“打工人”的情緒需求,推出具有玄學屬性的解壓周邊產品,將不僅滿足他們對心理舒緩的期待,還能通過日常化使用,增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接。
木魚,作為近年來崛起的賽博玄學元素,迅速引發年輕人的關注。在趣味性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下,年輕人通過敲擊木魚來積累“功德”,期望借此獲得好運的庇佑。
一點點和Mstand都看到年輕人對木魚的喜愛,紛紛推出木魚周邊,迎合消費者好奇心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波銷量增長。
針對地方拜神習俗,茉莉奶白推出“圣杯”周邊,讓大家“遇事不決擲一下”。
還有不少潮玩品牌推出一些“開運擺件”,結合風水和可愛設計,將小產品變成辦公室的“好運擔當”,為大家在高度集中的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一點心靈釋壓。
這些產品以創意為橋梁,將玄學與情緒療愈連接,讓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有趣、有儀式感的方式緩解壓力,感受好運氛圍,實現品牌與消費者在情緒層面的深度綁定。
品牌啟示
圍繞情緒需求打造解壓神器時,重點是產品與玄學之間的奇妙結合。運用玄學符號/物件傳遞轉運能量,或者將好玩有趣的元素融入情緒療愈產品,讓消費者在使用中感受到好運的儀式感與獨特體驗。
第四招:
諧音梗傳播,用幽默打造記憶點
玄學本身自帶一種神秘與趣味的張力,而通過諧音梗的傳播方式,可以進一步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讓好運理念更具記憶點。輕松幽默的諧音梗不僅符合年輕人喜愛的“梗文化”,還能讓傳播更加出圈。
前段時間大火的工牌諧音梗受到辦公室打工人一致好評,大家紛紛在網上分享自己獨特的工牌,引無數打工人直呼搞笑好玩。在年輕人熱衷的 “梗文化” 環境下,品牌也緊隨其后,以輕松幽默的諧音梗方式傳遞品牌信息。
好比旺旺和轉轉的跨界聯名,跨越美食與科技的界限,將滿滿的祝福和好運凝聚成一箱“轉運又旺財好運箱”,希望給消費者帶來滿滿一箱的好運。
其中把“轉轉”的轉變成“轉運”的轉,通過這種語言上的雙關與情感設計,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結。
還有前段時間,出圈的Tiffany在社交媒體刮起的“克老板”風潮,因為Tiffany的諧音是“踢翻你”。目前在小紅書搜索“Tiffany”,后面關聯的第一個詞條就是“Tiffany玄學屬性”,第四條是“Tiffany克領導款式”。
恰逢春節這一傳統佳節,如果品牌能夠巧妙地將“好運”與產品或活動結合,通過諧音策略激發消費者共鳴,將更易引發廣泛傳播。
品牌啟示
諧音梗的運用需要與品牌調性和產品特點緊密結合,避免生硬拼湊。此外,結合熱點場景或節日主題,將諧音梗融入整體傳播策略,更能激發消費者的共鳴和互動。
結語
玄學的熱潮反映了當代消費者對情感共鳴和精神安慰的深層需求。從寺廟聯名的場景賦能,到好彩頭設計的視覺傳遞,再到解壓神器的情緒療愈和諧音梗的趣味傳播,品牌可以通過這些巧妙策略,將“好運”深植于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然而,玄學營銷并非一味追逐熱點的簡單套路,而是需要深刻理解文化與消費者心理。只有真正找到品牌調性與玄學元素的契合點,將好運的概念融入產品、設計和傳播全鏈路,才能讓玄學成為助力品牌長效價值增長的利器。
* 部分圖片來源小紅書及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 我們是誰 —
成立于2015年,國內領先的品牌營銷服務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國內領先的營銷與互聯網公司,平均具備10年以上品牌營銷經驗;
基于縝密的數據分析和深度的人群洞察,圍繞品牌的多維建設,為品牌提供「爆品打造」「創意服務」「整合營銷」「內容種草」「精準投流」等全鏈路解決方案;
策略引領+實效創意+高效執行=生意增長,陪伴中國品牌,實現持續的用戶深耕和生意增長,為品牌發光不懈努力。
如果您在品牌打造、營銷玩法上有相關業務需求,歡迎聯系我們,共同探討,共赴增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