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年與君相遇!城市IP微短劇《面若桃花》第二季正在熱播!
11月20日起,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江蘇中心和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指導,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容量短劇聯合出品,蘇州廣電旗下更廣公司制作的蘇州城市IP微短劇《面若桃花》第二季在央視頻、抖音、蘇州廣電、容量短劇、來看短劇APP等全網渠道網臺聯播,在海外渠道多終端同步上線。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推薦作品,《面若桃花》第二季堅持精品化內容創制,聚焦蘇州最知名的城市文化個體“唐伯虎”,講述古城文脈與青春熱愛的靈感碰撞,呈現姑蘇城千年文脈的根與魂。同時,《面若桃花》第二季被列入網絡視聽司發布的微短劇國慶檔推薦片單,29部優秀微短劇入選,作為微短劇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集中展示。
2021年,蘇州廣電旗下更廣公司推出12集、每集時長10分鐘的互聯網微連續劇《面若桃花》,以江南文化為內核,以“蘇州面”為創作載體,與蘇州地方文化、城市特色和旅游資源緊密結合,隨后歷時三年打造成為蘇州城市文化IP。
2024年春,《面若桃花》第二季進入全新選題階段,如何繼續打造具有鮮明江南文化特質與時代色彩的微短劇作品?在蘇州城市的集體文化記憶中,最家喻戶曉、濃墨重彩的超級個體,莫過于江南才子唐伯虎。
2024年是唐寅逝世500周年。《面若桃花》第二季創作選題,最終決定聚焦這個“城市文化超級個體”。劇本故事聚焦青春與成長兩大主題,通過職場青年與明代才子唐寅“平行時空”的對話,彰顯當代年輕人對中國經典、對江南文化的熱愛,傳遞蘇州人自古至今對故鄉、對文化、對生活的熱愛和風骨。
《面若桃花》第二季主演陣容
《面若桃花》第二季以當代都市職場為題材,深入挖掘青春與成長主題,講述了年輕的海歸時裝設計師桃子,遇見了穿越到現代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唐伯虎憑借其對于江南美學范式的深刻洞察,為熱愛傳統文化但不得要領的設計師桃子提供了新的靈感巧思。二人在與古為新的江南生活方式中,也各自找到了人生瓶頸期的突破口,最終堅定初心,以青春無畏的選擇構建屬于自己的桃花源。
微短劇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廣受關注和歡迎的文藝新形態,并成為網絡視聽領域的“流量高地”,其關鍵點在于以小切口呈現宏大的時代主題,點燃創作熱情、記錄人生百味、抒發真情實感,在內容題材、故事結構、呈現方式等方面頻頻出新。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微短劇呈現出主流化、精品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024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促進新型文旅整合營銷模式。《面若桃花》第二季積極響應號召,在繼續堅持深化“IP創建—IP保護—IP轉化—IP運營”同時,創新探索“小屏”視聽新表達,繼續以新質內容產品,開發媒體業務新模式和文化產業新形態。以“微短劇+IP”創新城市人文經濟融合賦能,為蘇州城市文化IP打造的深化作出積極探索。
“微短劇+文旅”,如何破圈賦能?《面若桃花》第二季深度挖掘劇情和地域的連接,取景地覆蓋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昆山巴城玉山草堂、姑蘇區十全街、同里古鎮退思園、園區斜塘老街等多處文旅地標,致力于城市文旅消費場景創新和數字時代IP多點賦能。劇中有機融入昆曲、雅集、詩詞、評彈、蘇味、非遺緙絲等“含蘇量”滿滿化元素,展現和承傳了蘇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觀眾對“最江南”的蘇式美學心向往之。
結合劇情需要,《面若桃花》第二季聯動蘇州游戲動漫藝術家、策展人等,打造了國潮賽博主題《誰動了唐伯虎的畫》展覽,完成蘇州畫家跨越500年的美術再思考,畫展本身就吸引數千觀眾預約參觀,成為暑期姑蘇網紅畫展。
劇中,“面若桃花”蘇州園區旗艦店亮相,第一季“男主角”老面叔驚喜返場,這既是對微網劇里誕生的金字招牌的致敬和延續,也是“面若桃花”品牌成功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生動例證。一碗碧螺春茶油鮮蝦拌面,一句經典臺詞“只有人等面,沒有面等人”,映射出蘇州人風雅而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理念,彰顯承載詩意棲居的理想都市范本。
《面若桃花》第二季由蘇州天順制衣品牌總冠名,蘇州同里紅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唐寅”品牌系列酒、蘇州桃花塢發展建設有限公司品牌贊助,從供應鏈、時裝、酒飲等多角度切入江南人文生活美學。
桃花再綻,才子歸來,《面若桃花》第二季聯手創造時代潮流與審美的在地企業,積極實踐城市人文經濟創新融合發展,打開“微短劇+”賦能千行百業的的想象力 ,讓“文脈”與“商脈”交相輝映、生生不息。
11月20日起
城市IP微短劇《面若桃花》全網上新
央視頻、抖音、容量短劇、蘇州廣電網臺聯播
24集都市青春奇幻微短劇
每晚6點 每天4集 連續6天
與唐伯虎共赴時代傳奇!
容量短劇秉持“好劇=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商業價值”的內容創作理念,在文旅短劇方面以“內容可持續、流量有積累、線下能轉化”的內容運營思路,同時融合“微短劇+品牌”,攜手各地共創文旅精品內容。借助微短劇這樣新型的內容載體和傳播形式,助力各地樹立特色城市標簽、打造全新文化符號。容量短劇接下來將持續推出系列精品短劇,不斷拓寬創新發展路徑,繼續助力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